《我们仨》是我常翻的书,枕边书。
我买的是第一版,内附一枚藏书票。
书的装帧设计简洁古朴,一如钱钟书一家人。
钱锺书对杨绛说,“从此以后,我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一个可爱好学的女儿,一个善良宽厚的妻子,一个温柔体贴的丈夫,这样的家庭让每一位读者钦羡不已。
即便是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一家三口依然不离不弃温暖相守。
我们没个坐处,只好盘膝坐在地下。他从被子侧边伸出半只手,动着指头,让我们握握。阿圆坐在床尾抱着他的脚,他还故意把脚动动。我们三人又相聚了。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我握着他的手把脸枕在床沿上。阿圆抱着爸爸的脚,把脸靠在床尾。虽然是在古驿道上,这也是合家团聚。
当钱锺书得知女儿离开了,眼睛里只有灼热的痛和苦。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在心上流泪。往往,最真的情皆是无言,最深的痛已然词穷。
后来,锺书也离杨绛先生而去了。
全书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以‘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幕。
第二部分,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故事。
第三部分记录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都是小事,细微处见真章。
古驿道在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意象。
在虚写死亡的部分中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相聚、古驿道上失散,杨绛与钱锺书以及钱瑗的一切聚散都在古驿道上演绎。
在这古驿道上,杨绛将钱锺书送了一程又一程,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船远去。即便是自己如何想变成山上的石头守望着已经看不见的小船也不可得。
最终只变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落在三里河的家里。
古驿道上的一切都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该离开的最终会离开,该留下的最终会留下。
痛定之后,只剩下杨绛满纸洞彻生死的达观。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一本《我们仨》,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温暖动人,文笔流畅哀而不伤。
《我们仨》共推出普通本、珍藏版、图书馆文库本以及小精装本四个版本,至2016年销量已经超过100多万册,而杨绛先生将这笔不菲的收入全部捐出。
据编辑董秀玉回忆,这本《我们仨》的最初设想,是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
钱瑗写父母,杨女士写父女俩,钱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
到1996年10月,患病的钱瑗已经非常衰弱,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
躺在病床上,钱瑗在护士的帮助下断续写了5篇,最后都不能进食了,还在写。杨绛见重病的女儿写得实在艰难,劝她停一停。
这一停,钱瑗就再没有能够重新拿起笔。
1998年,杨绛的丈夫钱锺书逝世。一生的伴侣、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我无法用笨笔评议些什么,只觉无言,这样的读书人家,他们身上的才华与骨气,低调内敛与淡泊名利才真正是中国知识分子该有的样子。
仁者寿,读书是化境,如果不读书不写作,杨绛先生不会有过百的长寿。
她说: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凡读过的当忘不了书中那漫长得揪心的梦,“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她内心绽出的血泡像一只又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
她是钱钟书先生口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有思想,有精神,有灵魂;
有生命的长度、厚度和宽度
如果你读过《我们仨》,建议你重读,再读。
如果你还没读过《我们仨》,那么一定去读。
这样的时代,还能与这样的一位老者、智者、学者隔空隔界相伴,是我们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