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家庭的心理咨询

强基一模块第八讲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一、老师课前回答学生的问题

1、学心理有什么用?

你学完之后咱再对话,学习之后再去问这个问题,话又说回来,你学了之后也就没有必要问这个问题了,读书也是这样,这本书好不好,别听别人说好不好,读完之后你才知道。这就是一个心理学者在回答问题时和普通人回答问题不太一样的地方。

学会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心理工作者不是心理学家,不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让你去做一些体验,革命的道路是在革命的途中找到的。

2、关于单项选择题,答案的回答

我们谈论什么问题都不可能离开那个语境,语言环境很重要。

考试和学习是两回事,很多人人家学习不太用功,就会考试。

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方法,不要拿着学习的方法用到考试上,也不要拿着考试的方法用到学习上。

3、老师每天写的涂鸦(千字文)是什么目的?

目的是用我的实际行动带动大家一块学习。你看懂看不懂,并不是我关注的,有一天,你可能会看懂了,你也可能把它当垃圾扔了。关键让大家知道你在学习的时候,我也在学习。

用行动影响大家

4、老师,你不能光顾着自己往前跑,你得让我们跟上你的趟呀!

这对我很大的警醒。决定从明天开始不写了,空下来的时间与大家互动。把原来写的东西放在群里。

互动你得提问 我做出反应。

二、新课学习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第一单元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

无论什么咨询,都要记住这个理念,要牢牢记住: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要会用:现实生活中与别人与自己都会用。

(一)、什么叫爱情

*师问:(你的回答就知道你会用不会用)

第一个问题:爱情是一个人的事,还是两个人的事,为什么?是一个人的事,为什么?是两个人的事,为什么?

(动脑子,不动脑子,脑子就成了累赘,很多人凭直觉回答,直觉思维)

师:一个人的事。爱情在心理工作者看来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不是社会心理学讲的社会现象。他是老的技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爱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个人的事。

徐静蕾主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来信》经典台词"我爱你,与你何干?‘’爱情是一种关系,但是所有关系的核心(基础)都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外面没有别人,你和外界打交道,这个外界其实就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影。你无论和谁打交道,都是和这个人在你心中的形象打交道。比如:你的丈夫,你的孩子,你的老婆,求助者……他们是一个客观存在,心理是脑的机能,他们在你心中呈现的形象才叫心理,你对具体的这个活生生人的在心中反应才叫心理。我不明白这一点,就会被带着走。

师:爱情是一个人的事和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因为从学问上讲,和从实际操作上讲是两回事。

师:*理论和实践不是一回事

从理论上讲,你知道你家到市政府的距离,你也知道你开车的速度,但是按照距离,速度,这个物理学公式去算时间,你到那个地方去等那个人,你不见得能等到,可能早也可能晚。因为理论是高度抽象出来了,理论是排除了客观外界的许多因素之后,抽象出来的因为你在开车的时候,尽管知道速度,你没有预测到你有没有红灯,也没有算进去你有没有风速(顺风还是逆风)?你更不可能想到,在你开车去市政府的途中,中间是跑出个人来呢,还是跑出个狗来呢?

第二问题:婚外恋是一个人的事,还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三个人的事?

婚外恋:男的叫出轨,女的叫出墙。

去思考,很难给出一个答案。为什么会很难给出一个答案来?要具有可操作性。

*心理学理解爱情的根本:

*爱是怎么来的?有恋才能生爱,恋是什么?恋是与生俱来的依附本能,是发自人性的内在需要,即依附需要。依附也叫依恋。

*人际吸引的三个层次:亲合(合群,活下来)→喜欢→爱情(最高层次)

亲合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很多人迅速和别人打成一片,合群!有的人就是孤孤单单的,不合群!

你要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活下来,必须具备亲合的能力。在亲合的基础上才会有喜欢,在喜欢的基础上才会有爱情。一个人为什么找不到对象?因为没有人喜欢,为什么没有人喜欢?因为她不合群。

因为亲合起源于依恋(矛盾型依恋(冲突)、回避性依恋(躲着)、安全性依恋)。

一个人为什么不合群?因为亲合(即“合群”),起源于依恋,因为他从小“依恋”这个本能,遇到问题了。

依恋主要分三种:安全依恋,矛盾依恋(冲突),回避依恋(躲着)

我们知道人生下来可能都差不多,母亲,重要抚养人在养育的过程当中就形成了不同的依恋类型。

回避是躲着→比如说你喜欢一个人,你明明喜欢他,但你老躲着他。

矛盾是有冲突→还有一种人,你喜欢这个人,这个人靠你近你难受,离你远也难受,非要找出一个折中,但找不出折中,你内心就不断的冲突。

依恋这个东西是影响我们终生的。

依附(依恋)→恋(恋爱)→爱(爱情)→一个人的事

这个逻辑关系很重要。

(二)、爱情困惑与障碍的心理咨询

*爱情没有逻辑

“爱情”二字,无论是“爱”还是“情”,都是对人类非理性体验的描述。其原因在于,爱情自身本不遵守理性的逻辑。

记住:爱情是没有逻辑的。比如:小伙子长的这么帅,小姑娘长的这么漂亮,两人都是博士生,他们在一块一定很幸福,这是逻辑推理,不见得。你看你一条腿,他一只眼,你们俩在一块没法过,不见得,因为不能按逻辑来推理。

有时候,你爱他爱的死去活来,转眼一掉腚忘的一干二净。很多人的痛苦来自于她不理解这一点。她相信爱情这个所谓的逻辑,他从小输灌这些东西,他的认知受限了。

不要相信一个人对你什么样的海誓山盟,学了心理学,你得知道关于爱情方面的海誓山盟是最靠不住的。

因为爱情痛苦的人,他满脑子都是逻辑,他会这样想,我这么爱他,他怎么不爱我了呢?我们俩从小青梅竹马到现在为止,她怎么和别人好了呢?那个狐狸这也不如我那也不如我,他怎么那么爱她呢?满脑子都是逻辑,是他最终受到伤害的根源。

*普通心理学讲心理的非逻辑性。王菲的《传奇》想你时你在天边……,你在哪里?不取决于空间,心里没有时间和空间这个概念,而取决于你想还是不想。你爸爸妈妈不在你身边,只要你想,他就来了,这就是心理现象。这也是一个心理工作者,为什么能够把多年的陈芝麻烂谷子和未来的事情能够把它拉到当下的。从时间空间上,这是不可能的,从逻辑上叫胡说八道,但是从心理上,他是能够实现的。不信你闭上眼睛,想想你所爱的人,你所恨的人,你只要没有严重的创伤,你这样一想,立马就会出现的。

第二单元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

(一)、苦涩婚姻的缘由

1、严格意义上,婚姻不是一个心理现象,婚姻是个社会

现象

2、有人找你咨询是为了婚姻,比如离不离婚,这是个

社会现象,属于社会工作者(律师、伦理学家、道德学家)管,心理工作者不管,你们俩离还是不离婚

3、心理工作者要把婚姻问题转变成心理问题。

所关注的是(如:我老公整天的出轨,整天的伤害我,我怎么就离不开他呢?)这背后的那个心理的原因。

4、爱情是一个心理现象,恋爱是一个心理现象(心理层次),但是婚姻不是个心理现象,是社会现象(社会层次),是两回事。

*婚姻稳定不稳定和有没有爱情基本上没有关系,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至少没有因果关系。

老师说到他的父亲母亲都80多岁了,结婚之前互相不认识,这么多年没怎么吵过架,也不知道有离婚这一说,婚姻还算稳定。你说他们没爱情吗?我不知道,因为这样的问题我问他,他回答不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婚姻哪一个不海誓山盟,爱你爱的死去活来,现在很多的人不是每3对结婚就有2对离婚吗?

足以证明我刚才的观点。

咨询方案:

婚姻是社会现象,爱情是心理现象,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婚姻稳定不稳定,不取决于爱情,而取决于责任。

*责任不是一个心理问题,但我们可以把它转成可以操作的心理上的技术。看一个婚姻怎么样,不要看“你爱我多深,我爱你多深”,我们要看的是:这一个丈夫这一个妻子他是不是两个负责任的人。那你马上就问我了“什么人能够负责任?”

心理健康的人,这样我们就转到了心理这个层面:一个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它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负责任。一个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它最主的标志之一就是他不负责任,尽管他特想负责任,但是他没有能力负责。这样就减少了对健康水平低的人道德贬低的色彩。责任和健康水平就扯到一块去了,这便于我们接下来咨询。

(二)影响婚后夫妻关系的因素

书上总结的这四条,就是逻辑,把爱情当成逻辑来总结的,从临床操作上没有多大意义。

爱情不遵守逻辑。如两个人恋爱的时候特别情绪化,但

是他结了婚之后可能特别稳定,因为这两个人都是负责

任的人,情绪化不见得不负责任。结婚动机各种各样,结婚动机,我就是图你的美貌,那个说我就是图你钱财,咱们看来动机不纯吧,但结婚后两个人可能日子过的非常好;这两个人,我不图你的美貌,我图你人品好,那个说我也图你的人品好,你看三观特正吧,结了婚后,可能两天就离婚了

。这个不是按逻辑来推理。

现实永远超过理论,理论再完美也不能囊括现实。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没有想到的事,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

读书和运用是两回事。

*老师答疑:

问题一在苛求完美的路上,不轻松没有做到的投射到对方身上,还期待对方来完成,如果对方做不到,我就不开心,对他道德绑架,我不想这样,自己也看到了这一点,明明是自己的问题,对自己的对自己的另一面不接纳,但是还是这样去重复去做 ,老师,我如何降低一下苛求完美?我是想证明自己还是很享受,我也搞不清楚。

师:你学过这方面的心理学知识吗?

生:学过nlp

师:你刚刚用的一个词叫投射,你能够意识到的,你知道你在投射就不叫投射了。投射是一种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在无意识当中的,这不是完美的防御,而是有意识的想把你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生:嗯

师:这是两回事,防御,你是焦虑,防御减缓焦虑表现出来的表现。首先纠正你的是你“这不是投射”。

生:投射是无意识的。

师:对,他是无意识的。现在你是有意思的,当你知道你在投射的时候,他就不是投射了,他是在意识层面上的。

师:现在你需要我帮你解决的是啥?你需要我帮你什么?

生:我如何拿掉意识层面上的控制吗?

师:你不是在回答我的问题。

如果是控制,你在哪些方面控制对方?控制谁?这些很重要,你要把他具体化 。

假如你老公吧,有些东西必须得控制,如果你失控了,你的婚姻还能维持吗?有些东西你不能控制,有些东西似控制非控制。我说明白了吗?你一定说一个东西要具体化。

心理工作者听一个东西,看一个东西,从来不会笼统的。

控制不见的都不好,一个老婆控制他老公不见得不好,比如说钱,和别的女人的关系,必须严格控制。有些东西像我这样喜欢喝酒,喝酒就别控制了,因为没有别的爱好。还有的经常性的干那些事,似控制非控制,你不能说控制就不好,也不能说控制就好。你不能说苛求完美就不好,也不能说不苛求完美就好。它永远要具体化,这就是恢复场景,这就是前面讲过的,说任何话不能脱离语境。

现实的问题只能在现实当中解决。你要想学会游泳,只能在水中学会,而不能在岸上谈。

三、亲子关系心理咨询

1、家庭关系的核心就是亲子关系问题,重点从这三个纬度谈亲子关系

亲 → 从父母 这个角度看

子 → 次孩子 这个角度看

亲子→ 从关系 这个角度看

2、既然谈亲子关系,就这么四句话四句话

(1)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来自于把孩子当自己,父母痛苦是这样的,你解决不了亲子关系问题,你总是把孩子当自己,这是以自我中心(把别人当自己→现在把它落到亲子关系上);

(2)所有问题的解决,你学会把自己当孩子,这叫换位思考,这叫共情能力;

(3)你能不能做到把自己当孩子,取决于你能不能把自己当自己,这叫自尊。

(4)如果你能做到把自己当自己,把父母当父母,你就能做到把孩子当孩子,这叫边界。

一切关系的根源,一切问题的根源,把别人当自己 ,以自我为中心;解决一切矛盾,一切问题把自己当别人换位思考,共情的能力。你能不能把自己当别人取决于你能不能把自己当自己?这叫自尊,你能做到了把自己当自己也就自动的做到了把别人当别人,这叫边界。

**成熟在于不断的分裂,分离,越分离的越好,越成熟。就像癌细胞,你得了癌症了,做了个细胞切片这个病理,这个医生跟你说,你是高分化的,你的恶性不高,你是低分化的,就相当于青春期,你的恶性很高。分化的越好越成熟,所以把别人当别人,把自己当自己,这就叫分化好了,就行了。

先记住,记住后你就会操作的

3、亲子关系中常常是父母痛苦

因为在咨询过程中,亲子关系谁痛苦呢?父母痛苦,我们再把它变成更加具体的技术,有了这样三句话:

做父母的,你永远不可能改变孩子,除非你让你的孩

子感受到了你对他的爱。

做父母的,你永远不可能改变你的孩子,除非你让你

的孩子感受到了你对他的尊重。

做父母的永远不可能改变你的孩子,除非你让你的孩

子感受到即使他不做改变,做父母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敲黑板:是让孩子感受到,这个感受特别重要。

记住,从可操作的角度来讲的。视频李克富老师的《别用道理伤害了孩子》。

4、亲子关系方面咨询的进化

从关系方面讲,亲子关系问题的咨询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也是你每天用到 ,那怎么来做呢?这个原则很重要,首先咱要知道它的进化史,她是怎么走过来的。

最早的时候,我们的心理工作者跟医生学习,我们很多的心理工作者脱胎医生,沿用的是因果思路。

第一,孩子出了问题解决孩子孩子的问题,解决孩子你会发现很多孩子有问题,她不来,她自己没有求治的动机。

第二个就进化到了孩子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因为孩子的问题不是生理问题,生理问题孩子生下来脑瘫,缺胳膊少腿这完全是可能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可不是生出来的,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绝大部分父母养出来的 ,所以第二个阶段是孩子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那父母特别委屈,我们辛辛苦苦养孩子,最终养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但是你告诉他,你的孩子有问题就是你两口子的问,这和杀了他没有区别,在咨询孩子的问题时,说是父母的责任,他知道了是没有用处的,他没有力量,他只是愧疚去了。孩子的问题不能解决,不是技术问题,是因为他没有力量,这叫投鼠忌器,TA没有力量。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就推翻了。

第三,孩子的问题是家庭的问题,家长和家庭一字之差,那是天地悬殊,家长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家庭的问题是关系的问题。你的孩子不是问题,尽管特别反叛,不去上学这不是问题 ;你也没有问题,你老公没有问题,你孩子也没有问题,你们三个人都认为没问题,但你们三个合到一块儿,关系可就出问题了。就像你是青岛的海尔企业,特别优秀,你是青岛的海信企业,特别优秀,你是青岛的青岛啤酒企业,特别优秀,这三个企业单独都特别优秀,特别知名,但是把这三个企业放到一块儿,不见得优秀,三者关系的协调出了问题。

这是我们强调的是关系问题。

第四、现在看起来强调关系还是不够的,现在处理的方法,它的理念是孩子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再往后怎么发展我不知道,现在按这个思路,要看到这段的历史。

*孩子的问题就是孩子的问题,就处理孩子。

孩子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孩子出了问题就处理它爹娘。

孩子的问题是家庭的问题,关系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不处理TA爹娘啦,处理关系,这个关系包括孩子与妈妈的关系,孩子与爸爸的关系,妈妈与爸爸的关系。咨询时可以从孩子与妈妈的关系切入,孩子与爸爸的关系切入,也可以从爸爸与妈妈的关系切入,因为孩子不来吗!

现在看起来这样处理还有问题,现在就有了孩子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

一个孩子成长很顺利,恰恰意味着可能也是天大的问题,因为心理的成长,必须得经历挫折,没有挫折,就不可能有新的成长,人这一辈子最怕的就是年轻的时候太顺利,我再说一遍人这辈子最怕的就是年轻的时候太顺利。

当你年轻的时候太顺利,感觉自己太幸福,最可悲的是你老了的时候太凄凉。

那么,什么是真的幸福了,我曾经说过一个观点,只有老年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我再说一遍,只有老年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吃过很多的苦,遭受很多的罪,经历过很多的磨难,被人家多少次的踩在脚底下瞧不起,但是他走过来了,活过来了,他战胜了,最终,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回头一望,TA是含笑离开这个世界,我是胜利者,我笑到了最后,所以我敢说我笑得最好。

人最怕年轻的时候,有爹有娘在,有人护着他,这也顺利,那也顺利,一旦爹娘离开之后呢,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他没有经历过这些东西。所以死了闭不上眼的多了去了,你看到很多的人是非常凄惨的,原来那个时候多么风光,所以说你就知道这句话,看你起高楼,看你宴宾客,可后边一句话看你楼塌了(寓意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那么,为什么这样呢,就是为什么楼塌了,因为你建过高楼,如果你从小没有建过高楼呢,它楼塌不了,因为你只有上去才能下来吗,这个辩证关系是需要我们看到的,这个探讨,我们不是给人灌输迷魂汤,不是鸡汤,我们要慢慢的让他知道,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决定着你的幸福指数。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为了享福来的,你就永远有遭不完的罪这个不用说,如果你觉得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为了遭罪来的,我是为了担当来的,带着一种使命和责任来的,那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有另一种认知的方式,这是不一样的。这需要大家去体会的,这是关于亲子关系当中走的这个过程。所以说第四个阶段叫孩子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我们不要把孩子现在遇到的什么问题当做是个问题,这是孩子成长过程必须付出的代价。用现在的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啊,就是你原来的时候有父母,尽责任不到位,现在的孩子不让你如意,那怎么样呢,咱得重新去弥补很多东西,因为他成长的问题吗,他在成长中,你现在付出一个小时你能得到的效果,可能在五年之后你付出五十个小时,你得不到这个效果。

你看到什么现象呢,我一说大家肯定会理解,这个孩子已经不上学了,好长时间了,抑郁了好长时间了。

我们说,你的孩子如果是得了肝炎,肺炎的话,你怎么做?那当然是住院,那我就说,如果你孩子得了肝炎,肺炎呢,他就不去住院,他也不吃药,那你做父母的怎么做,这不是一个道理吗?

我想你做父母怎么做呢,你又不忍心把他送到医院,那怎么办,至少得在家照顾她 ,关怀她吧。

但是他孩子得了抑郁症了,孩子的情绪障碍了,他还是希望去上学啊,他明明知道现在这个障碍比肝炎肺炎重多了,但是他琢磨的还是让孩子去上学,去学习,所以说你只要跟父母交流,你就知道这些父母的内心在想啥,是爱孩子还是爱面子,TA的期待是什么?你去思考。如果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在上着学,他得了病很厉害,你会怎么样,这样说还是很抽象,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你体会体会啊,我就这样说你的孩子现在不上学了,家里人按这个思路这样的方式走下去,它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社会公民,他就是个像一般孩子一样的,尽管他过去多么优秀,但起码现在可能就决定,他将来就是个非常普通的一个社会公民,他可能不能完成大学,但是他现在高中毕业,或没能做到高中毕业,就是和一般大众没有区别,他能履行完TA的一生。

还有一个呢,现在我们逼着他带着这个病去优秀优秀,结果考到了北大清华,结果在大学没毕业的时候,“砰”跳楼自杀了。

你做妈妈的做爸爸的这两种,如果这两种假设选择,你选择哪一种?

你觉着你做父母的会选择哪一种?

你会发现很多父母会这样说,宁可叫他优秀优秀选择到了清华北大之后跳楼,他也不会让孩子去这样做普通人。

如果你还不理解,我再举个例子,有个女性他老公出轨,我这样说,你老公出轨了,和别的女人好了,心不属于你了,但他活着,你不爱他吗他还活着;还有一个女性,TA老公突然被车撞死了,也不属于她了,但她死了,这两种,你选哪一种?这个女的,连含糊都不含糊的说宁可让他撞死,你说这是爱吗?所以说去思考。我们做心理工作的,我们要慢慢去体会这些东西。关于这一点,我想说的已经够多的了,希望大家在体会当中,我们去完善我们对一个事情的看法。


*人这辈子最怕的就是年轻的时候太顺利,只有老年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师:回去你看看你在哪些方面控制他 ,然后你分开,哪些必须控制的 ,不需要探讨,这是原则,你作为老公,你哪些事必须不能干 ,比如说绝对不能动手打人。为什么有的女人被老公打了?因为他控制不了他。哪些不可控制的?哪些是似控制非控制?要分开去看。

追求完美也是这样的,哪些我必须做到完美,必须做到100%,哪些可以做到60%左右,哪些可以做到0,先把这些东西理出来。

师:不能笼统的说我是个苛求完美的人,那叫瞎扯,我在这个方面苛求完美,我在那个方面大大咧咧,就像我让我每天写1000字的文字没有问题,但你让我把皮鞋擦的很干净,我做不到。

这个世界不存在苛求完美,别听心理学家瞎说,这个世界不存在苛求完美的人,只有在哪一点上苛求完美。再漂亮的人也有缺点,再丑的女人,你单独拿出来哪一点来,可能比你我都要漂亮好多倍。我说的就这个意思,具体化很重要。

怎么一个人经济挺好,什么都挺好,日子过的一塌糊涂,就是他太笼统,生活是在细节当中完成的,就像写日记,为什么你每天连个日记都写不出来?因为你善于观察生活,你不能被生活的细节所打动,总是停留在苛求完美,原生家庭,每天讲这些大而空的东西,无意在放屁。

一定要看到对方是活生生的人,鲜活的,无论提出什么问题来,你眼前出现的是活生生的人。这个人是生活在她的环境当中去的。

问题二:依恋。是否合群,亲合力,起源于依恋。老师,是否可以展开讲一下依恋?不同的重要他人 ,带出来的依恋不一样。

师:母亲。

送给别人也是她母亲生的,原生环境,是母亲的子宫。如果他母亲在怀他的时候就比较稳定,情绪比较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给他在她肚子里的成长奠定了基础,这是不能否认的,安全不安全,这个妈妈长期处在焦虑当中,长期处在抑郁当中,妈妈肚子里的孩子,在收缩放,收缩放……的子宫里,你想想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不安全

师:我们不知道,这是个诱因。我妈看到孩子是反过来推的,我们想象的。

“妈妈”的意思就是给我温暖的人,安全的人,他就逐渐这样扩开了。有的人为什么能够扩开了,有的人一见到这个人就能够相信这个人,他就能感受到这个人的温暖,感受到这个人的友善。但另一个人不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个人能做到另一个人做不到呢?取决于内心当中的投射。如果我内心是安全的,我先是投射过去,看看回应,回应过来的是甜甜的,温暖的,逐渐投射出去,关系就建立好了。

如果这个人生下来吸几口奶,吸不出来,他娘今天不给他奶吃,明天不给他奶吃,后来给他个奶瓶子,给他都不稳定,她见人的时候怎么能建立起稳定呢。

关系的原型很重要,这就是依恋,依恋就是重要的抚养人,首先要知道这个原型和乳房的关系。

孩子生出来之后,无论和谁打交道,她是怎么建立起和别人关系的?他的基础是什么?就和生他的这个重要抚养人有关系。心理工作者可以再推断一下 ,和她的乳房。因为孩子刚生下来,分不开,这是妈妈,孩子看人不像你我看人,假如我讲课时,我能看到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第四排等等,我们成年人是这样看的,孩子刚生下来,他看的是一个照片,他是分不开的。他分不开,这是妈妈的乳房,还是妈妈的肚子?她睁着眼是对着乳房来的,乳房,我们叫它原型。

这个孩子与乳房的关系,乳房就叫妈妈,我们老家农村吃奶就叫吃妈妈。以后所有关系先看到乳房这个局部妈妈,然后看到完整的妈妈,再看到周围的人,所有对他好的,温暖的,这就是妈妈。

生:小时候没有吃过奶,就素被送养了,就会不够合群。

师:这样说是不对的。

不合群可能与被送养有关,这样说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说被送养,将来就会不合群,这是不可以的,谁也不敢说。心理工作者,我们是先看到果来找原因的,看到现在推未来是不可以的。

看到一个孩子出了问题,可能和以前什么什么有关系,但是你不能说这个孩子三岁死了爹,五岁死了娘,将来他一定没有出息,这不见得。这个理念很重要!

心理工作者是果因思维科学工作者是因果思维,我们先看到过,然后再去找到原因。这个思路很重要!

问题三:不合适的养育关系会打掉孩子的安全感,对于不合适的养育关系,打掉的安全感,现在孩子长大了,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做改善?

师:这是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问题。缺乏安全感,自卑,苛求完美,这些都叫心理冲突,这些戴在谁的头上都合适的帽子。没有一个人不是自卑的,那个说自己不自卑的人,恰恰是最自卑的,没有一个人不是追求完美的,一个人不追求完美,他也就成不了人,反过来照样成立,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是绝对安全的,这个人如果觉得自己绝对安全,这个人有精神病了 ,这个是普遍性的问题,我们自卑不能形成一个情结,我们自卑会促使我们进步,不能因为我自卑,我逃避。我们关注的是这个。

师:我们怎样让一个安全感低,安全感缺乏的人提升起来?心理工作者认为,唯一的方法就是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关系当中感受安全感,提升安全感,这是一个技术。

师:我们具体的咨询过程中,我们怎样让一个来访者,求助者把安全感提升起来呢?这个就特别重要,这就是心理咨询和聊天有什么不一样?

生:聊天的目的性不强,心理咨询是有框架的,是有目的性的。

师:这个框架就叫设置,特别重要一点,你找谁咨询?在哪个地方咨询?几点到几点咨询?规定好了,这叫稳定,稳定是安全的前提,没有稳定少干安全,说白了就是先让这个人遵守规则,遵守规则,听话照做,这是态度形成第一个要素。

还记得态度形成的三个步骤吗?遵从、认同、内化。

最重要的一点,首先确保稳定,不能今天这个咨询师咨询,明天另一个咨询师咨询,这样不行,这样他不稳定,没有稳定,别谈安全,这就是心理咨询的方法,一旦这个人和你谈稳定的时候,他的安全感就提升起来了。

一般就是时间,地点的稳定。

第三单元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

*家庭问题主要谈的是亲子关系

一、什么是家庭?心理学家对家庭的定义是,在现代社会里,家庭是个体合情、合理,合法的满足三种基本需求的特殊社会功能组织。若能满足三种基本需要,家庭则存,若不能满足,家庭则亡,或名存实亡。这个定义,在心理咨询师进行家庭诊断时,是很有使用价值的。

二,家庭是怎样组成的?

老师讲解:

1、恋爱→婚姻→家庭

丈夫和妻子组成这个家庭是最初的,家庭组成是两

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走到了一起,可不是这两个人结婚组成家庭,而是这两个人各自带着各自的过去,这两段历史也可以说是两种文化组合到了一起。在你的家庭当中,家庭好不好,其实是这

两种文化的交融好不好。不是老公这个人坏,也不是你这个老婆的人不好,是这两种文化的交融不好,匹配度不好。你们两口子可能非常匹配,但两种文化不匹配。*所以说我是一个非常坚定的出身论者,我特别看重一个人的出身,因为出身代表着你的文化,你没法跨越你的文化。你是个中国人,你无论到哪个地方去,你还是个中国人,因为中国的文对

你的影响,不可能你去学了几句外语,就会改变得了的。你的意识形态你的深层的东西是不可能通过你的外部环境,经过短短的十年二十年就改变的,你改变不了。这一点是我坚定的

一个信仰,因为我在咨询过程当中也是通过在这一点指

导之下来进行心理咨询的。

(你不同意这一点,你可以批判我,你不能批评我,你不能带着情绪)。

*你两口子是两个文化,其实你在谈恋爱的时候,文化已经表现出来了,你和一个人谈恋爱,你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看起来现场就两个人,至少你们两个的背后都站着对方的家庭,所以说两个人恋爱,可能六个人在交流,也可能60个人在交流……

因为我们心理工作者看人,我们不是看灵灵的这个人,你是个心里的小白,你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在这里讲课,一个男性穿着什么衣服在这里哇啦哇啦讲两个小时,你看我这样,我看你却不是这样,刚才和我连麦的那两个女性,从她们的长相打扮,与我说话的面部表情,所在环境房间当中的摆设,我就基本能够看得出来这个女性她的背后那两个人爹娘,没有一个人会脱离开他的爹娘的,爹娘背后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你永远是带着你的祖宗八代,呈现在一个心理工作者的面前,这个祖宗八代叫文化,没有人能脱开它的文化而独立存在的。

2、没有一个人脱开自己的文化而独立存在的

你永远是带着你的祖宗八代呈现在心理工作者的面前,

这个祖宗八代就叫做文化,没有一个人脱开自己的文化而独立存在的,文化就是水,你无非是在文化这个水中的一条鱼,但遗憾的是正因为你在水中,你恰恰不知道水的存在。所以说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水的一定不是鱼。

而心理工作者非常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让你跳出来,

把你从水中捞出来,让你感受到文化的存在,水的存在,这就是让你跳出庐山见庐山,这是我们从技术层面上要去帮你实现的。

3、家庭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当然不可能是两种,可能有很多种。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这些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在生活细节上。你永远不可能想象出来家里就为吃饭而争吵。

(饮食、生活习惯等。看起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但

是它表现在行为上,那可是争吵,是不一致。那么争吵也不算是个大事儿,但这个事儿不大,它深深地影响到这两个人的情感。这个家庭的稳定,不要小瞧这些小事,所以在咨询过程当中挖掘这些小事,从文化层面探讨,不要指向一个人,这个人不坏,但是它的文化造就了这个行为习惯是和你不一样,只是不一样而已,这是需要我们重点来探讨的。)

二、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婚恋家庭的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