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群?

今天给大家讲讲社群。那么什么是社群?

一般社会学家与地理学家所指的社群(community),广义而言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它可以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或是在某区域内发生的社会关系,或指存在于较抽象的、思想上的关系,除此之外。Worsley(1987)曾提出社群的广泛涵义:可被解释为地区性的社区;用来表示一个有相互关系的网络;社群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含社群精神(community spirit)或社群情感(community feeling) 。

罗辑思维和趁早,这两个社群的产生都是靠创始人的个人影响力发展出了被认同的理念,并由创始人或认同者发起,形成社群。

社群理念来自创始人,他们根据生活经历形成了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具备普世价值,能够激发共鸣。势积攒够了,就能借势而起,发展出可挖掘商业价值的社群。

他们有两个最大的共同点,一是理念——充当了“品牌基石”的作用,有大家共同认同的理念就能保持长期的连结,如:罗胖的“U盘式生存”,趁早的“女性自己的活法”;二是粘性工具——充当了“爆品”的作用,和成员持续交流互动强化共同理念,保持粘性,如:罗胖的“60秒语音”,趁早的“效率手册”。

从产品角度看,理念和粘性工具都是一个社群的必需品。当理念让大家连结成为社群时,实际上是“同一类人”完成了找到“同一类人”并聚到了一起这件事,相对于大家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聚到一起,凝聚力要坚固。再坚强的人也需要同类,再坚固的东西也需要保养,用粘性工具来强化“同一类人”共同认同的理念。

有一种怪现象,在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商业组织比如公司,在管理上却是一种计划经济的配置机制,左右互搏?互联网社群是松散的组织,不能靠至上而下式的管理,而是顺势而为。怎么顺势而为?在社群形成后,成员数量越来越大,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找到和解决这些需求并创造商业价值。

从社群产生的需求,一定是跳不出社群框架和天花板的,那就是社群理念。

举个极端的例子,一个丁克社群的创始人要是做了孕婴用品电商,这种逆流而上的产品一旦出现,估计卖不动,搞不好还会掉粉。从产品层次看,理念是产品战略,根据需求去做开发是产品战术,战术与战略保持一致。

社群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要按照社群的理念完成产品战略的定位,根据定位去挖掘和筛选成员的需求并按优先级排序。根据需求搭建一个个的小圈子,规划产品,使每个人可能是某个圈子的消费者或者产品/信息/服务的提供者。有三个要点需要融入到产品中,互动,互利和相似性原则:

互动的目的是使参与者得到反馈,使其更活跃。

互利是一种机制,让分享/贡献者有机会成为获利者,在小圈子产品中培育意见领袖并使其有利可图。

相似原则是产品策略,一棵树的分枝自我复制并延展,并选择阳光强烈的方向攀枝,最后进化为参天大树。社群也是一样,产品经理对小圈子也需要象对待社群一样做规划,因为在小圈子里意见领袖的地位就好比社群的理念创始人精神领袖。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关注我,每天给你讲讲网络营销的那些事儿。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是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