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另类

千年的土百年的砖,比起现在的建筑,我还是更喜欢以传统营造方式修建的建筑。

因为在我看来,所有的建筑都应该是随着岁月的沉淀而愈发显得厚重,然后才是逐渐走向破败衰亡。

当代建筑里有这样的建筑吗,其实有,比如西村大院,比如安腾四部曲。

但都只是特例,在这个大拆大建的时代里,它们并不具有代表性,更多的建筑则是成为了鸟笼一样的存在,并且密集程度令人咋舌。

而我们是什么,我们便是那群被关在鸟笼里的鸟儿,每天为了那一处短暂的栖身之所而疲于奔命,最终忘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

其实你有没有想过,百年之后,它可能只剩下一片废墟,而我们毕生追求的东西又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一个笼子吗。

鸟儿是自由的,建筑也不应该成为类似于囚笼一样的存在,它在除了商品价值之外,还应该被赋予更重要的意义,比如成为我们存在过的证明,或者作为历史与文化的载体。

至于什么城市化进程,其实早在明朝时期,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就已经结束,而我们现在所谓的城市化,在西方最后也是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因为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所失去的东西,往往需要花更大的代价去找回,比如传统文化的缺失以及人文精神的缺失。

西方文化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却不是什么都要去学,也并不代表我们自有的文化落后。

中国从古至今被灭国两次,对吧,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

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是中国人,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文化是优于外国文化的,我们有着一套已经非常完善的文化体系,比如我们的中医学,我们的气象学,就连被视为迷信的命理学里也囊括了西方的自然地理科学。

因此,如果在不进入我们自有文化的前提下,任何统治者都无法统治我们这个国家,而一旦他们进入了我们的自有文化,那么他们最后将成为了我们之中的一部分,元朝清朝皆是如此。

是吧,中国文化兼收并蓄,佛教文化最早属于外来文化,最后也被中国化了,成为了中国哲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吧,我们修佛的同时又是不信佛的,中国的佛教并不具备宗教色彩,而我们修佛最终修的是什么呢,修的是自己的心,我们最终又回到了自身的生命情感上。

西方与中国在对世界的理解上是完全相反的,西方从神学走向了科学,走向了征服世界的道路,而我们是从神学走向了心学,走向了与世界统一的道路,这是根本上的不同。

西方强调逻辑与理性,比如我们口中常提到的高智商人群,你让他们去学西方的文化,学的特别快,因为只要会正确的运用逻辑与运算就行了。

但学中国文化不一样,智商高一定有用吗,不是的,还需要慧根。

比如我们的六祖惠能,禅宗的杰出大师,印象中他是不识字的,并且是獦獠,但他的悟性却比弘忍禅师名下诸多弟子都高。

就像现在很多人开始研究佛学文化,道家文化,他们把佛学经典与道家经典研究透了就能成佛成道了吗,成不了的,他们只是在做学术研究,只是在用头脑去思考,没有用的。

我们不太擅长用头脑去左右我们的生活,是吧,人的头脑总是理性的,而理性的背后是什么,是趋利避害。

初念圣贤,转念禽兽,这句话不就是两者区别最真实的概括吗。

初念即本心,而转念是理性,是权衡利弊,比如小悦悦事件。

十多个路人最后都没有施于援手,这便是转念之后的理性,为的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但回归本心之后,他们的内心会又发生怎样的转变呢?印象中有一个路人事后又赶去了医院,为什么,因为他的心不安了。

中国讲究什么,讲究天人感应,我们是用心在感受这个世界。

比如建筑结构,西方人靠的计算,而中国人靠的是什么,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经验,以及匠人所特有的直觉。

屋子结构出现了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修缮,而不是推掉重建,因为我们最在意的不是结构的可靠性,而是时间背后所隐藏的东西。

害,这听起来像不像学校里的理科生与文科生?

是吧,我们的理科生大多因学科的严谨而稍显理性刻板,缺乏变通。在遇到生命情感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是非对错。

而文科生则因学科的抽象而逐渐变得浪漫且富有诗意,在生命情感问题的表达上显得隐晦曲折且寓意深刻。

比如李清照,我们宋代的文艺女青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既映射了靖康之变之后社会的持续动荡,又表达了对亡夫赵明诚的思念,以及自身孤独凄凉的境况。

你看,我们甚至不需要了解词牌背后的故事,就能够感知到它的美。

有人说世道变坏是从嘲笑文艺青年开始的,这话有问题吗,其实没有问题。

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里,无论是他们的行为还是思想,都显得格格不入。

其实挺好,因为这种状态如果一直持续下去,我们将会再一次迎来百家争鸣的时代,因为反者道之动,因为任何事物都必将走向它的反面,就像西方的文艺复兴。

当然,从当下来看这种状态是有问题的,因为更多时候,人的心灵比身体更需要滋养,过于注重物质与理性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失去极为重要的东西。

比如中餐与西餐,中餐在放佐料的时候靠的是什么?是感觉,是多年积累出来的经验。

而西餐则采用的是一个具体量化的标准,比如牛排几分熟,食盐多少克。

后来我们也开始学起了这一套,于是食谱由以前的食盐少许,变成了现在的食盐多少克。

有好处,比如能够使初学者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能够批量化生产。

但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还是金钱至上。

而在高效率的背后失去的又是什么,是菜品内在丰富的变化。

我们还能吃到那些别有风味的美食吗,吃不到了。

当风吹过,一片树叶落到水里,然后就有了茶,这就是变化。

中国的匠人精神里有种境界,虽是人为,宛若天成,靠的是量化的标准规范吗,没有的,靠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少干预,少设计,让自然发生,让建筑自己说话。

比如古时候有种人经常上山砍柴,这种人以前被称作樵夫。

若是他们活在当今这个时代,少不了被说一句破坏生态环境。

是吧,现在随意砍树已经属于违法行为了。

破坏了吗,其实也没有的。

樵夫上山砍柴,将杂乱的不必要的枝丫清理之后,第二年的山上反而绿意更甚。

你说妙不妙,很妙,因为适当的干预是有利于自然之气生发的。

而那些常年没有经过梳理的山林,往往更容易走向毁灭,比如发生火灾。

这又与我们中医所蕴含的道与理何其相似,顺应天时,以调理阴阳。

而反观当下的大部分设计,基本上就是这棵树极具艺术价值,好我把它搬过来;那里光秃秃的有点丢份儿,好,拉一车草皮过来,我给它铺上。

有的就连楼盘的墙面也不放过,赤裸裸的大字贴在上面,蛮横且粗暴。

是吧,什么路易十四啊,亚历山大啊,豪横到没谱。

这里边还有人对世界基本的尊重与敬畏吗,没有了。

你说这是设计吗,谈不上,但你说它不是设计吗,其实它还是设计,就如同方才提到的,给中餐量化标准。

只是,当设计师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他的作品就已经死了,因为它不再会有内在的丰富变化。

建筑刚出生的时候往往没有那么惊艳,就像刚出生的小孩。

一个小姑娘,当她还不是她的时候,她在我们眼里只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家伙。

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当她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开始独立思考之后,她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并且与之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或许荆棘塞途 ,或许诸事顺心。

但无论如何,各中缠绕的因果都会使她不断产生变化,那是内在的变化,比如从懵懂青涩到知性从容,从沾沾自衒到美不自知。

是吧,知性从容且美不自知,这个时候的她是不是更美。

是美的,只是这种美与相貌俊美不同,它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用心去感知。

再看我们的李清照,在没有遭遇国破家亡等一系列变故之前,她的作品芳馨俊逸,清新可人;而在这之后,她作品风格转为了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她是美的吗,也是美的,对吧,她完全符合我们对美的想象。

而建筑也是如此,它的一生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各中的因果纠缠,会使它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的可能,同时也会使它显得愈发厚重。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你想想,这个时候的它是不是也很迷人?

不用刻意去了解,只需要一些蛛丝马迹,你就能感知到它的美,那是一种直击灵魂的震撼。

比如那些斑驳的墙面以及墙角悄然生发的一抹抹绿意,那是它与整个世界的和解,是岁月给它补上的一笔风霜。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只是个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