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整体理解与教学落实 金利

图片发自App

2003——2017 未参加中考

15年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上,利弊共存,15年开始启动新的改革方案,2018年中考改革,选考制度,两门理科要至少选一门,两门文科要至少选一门。2018年,是第一次选考,选的很少,立马要调整。今年入学的同学,2021年开始中考的孩子,语数外必考,全学全考。生物、地理初二考试,初三考历史、道法、物理、化学。道法和物理必须计入中考的科目。地理/历史二选一,化学/生物二选一,成绩高的计入。共八十分。

道法用的是统编教材,海淀和西城用的统编教材。

一、学习:整体了解统编教材。

我觉得这套教材是怎么样?

这是一套什么样的教材?即学习整体了解统编教材这套教材要达成怎样的目标?理解认同教材编写理念。如何才能发挥这套教材的价值?

学习要有整体的思路,它主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图片发自App

大大方方进行意识心态教育。要突出未来建设着和合格接棒人。德育课程某种层度上有毁誉,但是这次修改,都将有变化。这套教材有很深的理论功底。例如生命教育,由生到死,向死而生。再例如七下,将集体,过去强调集体主义,现在更强调小群体,优秀的小群体能为大集体发挥更大的作用。文化味道很足,闻言警句的体现。这套教材的使用,要有方法。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同心圆:不断拓展的生活范围,关系轴:强调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国家。

整套教材贴近生活实际,强调代入感。教学情境的带入感,老师们不再回避问题,直面问题。

图片发自App

教材思路清晰,教师用书,一定要读懂教师用书的两张图。单元逻辑演进图、思维导图(图和图有关系连接点,会有文字表述)抓手是教师用书,和教师用书的两张图。

教材的正文的层次,没有写的那么明晰。正文内容的内在联系。总分、因果、并列、递进。一定要给正文分层次,对于教材的正文,有不同教材建构,只有读懂正文,解析正文内涵,解析才更精准。例如规则,过去只讲规则对生活的作用。现在讲规则的改进。

以八上——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为例,进行解读。

教材的栏目设置与功能——用准教材


图片发自App

补充性资源:理论和案例补充。用好前三个主栏目。这是一套什么样的教材?它能够引领成长,生本互动、鼓励学生实践、鼓励思辨。

理解:对编者理念实现认同

修订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2、坚守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功能。

这套教材特点:生活化、辨识性、层次性、整体性、实践性。德育课程来说,初高中内容衔接比较少,但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的。这套教材才有可能特别关注思维和方法的提炼。例如,上午课堂,老师们要多角度看问题。多主体、多时间点位、多层面这些是教学里面对老师的要求。例如辨识性活动,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在教材里,在重要点位落实,课程标准+法治教育大纲+教育的内容+改革的要求,教材比课表广,因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提出,过去比较细致,但缺乏系统,将一些贴近生活的。这一版教材,整个教材要求做法治教育专册。更多强调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更加强调落实宪法,法治内容多了,老师们因此产生困惑。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但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必须要认识宪法,按照学生认知水平讲宪法,让学生接纳变化的过程。如何讲好讲实。

职业状态下的生活,脑子不同状体下学习,也是需要的。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法治教育的落实。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使用教材建议:学习的方式、要求,学习只能在学校的狭隘的学习观。一定使用好教材去讲观点,要注重它的生成性,总的观点的生成,整体建构。用教材,重视思辨。

教学实施过程的建议。研究学情,优化情境、精心设问。首先,研究学情。大家在常规教研活动中,不能照办优秀案例,但是可以借鉴和改进。将来可以讲好的通识性资料,进行个性化处理。第二、优化情境。小林事件,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切合性,情境的呈现方式,是整体或分段,是故事性的呈现还是续写情境。设问就是一个台阶和桥梁,它能创设情境、过程、观点的三路通。都在起点,都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整体理解与教学落实 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