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 译
经文原文(十一):
弥勒!复有九法①,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九?
一者、远离诸欲,恶不善法,安住初禅,寻伺喜乐心一境性②;
二者、远离寻伺,安住二禅,内净喜乐心一境性③;
三者、远离于喜,安住三禅,舍念慧乐心一境性④;
四者、远离忧苦,及以喜乐,安住四禅,舍念清净,无苦无乐心一境性⑤;
五者、超过色想,无异攀缘,安住无边虚空处定⑥;
六者、超过无边空处定已,而能安住无边识定⑦;
七者、超过无边识处定已,而能安住无所有定⑧;
八者、超过无所有处定已,安住非想非非想定⑨;
九者、超过非想非非想处定已,而能安住灭受想定⑩。
是名为九⑪。
释疑:
①九法:佛陀讲,另外还有九法,也可以离恶道及恶知识,速得成就。这里讲的九法,是指九次第定。
② 一者、远离诸欲,恶不善法,安住初禅,寻伺喜乐心一境性:
诸欲,指人的各种贪欲;恶,指各种仇恨、恼怒、嗔恨心;不善法,就是所学的知识不是正知正见,邪魔外道的东西,这叫不善法,也就是贪嗔痴的痴。
在初禅定当中,心得清静,但是还不稳定,有“寻”和“伺”,这两种轻微的思想活动,还有两种心理活动,就是喜和乐。喜,是心的感觉,非常欢喜,不忧愁不牵挂;乐呢,它比喜更深一层,包括你的肉身也舒适,轻安快乐,感觉到从内心里----乐往外绵绵生发、遍满全身,所以这个乐比喜要高一层。
什么是“叫心一境性”呢?就是你的心就保持这么一种境界,没有别的想法,也就是具有喜乐心;在喜乐心当中呢还带着一点儿要寻找这种清静净、喜乐,还有要把这种清静净喜乐保护住的微细的念头,这是叫初禅。所以初禅又叫离生喜乐地,远离欲界粗重的贪嗔痴,心得喜乐,变得非常快乐。
我们,往往以外界的刺激为快乐,这种快乐是生灭变化的,有外界的刺激就快乐,没有就不乐。所以世间的乐伴随着痛苦。当这个快乐失去的时候,你的痛苦也更多。禅定当中生的这种乐呢,是把外境刺激去掉而从你内心里生发出来的,这是你心性里本具的法乐-----不管外境怎么变化,你的心都可以这么快乐,所以你能时时处处快乐。佛陀就是教我们要找到真正的快乐的方法,不带有任何痛苦的方法,它是一种纯净的、能连续不断给你产生快乐的方法。所以禅定不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方法。
③二者、远离寻伺,安住二禅,内净喜乐心一境性;
这种“寻、伺、喜、乐”的念头也会扰动禅定功夫,所以说初禅禅定还不坚固。你再用功,把想离开欲界贪、嗔、痴的那个心也要去掉,又去掉了两种扰动,就是---寻和伺,二禅只是使自己心里清净无染,只剩下喜、乐两种觉受。
④三者、远离于喜,安住三禅,舍念慧乐,心一境性;
但是喜和乐还扰动自己的定境,那么你再进一步用功,远离于喜乐。注意,喜是心理活动,乐是身体感受,不需要心理活动参与,你可以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事情,但是你呢就觉得很舒服、很快乐,那就叫乐。
三禅的喜乐呢,就要用智慧来分别,把喜和乐的分界分清,然后把喜的念头寂灭,只享受那种绵绵不断生发起的乐。所以呢三禅需要有由“舍念慧乐”,你要把喜的那个念舍掉。这是一种智慧,所以三禅呢,是从智慧生,在法界一切境界当中,只要讲到乐,一般就讲三禅,但注意快乐也只是一种感受啊,也不究竟啊,所以不要认为快乐就完全对啊。你的心识还要起来呀,起来就是一个扰乱相,动荡相啊,也是个疲劳相,你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最好的休息,所以乐也不究竟。
⑤四者、远离忧苦,及以喜乐,安住四禅,舍念清净无苦无乐心一境性;
四禅不讲乐了,我们现在追求的乐,认为乐是最好的了,还有比乐还有更高的!那么是什么呢?---四禅!远离忧苦及喜乐,把“寻、伺、喜、乐”心去掉,只剩下清静、净心,达到寂静,无苦无乐。
一二三禅,是一个阶梯,因为还有微细的念头,禅定是让自己的心定住,还有微细的念头,不算真正的禅定。只有到第四禅“舍念清净”,才谓真实禅。在第四禅当中已经的脱离了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八种能扰乱禅定的祸患。
证入到四禅,就可以生在色界第四禅天。微细的出入息必须四禅才能断掉,因为只要有出入息就有念头。你只要有一丁点的念头在起,你就伴随着微细的出入息。所以第四禅才是真正的寂静法,没有一点儿的出入息。禅以下,还有微细的地念头,所以叫涌动定,四禅才称为不动定。
(以上讲的四禅,在四禅的基础之上,如果你再精进用功,再配合智慧,那么就能证入无色界四定。色界四禅,加上无色界四定,合起来就叫四禅八定。不要认为四禅之外还有八个定。)
⑥五者、超过色想,无异攀缘,安住无边虚空处定;
在四禅的境界之上,连对外境物质的想法都放下,心里绝对清净,不贪恋一切物质,这就叫“超过色想”。
攀缘,就是你的心不能安住,又往外找了,它还有一个攀缘,攀缘什么?攀缘于空啊!他不执着于外境的物质,心里空空荡荡,但他执着于空,但是只着于这个空,没有别的执着了,所以叫无异攀缘。那么他安住在这种虚空里,并且,这种虚空的境界广大无边,这就叫安住无边虚空处定。这个定境非常高深啊,感觉到无边无际的虚空,清净无染,无边无际,确实没有任何痛苦烦恼的执着。这是无色界的第一层天。
⑦六者、超过无边空处定已,而能安住无边识定;
无色界第二重天,是把无量无边虚空境界的执着也放下,也要超越。要找到能感受无边无际虚空的那个人的心识,又进一层了,那么,这样安住在无边识、处,这就叫无边识处定。
因为空还是个境界,现在呢,比那个空的境界深一层,它他找这个人的心识。注意这个识还不是自性,识还是有一点微细的分别心,它还认微细的分别、思想为自己。找不到寂静的那个本性,所以就叫无边识处定。
⑧七者、超过无边识处定已,而能安住无所有定;
无色界第三层天你能把无边识处定的执着也放下,把这个识也放下,心里寂静湛然,感觉到无所有,这就叫安住无所有处定。
⑨八者、超过无所有处定已,安住非想非非想定;
那无色界第四层天,是一旦知道这个无所有还是有问题的,什么都不想,人容易变痴呆,这个不对。认识到不对之后,然后他要起微细的念头,但这个念头微细到若有若无,若存非存,这个时候就叫非想非非想处定,那层天又叫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最高一层天啦!这个非想非非想处天人寿命八万大劫,相当于地球可以毁灭八万次,寿命长久。八万大劫之后,必然还要起念,还要轮回。所以说,非想非非想处天,是一切定境的极致,不可能再超越了。讲各种天人境界,这已经达到顶点了,那这是无色界四层天。
⑩九者、超过非想非非想处定已,而能安住灭受想定。
还有一种定境,这种定境是佛教所独有,叫“第九次第定。超出前边儿的四禅八定之外,也叫“灭受想定”。在这个定境里,连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微细的念头也寂灭。
构成我们这个人体生命的是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那么这个“灭受想定”,主要是灭掉的受和想。你看影响我们人的主要是两种感觉,一个是感受,比如掐你感觉到很痛;另外一个呢,是你的念头思想。把这两种干扰去掉,人身心得到究竟、止息,这个就叫“灭受想定”。
在“灭受想定”里定里,人控制念头的力量,达到顶点,但是为什么没有这个灭受想天呢?因为佛教的智慧知道,这种定境,仅仅是你控制念头的一种能力,利用这种能力把烦恼断而已,所以呢佛教知道这一点儿,不执着这一种境界,也没有人愿意想要发愿成就这么一层天。所以没有这么一个灭受想处天。佛教只是借这种定力,断掉自己的烦恼执着而已。
⑪是名为九:通过这九次第定的修行,修圆满,那么你就有能力,断掉烦恼而出轮回。
释疑摘录上常下空法师讲解之《弥勒菩萨所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