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减的思考(2)

如果我上学的时候,培训班大行其道,我绝对上不了大学,上不起。

我在小学5年级的时候,上了3天培训班。那个时候,家里的一个亲戚是老师,他们学校组织了培训班,结果3天就被关停了。但是,那3天,却为我在学校的学习打下了有效的基础。让我再开学后,很有自信地学习。

高中每年寒暑假,都是学校统一补课。说实话,这样的课让我感觉很无奈。如果,我的老师们都个个优秀,精通方法,哪怕是上课幽默一点点,我都会喜欢。但是,没完没了的习题,做题几乎不讲方法,让我十分心酸。我到现在,都觉得高中是没有太阳的。

以上是,我上辅导班的全部经历。简单来讲,5年级假期的辅导班,让我做了点预习。高中的辅导班,让我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我想,这就是我喜欢跟学生开玩笑,逗学生乐,愿意去打磨讲课方法,考试方法的原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我当了老师以后,我又逐渐理解了我的高中老师。

我们高中,早上5:30起床跑操,这是我认为高中没有太阳的主要原因,一年四季我们几乎都比太阳起得早。但是,我不认为这是好的学习,驴转再多圈,也跑不远,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的理解是,我们仅仅是在一圈一圈的转圈做题。

我的高中班主任呢?起床更早,睡觉更晚。还要一直一直陪着我们。我的任课老师们呢?没有轻松的时候。他们更加更加辛苦。

工作以后,我依稀记得我的班主任跟我说过:以后,尽量不要当老师。

老师累,学生累,谁也不轻松。还是有很多人,学不好,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大学时,文学史老师是文学院院长,每次上课大家都提前占座。文字学老师是文学院副院长,上课的时候女生拿着链子把桌子和凳子锁起来。写作课老师,每天坚持6000字,上课犯了脚气出去抽烟,我们都像盼明星一样,盼着他回来。都说,大学生不愿意学习了,那是没遇到好老师。我们班几个爱打游戏的同学,几乎从不缺席这些优秀老师的课,为什么?因为他们不傻,他们能够分辨谁是好老师,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我并没有跑题,下面我说说对培训机构的理解。

1:老师没时间备课,真的。

如果学校里面,都是好老师,都是能把课讲好的老师,真的没必要出去学。问题是,学校的老师们每天要应付各种检查,做太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他们真的是没有那么多精力准备课。这个暑假,上面不知道哪位领导,在微信群发了个信息,让老师假期学习,学校发了一个80页的本子,让手写,每天1页。不知道,那位在群里发信息的领导,开学后还记不记得自己曾经发过信息。

2: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别太大,根本不均衡。

我高中每天累得浑身疼,就这样才勉强考上曲阜师范大学。我的姐姐,在城市上学,考入山大后嚎啕大哭。老师不一样,硬件不一样。我高中的一位我认为非常好地理老师,教了我们1年,就去了一中。现在我所在的学校,由于学生少,连冬天取暖的电费都成了问题。

3: 培训机构造成了心理的恐慌。

我给孩子报过网课,花了3000多,但是从现在效果来看,只让她学会了如何使用平板电脑。后来,我果断地放弃了,自己学习自己教授。不报的话,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报了又感觉效果不行。

4:培训机构起到了看孩子的作用。

昨天带孩子学习舞蹈,很多家长就是把孩子放到学校,然后自己该干嘛去干嘛去。家长需要挣钱,希望孩子有本事,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挣钱让孩子长本事啊。否则,家长只在家看孩子,很有可能就会失业、、、

5:培训结构确实给家庭造成了负担。

这个负担,本质上是不均衡的教育资源造成的。有的老师好,学生愿意学。有的老师不好,学生不愿意学。那家长只能让孩子,放学后再给他找一个好一点的老师再学习一下。很少有家长是全能的,即便是老师,也只能自己教授1门学科。我这几天同时研究,编程、书法、电子琴、文言文、文章投稿,几乎崩溃了。我这还是在假期做的。

6:纠结的老师

(1)从众多上级部门的角度来讲:老师不执行自己的命令,就不配当老师。

(2)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老师讲不出好课,就不是好老师。

(3)从家长的角度来讲:自己的孩子不优秀,就不是好老师。

老师的背上背着的是100个学生,200个家长,是无数个不认识的领导和教育理念,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整体。

7:如果遇到好的辅导班

(1)上课的负责备课和上课。

(2)招生的负责招生。

(3)收钱的负责收钱。

优秀的辅导班和学校一对比,反而成了一个简装版本的学校。很多连锁的机构,有专门的研发部门,老师拿着准备好的课件讲究可以了,拿着研发好的试题做就行了,老师们讲的轻松,学生们学得轻松。为什么学校不能这样呢?因为要学校之间要排名和竞争啊,大家都也不肯分享自己的经验。

大多数家庭,支付不起高昂的辅导费用,但每个父母还是期待自己的孩子遇到好的老师。希望,教育部出台计划:

减轻老师负担,把备课的时间还给老师,让老师术业有专攻。

找专门的人,看孩子吃饭睡觉收保险。

找专门的人,假期巡河捡烟头做托管。

写在最后:

如果学校里的老师都能上好课,辅导机构还有市场么?

如果学校不均衡,老师没时间备课,辅导禁止的了么?

如果学校里音体美课真教东西,家长还用的着特长班么?

如果技术工人真的比大学生待遇好,家长会不知道么?

如果公务员考试不看学历,大家还会认为上学是唯一的出路么?

最难的就是,一碗水端平。

在农村呆过的人,都知道玉米有20年没涨价了,1瓶矿泉水比1瓶小麦还贵,对于这些农村的家庭来讲,考大学是唯一的轻松的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双减的思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