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交易员考量性价比,不仅仅从一些量化的指标,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考虑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比如机会成本、时间和精力,甚至包括自身的情绪与健康状况。
有争议的地方就有性价比
我在前面说了短线交易是基本功,所以我们重点来看短线标的怎么选。
你可能早就听说过,短线买热点,这个很好理解,因为短线交易做的是情绪,是市场感染力和传染力。我们选择的一定是市场情绪表达最激烈的品种,而且我们会选择跟情绪表达完全一致的方向。
通常情况下,所谓情绪表达激烈,它的外在表现就是这只个股的图形好看。
那么通俗地讲,如果市场情绪向好,个股做多情绪强烈的话,图形上的表现就是成交量均匀放大,更多的人加入到买入的队伍,并且价格不断创出新高。
另外在图形上有一些均线系统技术指标,都是往上发散的,这个就是好看。
但这样说起来太笼统,职业交易员训练自己看图能力的办法,就是每天晚上把所有涨幅超过2%的个股分时图和K线图全看一遍。看的时间久了就知道那种股票上涨概率大。这就是“盘感”。
另外, 我们还要找市场情绪和基本面的共振点, 所谓基本面是现实中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实。
当即将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刚刚发生的事情,跟市场的情绪碰在一起朝一个方向去走的时候,那么市场情绪会被极大地提振,这个点我们管它叫共振点。
所以找共振点是我们寻求市场交易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但在找共振点之前,我们要注意那些有可能成为热点的板块。
比如说我每天都要看有可能在转热的一些行业和板块,选了一二三四五个板块,然后在盘中对于这些所有的备选板块进行追踪,要去看它的走势是不是出现了情绪上的拐点有可能跟即将出现的热点相匹配,相共振,一旦发生这样的机会就要出手。
有一个训练自己市场敏感度的小技巧,就是汇总一个交易日历。
也就是准备一本最近的台历,在台历上标注出最近一两周的节假日,年报季报的披露时间,某一个行业开会的时间,产业政策的公布时间,各类数据的公布情况和公布时间,都会对个股产生市场情绪上的影响。
所有的这些扰动市场的因素,都把它们汇总到交易日历上。然后根据这些交易日历中的线索去寻找可能会出现的短线引爆点,并让市场帮我们印证。久而久之,你的市场敏感度就培养起来了。
市场的热点可能是一个板块,一个行业,甚至是几个相关的行业,那么怎么细化到具体的个股上呢?
我选择短线标的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只看龙头不看其余。
什么叫龙头?
我们怎么去把它筛出来呢?有一个简单的技巧:
当一个概念起来,第一个冲出来的一定是龙头。
所以搭上龙头的便车一定是最安全的。
为什么?因为第一它是第一个冲出来的,第二它的冲刺能力最强。
在短线的热点和龙头股中,我们还要尤其关注争议比较大的标的。
在短线交易中,所谓争议较大,行情上的表现便是股票上涨后的巨幅换手。换手意味着看空的市场抛压得到了释放,因此也总是孕育着继续上涨的动力。
对于缺乏做空机制的A股而言,“行情总在争议中发展,在亢奋中死亡”这句俗话尤其适用。越有争议,涨势反而不会停。有一句谚语:
“空头不死多头不止。”
之前我们的一讲专门说过,比事实更重要的是预期,比预期更重要的是预期的转折。
同时,争议巨大也是中线选股的一个重要技巧,因为争议巨大往往意味着价格还没有被市场深刻地发现。
你可以想一想,众口一词说好和众口一词说不好都有什么样的问题?
都说好,那么价钱一定贵了,或者说我们高估了它。都说不好那么它一定有不好的地方。而争议的东西在这两方面的体现就没那么明显,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选有市场争议的东西,选市场有争议的板块:既没有高估,也没有太大的看不到的坏消息。
成交之所以能够达成,一定是一方认为成交的价格太贵,而另一方认为太便宜。通俗地讲,大家对交易价格都不认可,才会有成交。
因此,成交量代表了分歧程度。股票的成交量越大,它的分歧就越大,成交量越小,就说明大家对这个价格的认同感越统一。
量不足,揭示的市场情形就可能是虚假的,或者是有偏差的,所以市场上总是流传着“量在价先”的说法。
所谓“量在价先”,就是成交量的依据要比交易价格的绝对判断更重要,是成交量的特点促使我参与交易,而不是交易价格的特点促使我参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