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卫•科波菲尔》

从星期天晚上熬夜一直看到星期一中午,终于是看完了八百多页的《大卫•科波菲尔》。但看完后并没有疲倦感,反而那种震撼一直荡漾在脑海里,迫使着我去二刷。它真的配得上列夫•托尔斯泰的赞颂“一切英语小说中最好的一部”“可与《圣经》相提并论”。

刚开始看的时候是暑假,那个时候一是被它厚度吓到,二是它的开头偏慢热,所以那时论兴趣也真谈不上多少。以玩玩的心态看下去,看到小科波菲尔与妈妈和佩洛蒂的快乐生活时,我第一次被吸引了。狄更斯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可谓出神入化,一个个幸福的片段看得我嘴角频频上扬。这时“忽”的一下,摩得斯通姐弟一到又把我的心情跌入谷底。在承受这种落差里,又窥见一丝光明,这是这作品前大半部分很大的特点。接着大卫进了学校,快乐和苦楚又伴随而来,正当我陶醉在学校生活时,狄更斯又给了我当头一棒——母亲和新宝宝逝世,这也是我第一次看书如此揪心(以前也有过,像《白夜行》、《平凡的世界》,但狄更斯的这种含蓄的,淡淡的流露遗憾与悲伤却更揪我心),接着是一系列低谷,直到大卫到了姨奶奶的家,姨奶奶的刚烈气节给大卫,也给我带来希望,赶走摩得斯通姐弟的那段实在大快人心。故事的前半部分就是这般大起大落般,带着欢笑与遗憾的度过了。

故事到了后半部分,尤其是最后几章,一改前面规律性的大起大落,变成了直刺人心的喜悦与悲伤——也造就了后半部分的精彩绝伦。开头大卫的车夫就离世,嘴里仍然呢喃着追求佩洛蒂时的那句“巴基斯愿意”,再到乌利亚翻身上位,压迫自己的合伙人,再到大卫最曾经最敬重的朋友史蒂福斯骗走大卫的青梅竹马小艾蜜莉环游世界,后半部分前期弥漫着悲剧的味道。但到了中期大卫的婚礼似乎又让气氛明亮了起来,随即便是麦考伯对希普的质控迫使希普交出了自己暗箱操作来的钱,史蒂福斯抛弃了小艾蜜莉,但小艾蜜莉的舅舅终于在多年寻找下找到了她。结局是苦涩且美好的,希普和史蒂福斯的仆人入了狱,史蒂福斯和小艾蜜莉的未婚夫被海浪拍死,大卫的娃娃妻因病而死。但是,大卫与童年的挚友重结连理(也是大卫妻子的遗愿),大卫身边最单纯的朋友崔斗斯有了飞黄腾达的事业和幸福美满的家庭,姨奶奶、傻乎乎但善良的迪克先生、佩洛蒂先生等等一些善良之人都有了一个好结局。

是的,故事虽然充斥着遗憾,喜悦,生死别离,但无常的命运之轮走过之后,唯有善良之人能够继续闪耀着自己的光辉。书封面有这样一句话“世间善良的存在 能荡涤一切丑恶”初读时自然不解,可读完全书后,再读这句话却是久久的震撼与鸡皮疙瘩。这个世界是一个黑恶的世界,这无法否认,但真理与善良之光却永不会因此熄灭,终有一天,必将灯火阑珊,长光贯天。

世间善良的存在 能荡涤一切丑恶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大卫•科波菲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