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与文学牵手

图片发自App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天是一个节日,因为我们自己的刊物出版并且首发。这本刊物饱含了莘莘学子的深情,记载了我们洛中人的喜怒哀乐,成长的酸甜苦辣。其中有军训的艰苦,有运动会获奖的骄傲,还有阅读经典作品的心灵感悟,还有老师们的作品,经过几十位同学和老师的手,历时近一个季节的筛选、修改,终于化作了一本精美的作品集,摆放在了我们的手中。

《洗砚池畔》记录的是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心香一瓣》飘散着学子的人生感悟,《行走风景》侧重的是旅行,游学等等的见闻感受,《含英咀华》是读书心得的文章。

也许有人会问,学校和老师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来编辑出版这样的集子?这一切值得吗?

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李喆老师感受到了文学力量的故事。因为文学社社刊《砚池》要举行首发式,要我发言谈谈文学社走过的历程,谈谈文学的意义。我把十多年以前的文学社的油印刊物找出来了。这是一本本已经泛黄的《洗砚池》的刊物。每一册有十几乃至二十个页码,十几篇文章。从1997年10月到2003年1月,历时七年。一共13期。在1998年12月出刊的第六期上,有一个栏目叫做《日记木屋》,其中发表的《日记二则》,其作者赫然写着“初三(2)班李喆”。那时的李喆,还是学生,今天的李喆已经成为了洛社初中的一名青年骨干老师。在这两篇日记中李老师记录了当年发生在家里的大事。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于母亲的感恩。自己的自行车因为疏忽被盗,买书包,因为紧接着发生,所以互相关联,“小作者信手拈来,全用白描,但世态人情却勾画得如此逼真,关乎于情才能写出好文章,确实如此。”李喆老师读到了自己当年在文学社社刊上发表的文章,非常激动。她说,读到这些文章,感觉似乎回到了过去。现在,她已经成为了孩子的母亲,成为了班主任,更加感觉母爱的温暖,人间真情的可贵。

那天正好是初三拍毕业合影。中午时分,我一边散步,一边把这件事说给妻子听。看到操场上搭起的摄影脚手架,我想起了又一届莘莘学子即将排好队伍留下难忘的瞬间,而后在不久的将来离开学校。我对妻子说,这写作也是一种摄影啊。记录当时的事情的经过,留下心灵感动的瞬间。这又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分享和反思,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升华。

“因为爱著你的爱,因为梦著你的梦。所以悲伤著你的悲伤,幸福著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著你的快乐,追逐著你的追逐……”,是的,让这一本刊物和你的青春牵手,让这一本刊物与你的生命和成长牵手。

再过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你就知道了,这当初的牵手是多么的珍贵,因为她见证了你的成长,因为在这牵手中,你获得了心灵的力量,获得了自身的成长,所以让我们伸出手与文学牵手,让生命,让青春与文学牵手,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获得不一样的精彩。谢谢大家。

范成大塑像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生命与文学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