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与其逃离,不如归来——读《远山淡影》有感

当历史书上令人热血沸腾地写着二战胜利的言语时,在二中后支离破碎的日本长崎,老百姓诉说着内心无尽的悲恸与感伤。

读完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和书名一样,给人一种雾霭奔流的亦真亦幻感。本书讲述的是战后长崎的一位日本妇女悦子的一段往事,在旧传统和现代观念的斗争中,女主人公远走他乡,去接受所谓的“新思想”,在无尽的矛盾与抉择间,女儿景子自杀,造成了悦子终生的内疚和自欺……

景子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对新思想的抵抗,悦子因为内疚,选择了逃避,悦子有个邻居叫佐知子,细细品读,会隐约发现,悦子和佐知子是同个灵魂,她们身上有太多惊人的相识之处,两人最终都出了国,也都在尽力劝服自己的女儿跟随自己一起出国,并且两人面对出国都充满了如释重负的期待感,认为出国了就一定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佐知子是悦子内心的假想出的一个人设,悦子在借助她的做事,来揭示自己矛盾的内心,减轻自己的罪恶感

在当今社会,有时候人们也会在内心假想一个人设,借助这个人设来叙述故事。与罪恶感相反,《赤壁赋》中,经历了乌台诗集后的苏轼,内心固然是愁苦的,他却能在这样的情境下安慰同船的“客”,叫他乐观旷达,有人说,这个客可能是他假想出来的,我认为,苏轼可能假想的那个房客,应该是苏轼自己真实的内心,是一种人固有的挫败感,苏轼却能主动安慰自己的内心,这更体现了他超凡洒脱的境界,由此可见,假想人儿可以用来平复自己内心的五味杂陈。

可是从另一种角度看,这些假想人的主人是虚无的,“假想”何尝不是逃避现状的一种体现?他们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只好将驳斥或祝愿都寄托在假想人上。如出一辙的是,当今社会,不少年轻人嚷嚷着“佛系生活”早已看淡一切,他们以这些口号为由,失去了奋斗的动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中有载;“圣人之道,悟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设也。”内心的充实感使王阳明自己就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无需阅读心灵鸡汤,无需听什么励志讲座,这是一种内心的觉悟和孤芳自赏。因此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的佛系态度固然是值得欣赏的,可如果长期抱着这样的态度应对工作,何尝不是内心的一种逃避与虚无?

那我们又该如何充实自己?我认为,与其逃离,不如归来!既然逃不过,既然逃倦了,那就回到起点,沉下心,坦然面对现状,并尽最大的努力改变它。我们身为年轻人,就应该像《浮士德》中所说的那样“在前进中也会遇到痛苦和幸福,可是他呀,随时随刻都不满足。”无论是道路坎坷的痛苦,还是山间美景的幸福都不要满足,而是要迎难而上,越挫越勇。

历经迫害,但丁在流亡的生涯中勇敢地走出了《地狱》的迷途,“一切的怯懦定要在这里死灭”唱出了丁无所畏惧的《神曲》,面对日薄西山的大楚,屈原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亦步亦趋间,奏响了对祖国缠绵的爱的《离骚》,纵然世界如何变化,北宋大家张载坚定不移地道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理……总而言之,人要立定脚跟,向四周环顾!这世界对于有为者并非默然无语。

归来吧,在迢迢前路中迷失方向的追梦人。希望有一天,面对炊烟袅袅的远山,我们能不再自责与自欺,无论风雨兼程换来的结果如何,都能坦然接受曾经那淡淡的阴影……

风雨过后的一个不经意

远山,淡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后感】与其逃离,不如归来——读《远山淡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