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紫日,无法回首的战争

八音盒里播放出轻扬的音乐,树林里草木葱葱,这是初秋时节的大兴安岭,洋溢着诗画般的美好。然而这美好与此时的世界格格不入,诗与画的背后则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生灵涂炭、文明湮灭。


这是1945年8月初的世界,苏联红军一百多万大军,进攻盘踞在中国东北十四年之久的日本关东军,苏联红军势如破竹,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关东军的抵抗,日军即将崩溃,战争也将结束。


而此时此刻,在大兴安岭的丛林里,一个中国农民、一位苏联女军医还有一个日本女学生,结伴在走在初秋的丛林中。此时,丛林中树叶刚刚泛黄,大地黄绿相间,人与自然相互交织构成一幅美丽而又生动的画卷。这唯美的景色,美丽得足以让人忘却了真实的世界,忘却了战争。


这是电影《紫日》里的场景画面,我曾好几次在电影频道里看过几段零星的画面,大学的思政课上,老师也曾经给我们放过这部电影,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年代久远,我已经对故事情节记得不太清楚了,只记得这是关于三个人的故事,他们来自三个国家,他们都与这场战争有关。


战争中的人,无法摆脱的命运

这个中国农民叫作杨玉福,他前不久刚从日军的屠杀中幸存出来。他曾经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日军到来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亲被日本鬼子绑在柱子上当作新兵练习刺杀的靶子,而他自己同样被绑在柱子上,徒劳地怒吼着,仿佛要吃掉整个世界。他木然着看着自己的濒临死亡的同胞,被鬼子和汉奸玩弄,绑上炸弹丢在水中爆炸,化作一片硝烟,他只能木然着看着,却无法做什么;他愤怒不甘地看着鬼子们的机枪,吐出罪恶的子弹射杀着自己和同胞,他从一片血污中站起来,眼里依旧充满着愤怒和不甘。


这个苏联女军医叫娜佳,她也曾经是一位母亲,然而卫国战争期间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于是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军医。战争对于她来说,太长太长了,从莫斯科打到柏林,又从布拉格打到大兴安岭,她知道战争即将结束,她也不想在战争结束前死掉。她在一次返回营地的行动中,和杨玉福一起随着队伍误打误撞冲进了日军的营地。


这个日本女学生叫秋叶子,她自小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但她本身其实还是一个孩子。“你一个孩子,咋变成这个样子了”。她的行为态度,也许反映出当时大部分日本人对于战争矛盾的看法。她在自杀前被一名苏联军官制止救下,她对随行的杨玉福和娜佳保持着仇视和戒备,多次想摆脱他们的控制,甚至有过杀心。然而随着三人的相处日久,日本的投降,她逐渐向杨玉福袒露心扉,然而她却挡不住命运的捉弄,最终和她的恋人大西一起在战争结束后分别死在自己人手里。



三人的旅程,战争的渐行渐远

这是一个原本不会存在的旅程,苏联司机的错误判断,误打误撞来到了日军营地,杨玉福和娜佳被迫卷入一场战斗;秋叶子原本是要死的,与她一起的女学生吞药自尽后,一名苏联男兵踢走了她手中的毒药;这原本是四个人的旅程,那个救了秋叶子性命的苏联男兵在她的带路下,踏入一片雷区,触雷生亡。


这是一段充满猜忌的旅程,秋叶子对娜佳和杨玉福时刻保持着敌意,不少次想借机伤害或者摆脱他们的控制,最终还将他们带回了日军的营地;杨玉福和娜佳也对秋叶子时刻提防,三人在这样奇怪的关系下,一步步穿过秋日下的大兴安岭,走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这也是一段相互了解的旅程,三人之间相互了解,他们渐渐了解了彼此的过去。秋叶子其实只是一个孩子,深受着军国主义教育的荼毒,因为战争她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爱人还有自我;杨玉福只是一个淳朴的中国农民,也是一个真正的中国爷们,战争让他失去了母亲,失去了自由,但是没有失去勇气;娜佳只是一个普通的苏联母亲,战争来了,她的家园没了,孩子也没了,当她知道战争结束时,她赤身裸泳在湖中,仿佛自己就是全世界。


战争的结局,不堪的回忆

紫日最让人心痛的地方就是,她用最美的景,渲染出最悲伤的故事。大兴安岭的秋景是美丽的,但是美景之外是炮火连天,尸横遍野;傍晚的紫日是美丽的,但是紫光之下是战地硝烟,血流成河;日本女学生秋叶子其实也是美丽的,但是美好之下是复杂的思想以及子弹穿过心脏的哀伤。


大兴安岭之外的草地上,一群日本残兵和日本民众,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后,主动或者被动地选择了死亡,他们当中有着倒地不起的伤兵、有着天真无暇的孩子,甚至还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在枪弹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没有也许并不知道知道战争已经结束了,他们也许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死。


远方的秋叶子看到了这一幕,她奋力的跑向人群,高喊着战争已经结束了,试图阻止人们的死亡。然而一颗子弹射中了她的心脏,她倒在了草地上,眼里还含着泪水,不知在为谁哭泣。此时的娜佳开着战车,冲向了这群日军,打死了为首的军官,阻止了屠杀的发生。

战争真的结束了,而秋叶子却见不到这一刻了。而在遥远的太平洋上,秋叶子的恋人大西参加了神风特工队,在自杀式行动中被自己的长官击落。两位恋人,相隔千里,都死在了自己人的枪炮下,都在战争结束后,并没有真正见到战争的结束。


无论对战胜者或者战败者,战争的结局永远都是一段悲剧。有的人失去了生命,有的人失去了自由,有的人则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得到的永远是不堪回首的记忆。影片的最后,年老的杨玉福委托人将秋叶子的八音盒埋葬在大兴安岭的秋叶中,八音盒依旧响彻着曾经清亮的音乐,而战争中的人和事却随着战争的结束再也回不去了。


这部《紫日》诞生在二十余年前,是一部反战电影,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却再也没有拍过这么深刻描绘战争内涵的影片了。她注重刻画了战争中小人物的命运,每个人都无法在此中幸免。也许在真正的战争里,就算有着最美的风景,最靓丽的紫日,也不会有最团圆的结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丽的紫日,无法回首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