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是大势所趋。只要获得信息足够方便,学生本人足够自立,自学就是最根本的学习方法。
阅读是一种以自我为主的变速运动。读书时可以自己控制节奏,简单的地方读快点,复杂的思想就慢慢品味,没意思的可以马上跳过,读到后面想起来前面还可以返回去。
坚持45分钟全神贯注听讲是不正常的事情,课堂教学是一种压迫式的学习方法。我们对建制化学习教育的一切批评,什么学生害怕老师,学生没有创造性,学生有厌学情绪,高考一结束就把书全部扔了,可能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它是一个被动式的教育。
一个人要过得幸福,必须对生活有一定的控制感。自学最有控制感。你自己决定学什么,自己选择学习材料,自己掌控学习节奏,自己把关学习成效。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在说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殊不知只要是跟着体制走,就一定是“要我学”,只有自学才是“我要学”。也许在这个时代,课堂教学就不应该是学校的主要作用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自学,自学需要自信心和自我管理两个方面的准备。进入具体的自学方法,自学成败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处理文本信息。
文本能力是一个基本功,就好像练武要练马步一样,需要用大量的阅读时间积累出来才行。起码你面对文字得有一种亲切感,才谈得上后面的操作。我们可以把文本功夫可以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阅读一段文字或者听一节课,你能不能抓住它的要点。这是最基本的基本功。练习这个功夫的方法是记笔记,要做到看见线索能想起来要点,看见总结能背出线索。做到这一步,就算把一本书“从厚读到薄”了。
第二级是有一个问题,你能不能从一堆书里找到答案。学业中自发的冒出来的大问题,应该看看别的书是怎么讲的,别被课本限制住。
课本只是指向月亮的一根手指,我们追求的是月亮本身,多参考几根手指更容易定位。
第三级是建立自己的系统。知识是个系统。而作为自学者,你的个人知识系统应该是具体的,本质性的,有一定完备性的。
最好从学习一开始就有所规划,这门学问有哪些要点和问题,你要得到什么,相当于一个自己给自己的教学大纲。
完备性的好处是能让你发现系统的漏洞,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练武练到一定程度,发现自己还有命门一样,你需要另外再想办法弥补。系统要不断的增长。
自学是以我为主的学习,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学习,你需要找人切磋,参加一个什么测试甚至比赛,跟人过过招,才知道自己学得到底怎么样。
我要用,我不会,那我就学呗。我需要用啥就能学啥,学啥就能会啥。大多数人是英语最大的问题,恰恰是学而不用把学英语变成了健身项目和行为艺术。
一个需要啥就能学啥,学啥就能学会的人,必定是一个高自尊的人,他对生活有强烈的掌控感,无所畏惧,游刃有余,宠辱不惊。
终身学习是一种修行,修行的不仅仅是某个具体的技能,更是人格的自我完善,是自身潜能的最大发挥。
能突击灌输的知识,都属于“封闭式”的技能,是一些按照规定动作操作的流程。这种知识包教包会,但是缺乏累加作用,不能成为后面继续进步的基础。
要想让人没那么容易赶上你,你需要掌握的是“开放式”的技能,这种技能能跟别的知识发生连接,有复利效应。不过,开放式的技能学得慢,但是,输了现在赢得未来的功夫,才是真功夫。
正确的练习方法是混合练习,每一次练习中都应该是混合的题型,每做一道题都得临时判断该用哪个套路,这才有点学以致用的意思。
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一个办法是先测验后学习,犯错能让你印象更深;另一个方法是有意识地设置时间间隔,最好的办法是同时学几门课,今天学完这个,故意放一两天不学它,间隔一段时间再学,当你提取这段记忆时,你会感到有点困难。但克服困难才能深度学习。
你需要的是小失败,小挫折,小错误,你需要练习中的困境,你需要“有利的困难”。遭遇困难才是真的学习,这大约也是学习的门槛。
因为有这个门槛,才能把行的人和不行的人分开。如果你是行的人,你会很高兴,门槛是这样的。
对成绩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对自己的态度,对自己能力评估强弱,焦虑感的大小,是否享受学习过程,这些因素对学习成绩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从学生角度来看,任何学习的本质都是自学,老师再厉害也不能代替你思考问题。学习的快慢并不是一种“特性”,而与“情境”相关。
有的人学这个快,学那个慢,有的人学这个慢,学那个快,你并不能从一个人学习某个特定东西的快慢来判断他的能力。
每一条路都是少有人走的路。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线,最后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才是真正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