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1

【家庭教育早间分享】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赏识孩子,就不可能从内心接纳孩子,只会成天盯着孩子的不足喋喋不休,不仅不能让孩子改进不足,通常换来的是孩子的反抗,结果就是导致亲子关系进入恶性循环状态而让教育失效。让孩子进步的源动力首先在于育者的欣赏和正向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孩子不足进行具体矫正和引导,而绝不是求全责备。这就是赏识教育的基本思维方式。

我恨你,长大后却变成了你

我们明明恨一个人,可是到头来自己却变成了和他同样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来看看中西医的一些基本常识,西医会使用对抗的方法治疗疾病,感冒了使用抗生素对抗和杀灭细菌,但是细菌会产生抗药性,变得越来越强大,于是抗生素也必须越来越强大,这就出现了细菌与药物共同更新升级的现象。

我们的思想也是一样,当你恨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本能的与他对抗,而且简单有效的对抗方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别人伤害了你,你恨他,为了跟他对抗,你用同样的方法去伤害他,结果变成了他。

伴侣不爱你,你恨他,为了与他对抗,你也开始不爱他,不知不觉中你就变成了你曾经恨的那种人……

这样的争斗,难道就没有终结的一刻吗?中医的治疗理念也许可以借鉴,中医不主张与细菌做斗争,而强调固本培元,当一个人身体底子好,元气充足,生命力旺盛,他自然百毒不侵,何需去与细菌对抗呢!

如果用憎恨的方式报仇,不但不能解恨,反而会伤害自己,这并不是一种好的报仇方式,人生是自己的,放下仇恨才能拯救自己,放下仇恨自己的人生才能海阔天空,越活越好,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方式吗?


人生是一个不断取舍,

不断超越的过程。

学会接纳生命里的每一天,

无论好与坏、悲与喜,

坦然面对世间的千变万化。

让自己在岁月的洗礼中,

变得温柔而强大。

有句话说得好:

“水的清澈,

不是因为它不含杂质,

而是在于它懂得沉淀。”

沉淀自己,

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是人生最好的升华。

创客语录

孩子手机网瘾的时候,其实是他内心痛苦才会玩手机,可是很多妈妈一直会停留在不接纳的情绪里面,越是对孩子有很多不接纳,越是没有办法去心疼孩子。

一个妈妈,为什么不能去心疼、包容、深深的懂孩子呢?因为妈妈的内心里面有一个很孤独的自己,这些妈妈过往的人生当中,也是没有人真的懂过、陪伴过她们,她们怎么活下来的呢?靠的是一份坚韧和希望,所以,她们把自己活到强悍里面去了,然后靠着铁骨铮铮走到了今天。让她们柔软,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她们也是一个没有被大人爱护好的孩子,所以跟孩子在一起就是吵啊,斗争啊,也进入到了一个青少年时期。

如果妈妈内在不能把自己爱的杯子装满的话,给孩子的就是我以为,就永远没有办法去感受到孩子真正的感受是什么?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妈妈常常是无知无觉。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去爱那个父母,当她被爱了,当她体会到被爱的时候,她瞬间就能做给孩子,这真是一份体验,爱就是一份体验,那不是道理。


《重建亲子关系的10个步骤》

1、给孩子时间,让孩子压抑多年的情绪被父母接纳;

2、孩子会看父母是真改变还是假改变;

3、如果父母是假变,孩子会更叛逆,行为更糟糕;

4、如果父母是真变,孩子会更相信父母;

5、当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增加时,可以问孩子自己的想法、计划和担心;

6、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肯定他的正面动机;

7、孩子会感觉到父母更懂他了;

8、当孩子感觉到父母更懂他时,会更愿意敞开心扉;

9、一起想办法找到应对方案,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负责。无论结果怎样,都赞美他的努力和付出,他就更愿意自我管理;

10、未来100年,都用这样一个正向的思维来看他、定义他、暗示他,而不是去评判某一件事情的对错是非,陷入权力斗争当中!

孩子是没有问题的,父母自己成长了,孩子的问题就自然化解了!





【今日分享】

提升生命能量的24个方法:

1 经常赞美身边的人,赞美具有亲和人际关系的魔力。

2 亲近大自然,闻着草的气息,听着鸟鸣,提升美感心情。

3 观赏日出与日落,感受太阳的恩典。

4 美妙的音乐是灵魂喜悦的声音,建议每天都听。

5 多看正面的消息,避免负面消息,保持视觉干净。

6 笑的真实,不假笑。

7 自娱自乐,抒发美好感受。

8 在生活或工作中,发挥创造力释放生命的潜能。

9 睡好觉,生命能量一大补。

10 学会断舍离,及时清理生活多余东西。

11 保持每天运动的习惯。

12 与自己的器官对话,聆听身体的提示和需求,感恩身体。

13 跟乐观的人多相处,与善良的人多往来。

14 感恩你所有经历。

15 每天发出爱自己、爱别人和爱这个世界的信息。

16 经常跟有爱心的人在一起,合成大爱,传播大爱。

17 每天祈祷,把你的美好愿望告诉宇宙。

18 停止指责与抱怨。

19 放下和忘记不愉快的记忆。

20 喝水之前感谢水,并想象喝下去的水净化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21 对别人伸出援助之手,传递一份爱,你的能量马上就提升

22 经常冥想,有助于我们和能量源头的神圣力量连接。

23 慢慢戒除不良的习惯。

24 主动关心身边的人。


永远不要去担心操心你的孩子,

永远去祝福他、信任她,

他的人生,会非常精彩。

她的人生,会非常独特。

作为父母,唯一要做的,

就是活好你自己、成长你自己。

当他长大懂事时,

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

那就是:

爸爸妈妈日子过得喜悦和平,

他们很相爱(即使离婚了也很相爱)

爸爸妈妈是我人生的榜样,

未来,我要成为他们这样的人!

为什么孩子不听你的话?

因为你没有成为他/她的榜样!

经常以爱的名义来控制他/她,

让他/她按你的方式过人生。

如果你自己每天都是苦瓜脸,

你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

按你的方式走呢?

如果按你的方式走,

结果只有一个,

那就是:

孩子被教育成你一样的苦瓜脸,

甚至,比你这个苦瓜脸还要苦!

所以,

请把你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好好活出你自己,

你喜悦和平了,

再去引导孩子。

引导,但不执着,

永远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让自己开心,让自己快乐,

慢慢地,你会发现:

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孩子变得越来越出色!

你的世界,

也变得精彩绝伦!

记得,你好了整个世界都会好起来




杨绛先生说:“不要和父母争论对错,父母老了,要孝敬;不要和爱人计较长短,爱人很累,要包容;不要和孩子发泄情绪,孩子还小,要教育。幸福的家庭少责怪,多包容,少讲理,多讲爱,少埋怨,多感恩,把最好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家才是最终的归宿。家人才是永远的依靠。”

是的,唯爱可以治愈一切

唯有内外都柔软,没有预设立场的人

才能圆融和谐,自带光亮

成为一个家庭的福祉

争执的人往往在乎口头上的输赢

不怒不争,是一种智慧


世上没有什么轰轰烈烈

都是日积月累和点点滴滴

快是不符合发展规律的


#孩子太在意别人眼光,会有什么表现?

——内心敏感,情绪波动大,不稳定,虚荣心理


孩子为什么会在意别人的眼光?

——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互动中,他得到的关注不够

孩子自我价值感低,缺乏安全感

受困于外部评价,没有建立健康的内部评价体系保护自己

孩子太在意别人眼光,会有什么表现?

——内心敏感,情绪波动大——虚荣心理

孩子难受得说不出原因

原来~是父母的角色错位。

家庭教育的核心

是~父母的成长。








第一步:接受。

我们作为家长,要活的真实,让孩子接受。

怎么样才能做到呢?

经常问问自己:我有什么?我还可以有什么?我现在还在学习吗?关注自己拥有的东西,关注孩子拥有的特点,全然的接受自己,接受孩子,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让孩子活出他真实的自己,我们也要接受孩子的平庸。

第二步:欣赏。

学会欣赏,让孩子喜欢。

我们要看清楚孩子缺点背后的真相:

1,孩子没有缺点,只有起点。

2,孩子没有缺点,只有“花苞”。

3,孩子没有缺点,只有存在。

4,孩子没有缺点,只有特点。

第三步:说到做到。

家长说到做到,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让孩子崇拜。

家长不能言而无信,即使当时做不到,你也要对孩子进行说明和道歉。


第四步:放手。

学会放手,让孩子感恩。

什么是“逆反”? 根本没有“逆反”这个词,你先“逆”,孩子才“反”,孩子所有的“逆反”都是为自尊而战!所有的孩子逆反都是因为家长500次以上的拒绝和打压,只不过这些现象你不以为然而已。

爸爸妈妈爱孩子只是一种本能,永远记住,成长比分数更重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胜过一切分数。


第五步:点灯。

点亮孩子的心灯,让孩子心中有信仰,让孩子照亮他自己的未来,自己觉醒才是最重要。

 妈妈是家里的一盏灯,点亮孩子回家的路。

 爸爸是巷口的一盏灯,点亮孩子远行的路

我们要成为孩子们点灯的人。







如果我在孩子问题上,存在着焦虑、担心或要求,那一定说明我的内心还深藏恐惧、狭隘的见解、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等无明之相。

当我不是安守在觉知上,我问题重重。当我问题重重时,我一定正在我的念头上生死翻滚。无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只要我还痛苦、焦虑或担心,就一定没有看破生命的幻象,没有看到存在的真相。他当然无法获得那生命中真正需要的。当你恐惧,他能感受到恐惧,即使他很小;当你放松或自信,他也能感受到。小孩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他在反映你的声音和信息。


沟通

我们希望孩子和同龄人相处得很好,

但大多数父母缺少了这一步观察:如果一个孩子在跟爸爸妈妈沟通的过程中都充满情绪化、激烈的语言,那就很难要求他们与同学老师顺畅地交流。

家庭是孩子与人沟通的起点,在家庭中得到良好的交流反馈,能够滋养孩子们的心灵,

才让孩子在面对其他社交关系时有很多担心害怕。


有位作家曾经有一次听到儿子担心地问自己:

“妈妈,我可能就是一个最最平庸的人,你会失望吗?”

她想了想说:

“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纵然是妈妈的骄傲,但孩子快乐与否,却更重要。

妈妈与自己和解,才能敞开胸怀接纳孩子的平凡,由衷给孩子信心:

你也许不是最棒的那个,却是妈妈眼里的唯一。

放下对完美的执念,将豁达传递给孩子,成为他一生最受用的东西。

也许成就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妈妈自己


我是一切的根源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诗云: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 爱是否不够;

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 才智是否有问题;

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用应反 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

——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 反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

接纳—内心真的接纳自己才是改变的开始。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有缺点。才能接纳孩子和家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当觉得所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的时候,你还没有开始改变。

其实一切的根源都是自己。


【今日直播金句】

1.忙的本质就是没有时间管理,每天排好时间表

2.我理解你的不容易,但是你的水平有限,你现在需要深度浸泡和学习,人生需要一个升华的时间。我们可怜,但是我们也有可恨的地方。

3.学习不缴费,就是学不会。免费的东西不会被重视。

4.给到另一半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才能激发她人性的善。

5.家庭的规则和秩序是爸爸建立的,但是爸爸的情感没有妈妈细腻,共情能力不如妈妈。

6.越想改变对方,就越挑剔她,女人就越反感,越没有安全感。

7.遇到问题就给孩子贴标签,问题就是无解的。

8.批评事,保留人的尊严。

9.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对错先不管,怎么解决比发生问题还有重要。

——你打了孩子,孩子心里不爽,丢了面子,人格尊严被破坏,积压了对你的情绪。更加的反抗,甚至和你对抗,对打!

——可以建立规则,让孩子受到损失,让规则充当坏人,而不是以打骂的方式来让孩子受到损失。让自己充当坏了。



★宠出来的孩子—— 危险

★捧出来的孩子—— 霸道

★惯出来的孩子—— 任性

★娇出来的孩子—— 脆弱

★打出来的孩子—— 逆反

★骂出来的孩子—— 胡涂

★逼出来的孩子—— 出格

★磨出来的孩子—— 坚强

★苦出来的孩子—— 懂事

★教出来的孩子—— 传统

★闯出来的孩子—— 勇敢

★搏出来的孩子—— 成功

★表扬出的孩子—— 自信

★溺爱出的孩子—— 依赖

★哄出来的孩子—— 虚伪

★纵容出的孩子—— 傲慢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 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意敌中长大的孩子, 将来容易好斗逞强。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 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 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 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妒嫉中长大的孩子, 将来容易钩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 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育儿需要界限感】

99%的养育问题,源于父母缺乏界限感,而有限管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没有界限感的亲子关系是痛苦的。

这样的父母会过度插手孩子的学习,总是督促孩子“赶快去学习”。

这样的父母会苦恼为什么孩子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磨磨蹭蹭。

这样的父母会周期性地对孩子大吼大叫、乱发脾气。

90%的家庭矛盾都源于父母的“界限感缺失”,而且,父母过度插手孩子的学习还会剥夺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有界限感才能轻松地培养出独立、自信、上进的孩子。


语言真的是把双刃剑,可以像蜜一样甜入心间,也可以像刀一样刺入胸膛。父母如果能好好说话就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自信


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儿童时期,而在儿童教育中,父母应重点关注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兴趣、性格特征、情感与情绪、生活风格、性别认知等五个方面。

生活中的“问题儿童”,无论他们是孤僻、暴躁、无心向学还是哭闹不休,其根源都在于心里:这些孩子其实是在人格构建,建立正确的优越感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人格,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才是儿童教育的重中之重



学了心理学我才体会到:

跟男人沟通

要注意逻辑,而不是感情;

跟女人沟通

要注意感受,而不是道理;

跟孩子沟通

要注意鼓励,而不是说教;

跟老人沟通

要注意尊重,而不是对错。


 教育其实是一种包容和接纳。不完美才是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完美的天使。家长不要苛求孩子。只要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到极致就是成功,就是巨大的成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包容孩子的不完美,是教育的前提和环境。否则,虎爸虎妈会扼杀孩子的天性,扼杀孩子的幸福,扼杀孩子的天真烂漫的童年。教育不是培养完美,而让孩子发展自己,成为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就是生命的成长,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教育的本质是展个性,尚自然。 ——做好家长,做好教师,培养好孩子!

教育的本质是展个性,尚自然

《用生命影响生命》

 ——泰戈尔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光,

走出了黑暗。

请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善良,

走出了绝望。

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信仰,

走出了迷茫。

请相信自己的力量,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因为相信你,

开始相信了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

绽放着所有的美好!


有的父母不理解,什么叫做驾驭孩子?

驾驭的本意是人们对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掌握把控。一般认作是一种控制的能力!

比如:一个村长要管理好村子,就必须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安抚人心、管理账务等协调的能力,就像一个汽车驾驶员要能够熟练开动一辆汽车安全行驶一样,这种能力就是驾驭的能力!颇有技术含量!

当下的父母们,往往把孩子当作自己驾驭的对象,学会了各种和孩子斗智斗勇的技巧,将孩子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掌心里,还美其名曰:“你就是爸爸(妈妈)的掌中宝。”

殊不知,孩子们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有鲜明强烈的个性特质,近乎刚愎自用的独立人格,与父母意愿背道而驰的梦想与追求……分离于父母的人生轨迹独自航行。他们最恐惧的就是父母的驾驭!

青春期的亲子冲突,就是驾驭与反驾驭的交锋,父母的掌控越是强烈,孩子的反抗越是暴烈,直至引发青春暴动!

所以,我们要学习的是怎么做好父母自己,而不是学习怎么管理孩子,尤其是不要去学那些控制孩子的技巧!着重要学习如何理解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特征,明白青春期孩子的身心需求,学会爱孩子,知道科学地去爱,辩证地去爱!

注意:青春期是身心成长的爆发期,我们要从身心一体的角度去爱护孩子!需要温馨陪伴!需要缓释滋润,需要鼓励肯定,需要好吃好喝……

爱都爱不过来,哪里还有驾驭的余地呢?也可以说,驾驭孩子的父母,都是不知爱不会爱或者爱不得法的钢铁侠爸爸和妈妈!


人生是一个不断取舍,

不断超越的过程。

学会接纳生命里的每一天,

无论好与坏、悲与喜,

坦然面对世间的千变万化。

让自己在岁月的洗礼中,

变得温柔而强大。

有句话说得好:

“水的清澈,

不是因为它不含杂质,

而是在于它懂得沉淀。”

沉淀自己,

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是人生最好的升华。

共勉


【家庭教育早间分享】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亲子关系,比教育重要一万倍。我们大家都听过“性格决定命运”,那什么决定性格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我们童年遭遇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形成了我们的性格,决定我们的命运。 佛教有一个词叫“轮回”,我们不说前世今生的轮回,今生本身就是一个轮回。童年的关系模式,与我们今天的事业,婚恋,亲子关系,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就像一个又一个轮回。这么说好像人生是决定论,实际上亲子关系决定的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就是佛教说的业力。当我们有愿力去自我认识的时候,无论你过去的业力起点在哪里,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可以自我认识,而自我认识决定了我们人生的终点。


一切未被疗愈的,都将传给孩子

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到大都被家长用老一套的处事原则束缚,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坚持自己的创意要比其他孩子困难很多,因为他需要顶住巨大的压力,很多人无法承受这样的重负,慢慢的让自己活成了普通人,有的甚至压抑自己的个性,活的形同枯木。

孩子的稚嫩可能是对现状的模糊认识,也可能是对未来的考虑不周,但是纠正的关键是让孩子认识到后果,而非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而强加的选择。

曾经我们也是被上一代否定过的人,结果现在也开始站在自己的立场来否定我们的下一代,小到否定孩子的仪容仪表,大到否定孩子的思想与探索世界的勇气,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又如何能够指望我们的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思想也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之路要走,家长的控制捆绑以及不认同鼓励,很有可能会毁掉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成长的机会。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保持一份觉察。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活出自己的创意和自我,因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一定会超越我们这一代,也许有些观点和理念,我们现在未必能接受,但我们要相信他们,因为这是他们的世界,他们的年代。


早安!

      每个人都渴望被包容,被接纳,被看见,被关注。

遗憾的是,在我们整个生命过程中,我们很难意识到:没有被解决的问题,一定会重新创造一种情境。

这种情境是:我不够好,我没用,我犯了错,别人一定不会很好的对待我。


      在心理学上,这也被称为“强迫性重复”。这种强迫性重复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把和周围人的关系一次又一次的变成了我们幼年时和父母的关系模式。我们就像一个孩子,在等待着别人会怎样对待我们。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一定能非常清晰地确信自己是值得被爱,值得被温柔对待的。

除非在小时候,我们被对待的方式是温柔的。


【父母常犯的具体错误:家家户户都会犯的错误】

①说了不做

②过多的聚焦孩子:导致孩子老冲你发火,发怒。

——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③与他人比较:导致孩子不自信。长别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怎么可能不比较呢,做不到?

——人是唯一存在,要怎么比较呢?如果要比,你要比到棺材板盖起来才算完。

为什么不比较:宇宙法则是平衡法则,没有平衡就没有日月星辰,我们就无法生存。老天是很公平的,一个人有强也有弱。要通透

④控制孩子:导致孩子逆反(因为你让孩子长不大,违逆了孩子天性)

⑤情绪化的辱骂:导致孩子心生怨恨,怨恨自己的父母

——家长不会承认自己的辱骂,认为自己是在批评

懂得维护孩子自尊,懂得区别批评和辱骂

⑥造成恐惧的体罚


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每个人都渴望在亲密关系里获得爱和支持,可是因为种种的原因,却把对方推的越来越远,而自己也像走上了一座孤岛,别人进不来,自己也出不去。

自我发问的同时,其实也是自我觉察的开始。在亲密关系里,强势的人往往缺乏平等和爱,充满比较和胜负心,因为它们过多的采用输赢的眼光来衡量一切,所以与他们相处经常是剑拔弩张,充满着紧张和压力。

造成这种模式的绝大部分原因是在早期的亲子关系中,父母经常以输赢的思维来评判孩子的行为,孩子就容易形成以输赢论一切的行为模式,“我不能输”这颗种子,就会在孩子的潜意识里生根发芽,长大后结出来的果实就是他赢了物质财富或社会地位,却输了最重要的关系。

为了维护自己不能输的信念,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就会越来越低,因为任何一点输都会让他内心陷入脆弱之地,他不能接纳自己输了的事实,也就无法接纳自己的短处。

敢于承认自己需要依靠的人才是真正的强大,因为他远离了无助,无望,无价值的病毒性信念。

人无完人,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强弱并存才是一个完整的人。遇到自己无法排解的困难,无法搞定的事,向他人寻求帮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们无须为此感到自责和羞耻。

人都需要活在关系当中,在关系中获得爱,获得支持和分享,想要拥有一份幸福美好的感情,无需与自己的爱人争论输赢,失去了爱,就算你赢了全世界又有何意义?


【家庭教育早间分享】

如何提高亲子沟通的有效性?

1、用“我”代替“你”:“你总是那么胆小!”改成“我希望你勇敢自信。”

2、鼓励代替抱怨:“你总是那么磨蹭!”改成“你比昨天有进步,加油!”

3、易理解可操作:“快整理你房间”改成“把玩具放回玩具箱。”

4、少说“总是”:“你总是做不好。改成“偶尔做不好也很正常。”用柔和之心面对孩子,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孩子是我们面前的镜子,我们自己什么样子看到的就什么样子。


孩子一没目标二没追求三没打算,到底该怎么办?

其中一点建议:

很多父母的口头禅是: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怎样怎样!

在大部分父母心里,孩子学习的目标是为了将来能上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想激发孩子的目标感,不妨把思路倒过来,找一个单独的时间,和孩子坐下来,不讨论学习,只聊一聊“将来”。

1、和孩子讨论

你想象过你20岁的时候会在哪里生活吗?

你现在对什么感兴趣?

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最开心?

你觉得你最擅长什么?

你将来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

你觉得这个世界现在最需要什么?

你想解决哪个问题?

父母们还可以加入任何与“将来”有关的其他话题,请记住,这些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目的是让孩子打开心扉,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意识到目标的重要。


富过15代 依然昌旺

探究原因居然是:诗书传家、乐善好施、懂得选妻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