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事必任重而道远》

2020.6.7    佳豫

《凡大事必任重而道远》(解读论语第112天)

日经第417篇(泰伯第八)

经典原文1: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这里的六尺,大概是现在的尺的一半,也就三尺,差不多十岁以下的孩子。

孔子那个时候最著名的托孤就是周公辅佐成王。

成王是武王的儿子,是周公的侄子。成王年幼时,武王就去世了,于是周公就摄政辅佐武王。

当时又是周朝刚刚建立没多久,内忧外患,夷狄侵略,攻打周朝,周公就要领兵去抵抗,去平定叛乱。

这些都是关乎国家安危存亡之事,周公真的做到了: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所以他是圣人。

三国时期,有一个诸葛亮,也是贤者。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宰相,他帮助刘备建立帝业,建立蜀国。

刘备去世前白帝城托孤,请求诸葛亮辅佐自己的幼子刘禅继承帝业。诸葛亮向刘备承诺,刘备才安心离去。

诸葛亮真的用后半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家尽忠,不遗余力的辅佐刘禅。所以诸葛亮也当之无愧是君子。

说到托孤,还有著名的《赵氏孤儿》。

话说,晋灵公即位期间,奢淫无度,骄横放纵,他手下的大臣赵盾屡屡劝谏,可他非但不听,还要派人杀掉赵盾。赵盾知道消息后,就逃到晋国边境上的一个偏僻的地方躲了起来。

后来,他的族弟赵穿杀死了晋灵公,拥立新君晋成公,赵盾才重新回到朝中来。

赵盾去世时,国君换成了晋景公,他让赵盾的儿子赵朔接替了他父亲的职位。

晋景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97年,晋国的司寇屠岸贾控制着朝中的实权,为了扫除异己,他决定对最有威信、对他也最有威胁的赵朔一家下手。

他说:“我们怎么能容忍弑君者的后代在朝堂之上呢?”

大臣韩厥知道他的话是在说赵朔,就替赵朔辩解:“灵公被杀的时候,赵盾并不在都城,这事和他有什么关系呢?何况,先君也没有治他的罪,现在我们若是这样做,并非先君的意思。”

屠岸贾一听,很生气,他强词夺理道:“赵盾是赵家的同族兄弟,难道他不是罪魁祸首吗?”

韩厥看阻止不了他,就跑去把这一情况告诉了赵朔,让他快点逃走。可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屠岸贾根本没有请示国君,就带着几千人包围了赵家,把他的一门老小都杀死了。

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姐姐,已经怀有身孕,屠岸贾诛杀赵氏家族的时候,她逃进了王宫里,算是逃过了一劫。

赵朔有一个门客叫公孙杵臼,这一天,他去找赵朔最好的朋友程婴,见面就直截了当地问:“赵朔已经死了,你为什么还不死?”

程婴说:“赵朔的妻子已怀有身孕,不日就要分娩,如果幸运地生下一个男孩的话,我愿意侍奉他长大。”公孙杵臼赞许地点了点头。

没过多久,赵朔的妻子果真生了一个男孩。屠岸贾一听,马上带人入宫,准备斩草除根。

情急之下,赵朔的妻子把婴儿藏在了自己的裤裆里,心里还不停地祈祷:如果赵家不该被灭绝,你就不要啼哭!兵士们在屋内搜查时,婴儿果然没有啼哭。

屠岸贾估计婴儿已被送出宫,就张贴告示,悬赏捉拿。

程婴找到公孙杵臼,对他说:“这次侥幸逃过去了,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得想一个万全之策。”

公孙杵臼问他:“扶立孤儿和甘愿赴死,哪一个更容易些?”

程婴说:“当然死更容易一些。”

公孙杵臼说:“那就让我做容易一些的,你做那件比较难的事情吧。”

他二人定下一条计策,他们找来一个婴儿,给他穿上华丽的衣服,扮成赵朔的儿子的样子,由公孙杵臼抱到山里藏了起来。然后,程婴跑到屠岸贾手下的一个将军那里,假意说:“我程婴是个平常的人,怎么能承担扶立孤儿的重任呢。所以,谁能给我一千两黄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藏在哪里。”

那个将军一听,立即满足了程婴的“要求”。

于是,程婴带着他们,来到公孙杵臼的藏身处,抓住了公孙杵臼,他的怀里果然抱着一个男孩。

公孙杵臼一见程婴,仿佛什么都“明白”了似的,他大骂:“小人!小人!赵朔被杀的时候,你不殉死,还与我商议什么扶立孤儿的事,如今看来,这一切都是假的!”他紧紧抱着孩子,哭道:“天哪,他只是一个孩子,他有什么过错呀你们要杀就杀了我吧,放过这个孩子吧!”

兵士们哪里肯听,一拥而上,把公孙杵臼和孩子都杀死了。

屠岸贾以为赵氏孤儿已经除掉了,十分高兴,戒备也就松懈下来。大臣韩厥让自己的心腹扮成医生,入宫去给公主看病,趁机把婴儿偷偷地带出来,交给程婴,由他带着逃到深山藏了起来。

十五年后,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在韩厥的帮助下,与程婴一起还朝,带兵征伐屠岸贾,杀死了这个仇人。

程婴见赵武大仇得报,陈冤得雪,不肯独享富贵,于是拔剑自刎,追随他的好友公孙杵臼去了。

他死后,与公孙杵臼合葬一墓,后人称为“二义冢”。

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以后每年春秋两季,都带家人前去祭祀,代代不绝。赵武在晋国担任正卿等重要职位,为晋国的稳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委托人和受托方,都需要进行互相的考察,双方都需要有德行,有善心,有共同的志向,那这个托付才能够成功,才能没有障碍。

也就是说凡是大事,必然好事多磨,障碍肯定会有。而障碍往往都是从自身上先起来的,也就是说,自己内心如果没有障碍,那外面什么障碍都障不了,就怕自己起了疑惑心,所以疑惑是最大障碍。

经典原文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作为士要弘大自己的刚强毅力,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为之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易经》上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同此处所讲,有异曲同工。

真正的好学是:天天不间断,时时刻刻都不间断,绝对不会堕落自己的青云之志。

在古代一般分四类工作:士、农、工、商。士就是读书人;农就是农民;工就是工人、工匠;商就是商人。

在古代学习不好就会选择回家种地,再不济就做个手艺人,从商在他们看来是最差的选择,迫不得已才会去从商。

农、工、商都属于生产营利范畴,唯独士不用生产。士人的事业就是全力学道,学好了去弘道。

所以这种人,在社会上最受人尊重,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就一个目标,志于道。

士人也不会去主动招生,都是求学的人自己自发聚集在一起,向他请教。

学生有求学的心,才能学得到真功夫;没有求学的心,怎么去教,都是教不进去的。

也就是说,求学者要有恭敬心,正所谓: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士人一般都不收学费,也不要出名。如果求学的学生是富家子弟,那家里有一定条件,自然能供养老师。如果是家境贫寒的,老师不仅不收他们的学费,甚至还会倒贴。

正因为士人有这个德行,所以才让人佩服和尊敬。

古代把士排在第一位,那现在都倒过来了,商摆在了第一位。说老实话,现在真正的士人已经没有了,现在学校里的老师,他们都是要工资的。外面各种培训班都要收高昂的学费,所以现在的士人都变成了商人,那不受人尊重,也属正常。

曾子和孔子一样也是非常讲礼的,在生死关头也丝毫不失礼。

据记载里面讲,他在病重的时候,鲁国的大夫季孙子为了表示对曾子的敬意,给他送来一张大夫专用的竹席。

曾子不是大夫,按礼来讲,他不能够用大夫专用的竹席,这是违礼的。

可是他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人家给他铺上,他睡在上面,结果被他的一个侍童看到了,指着这个席子问他的学生:这是大夫用的竹席吗?怎么这么光泽、华美!

他的学生就讲:你别说别说,学生想瞒着老师,因为这个竹席肯定是比较舒服,做学生的想让重病的老师睡得好一点。

结果学生同侍童的对话还是被曾子听到了。曾子听了之后非常吃惊,说:这个席子是季孙赐给我的,但是这是大夫用的席子,我现在要把它换下来。我已经坐不起来了,没有力气换席子。

于是他就让儿子帮他换席子,他儿子对他说:父亲,您病情这么严重,身子不便移动,等明天天亮了再换吧!

曾子对儿子说:你爱我还不如一个侍童!君子爱人是用德,小人爱人才只顾眼前的舒服,赶快把这个席子给我换下来,让我能够守礼而终,就足够了。

他儿子只好遵照父亲的指令,给他换去了席子。结果把曾子抱起来,换好了,准备让他躺下去时,没等身子躺稳,曾子已经去世了。

我们可以看到,大夫们都很敬重曾子,前面有孟敬子去探望他,现在季孙子也去问候他,给他送去大夫专用的竹席。

曾子在临终的时候还不忘守礼,最后他走得很安详。这真的叫死而后已,一生做到了仁。

所以读他老人家这句话时,就会特别有能量,会心生浩然正气。

三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全非。古代人的思想还是比较清净无为的,没有像现在,受那么多的污染。所以他们的思想频率,就会比现在更纯净,更高一筹。

你可能感兴趣的:(《凡大事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