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女教育 | 超市里看到的这两位妈妈,你会选择哪一个?

 齐帆齐微课

卖家说读书就是回家。我说写作就是出发。

01

超市里一家三口买水果,装好袋子后爸爸让孩子拿着水果去称重。爸爸对孩子说:排队啊,别插队。

旁边的妈妈立刻反驳说:不插队多会儿能称上呢?

然后这位妈妈一边说着话,一边急匆匆地快步走了过去,脚上穿着的高跟鞋,在地面上传来一阵急促地咔咔咔咔的声响,那声音又大又显得格外刺耳。

当她赶过去时,看见自己家的水果正在秤上放着呢,小男孩根本就不需要排队,原来他的前面并没有人在秤东西,围在男孩身边的几个大人,他们只是站在那里聊天而已,而在男孩身后,两三个大人排着队正在等候称重。

看到眼前的场景,这位年轻漂亮,穿着打扮很时髦的妈妈,无地自容的转身回到了丈夫身边,她好像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多此一举的行为。

孩子的爸爸一边微笑地看着她,一边用手轻轻地捏了捏她的脸,嘴里还说着些什么,而她也羞愧的低下了头。

过了几天,在超市里又看到了另外一家三口买东西的过程。

一位爸爸正要撕开购物车里的零食给孩子吃,在一旁的妈妈看到后,十分严肃地说:还没结账呢就吃?一点素质都没有!

爸爸无奈、委屈、并且有点不太服气的口吻问:孩子现在就想吃呢,那咋办?给他撕不撕开?

妈妈仍然严肃地回答:没结账呢,他想吃就给他吃?你们一点素质都没有!

这位妈妈相貌普通,不是那种很漂亮的模样,穿的衣服也不是很时尚,就是那种很普通的素人,但是她的心很美。

托尔斯泰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关键是如何教育。

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优秀的父母;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也有不合格的父母。

02

听朋友说起过这样一段经历:她闺蜜的儿子开车酒驾,在经过一个路口时,撞上一对正在过马路的母女,女孩当场被撞身亡。而她闺蜜的儿子则开车离开了现场。

事后,她闺蜜找女孩的父母商量,能不能去法院撤诉,不告自己的儿子,她不想儿子坐牢毁了一辈子,所以她愿意多给一些钱作为补偿,私了此事。

朋友说,她闺蜜家里因为拆迁,非常有钱,房子就分了十几套,平时也都是那种趾高气昂的态度,而且从小就特别溺爱自己的孩子,特别惯着宠着自己的儿子。

所以这次自己的儿子因为酒驾,把别人的女儿撞死后,她还依然维护着自己的儿子,想通过多花点钱的方式,来换取自己儿子不去坐牢的方法。

再说回被撞的这对母女,朋友说女孩刚刚参加完高考,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然而却在过马路时,生命戛然而止。

造成这一结果,只是因为女孩的母亲,没有等信号灯变成绿灯就通过,因为她看马路上没有车,所以就带着女儿一起闯红灯,走进了使女儿永远离开自己,那短短几秒钟的死亡时间里。

朋友说,事后这位母亲非常自责,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非常不好,她一直说:是我害死了自己的女儿。她一直问:为什么我要带她闯红灯?

这,也许是一个偶然事件,也许只是一场意外,并不是每一个闯红灯的人都会刚好碰到飞驰而来的酒驾车辆,也不是每一次闯红灯的行为都会为之付出生命。

生活中有那么多人,也许是现在,也许是曾经,都或多或少的闯过几次红灯也没什么事儿,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却是在无形当中加大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03

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缺一不可,而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孩子最初的启蒙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通过家庭教育来达成的。

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确实,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实施的教育。

家庭教育往往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孩子起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影响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父母教孩子说话、走路是家庭教育,告诉孩子讲文明、懂礼貌也是家庭教育,甚至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乃至于价值观念的表达,都属于家庭教育。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家庭教育的背景是家庭,教育者是家长,受教育者是子女。

2、家庭教育需要受到一定形态的政治经济所制约,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3、家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子女进行教育。

4、家长通过一些社会的实践,对孩子施以影响的社会教育。

5、家长通过社会活动,对孩子进行沟通和指导。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升孩子未来在社会的竞争力。而在所有的竞争力当中,我觉得,人品或者说是素质,应该是第一位的。

这些年大家都在说原生家庭对孩子未来品行塑造,有多重要和多么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不敢说,教孩子插队的那个家庭,「小男孩长大之后就一定会变得很坏,就肯定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优先,去破坏秩序,去损害别人的利益」。

我也不敢保证,告诉孩子没结账就吃是没素质的那个家庭,「孩子在长大以后就一定会成为一个特别正直,人性不会扭曲,性格不会变坏的人」。

因为一个人,从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大人,在这个过程中会通过身边很多变化的环境和接触不同类型的人,而对他产生影响和改变的。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好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三观和价值观,很大概率上是会大于在不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

要不然为什么会有孟母三迁的典故?为什么会流着「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老话?为什么会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古人总结出来的谚语?

在一个父母爱玩麻将、爱赌博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很大几率也会爱好赌博;在一个父亲爱抽烟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很大概率也会从小就学会了抽烟;在一个父母爱喝酒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也很有可能酒量也会很好;在一个父母爱读书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很大几率也会从小就养成了喜欢看书的习惯。

「这就是有样学样,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当然这也不是100%绝对的结果,也会有一些小概率的个别案例存在,但是大多数的情况我觉得都会很一致」。

黄宗羲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04

2019年10月20日,一则「13岁男孩杀害10岁女童」的新闻,曾让我们无比惊愕!

辽宁大连,13岁男孩蔡某某,把住在同一个小区的10岁女孩骗到家里,欲行不轨却遭到激烈反抗。盛怒之下,男孩用水果刀在女孩身上乱捅一气,女孩当场身亡。

杀人之后,男孩将女孩的尸体用黑色大垃圾袋装着,扔到了小区绿化带的灌木丛中,前胸没有衣物,裤子被褪到了膝盖以下,并且在尸体上放了两个装建筑垃圾的塑料袋。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13岁的男孩竟然想性侵同一小区的年仅10岁的小女孩,我们更难想象这位男孩竟然用刀杀了女孩,并将她的尸体抛到了绿化带中。

被害女孩父亲说:刑警大队法医已经勘验了尸体,法医称他女儿身中「7刀」脖子上有明显掐痕,是流血过多死亡。

女孩家人疑惑,既然案发现场在蔡某某家里,为什么作为家长没有发现儿子的异常举动?

被害女孩的母亲悲愤地说:“我无法接受女儿的惨死!更想不通这个孩子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那天是周日,他父母都在家,他儿子是怎样作的案,怎样抛的尸?他是怎样做到几个小时的施暴?抛尸路上血迹斑斑,他父母难道会没有反应?”

案发后,蔡某某的父母始终不露面,更没有道歉,只让警方带话说愿意卖房子赔偿,但被女孩父亲一口回绝。“那样不可能,我们不要钱,就要判他死刑。”

案发一年后,男孩父母始终都没有跟女孩家人有过任何接触——没见过一面,没打过一个电话,没说过一句抱歉。

2020年5月,案件开庭,蔡家也没一个人出庭,更没有委托任何代理人。法庭只好进行了缺席审理。

庭审结束后,被害女孩母亲在法院外无奈哭诉:

“他们太没有人性了,我孩子死了,他们现在都没到场,连最起码道歉都没有。”

而更令人气愤的是,男孩父母在诉讼中不但始终缺席,更未履行法院判决。

2020年8月,法院判决蔡某某父母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28万余元,并在辽宁省级平面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但是,男孩父母依然毫无反应,赔偿没有,道歉更没有,好像这件事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好在,法律不会总是宽恕他们。

10月9日,因为没有在规定时间内道歉,男孩父母被刑事拘留15日,这就是这对父母“若无其事”的下场。其名下的一套房屋也将被法院拍卖,以支付被害者家属应得的赔偿。

被逼到这个份上,男孩父母才终于开口,于11月6日在《大连日报》上道了歉。

其实,早在这起案件发生前,这个13岁的男孩,就已经搭讪、跟踪过小区里多名妙龄女子。

而男孩的父亲是怎么做的呢?

他没有教育,没有责罚自己的孩子,反而是把受害的姑娘给骂了一顿。 

再看蔡某某作案后,他父母的所作所为,我们就知道了,这个孩子之所以如此暴虐,是因为他背后有一对不讲道理、是非不分、为虎作伥的父母。

「是这个没有底线和责任感的家庭,才养出了一个13岁的杀人犯」。深究起来,父母的罪责,也许比孩子更大。

鲁迅在《随感录廿五》里讲育儿说:“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们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一味的纵容不是爱而是害!对孩子那些毫无教养的行为置若罔闻,长久以往,孩子会变得目中无人、自私自利、肆意妄为、一切只求自己开心,不管他人死活,到时候,应有的恶果报复,家长哭都来不及。

05

《哈利 · 波特》中,邓布利多校长对哈利说:

"You fail to recognize that it matters not what someone is born, but what they grow to be!"

你没有认识到,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而我认为:在这个成长的过程里,那个想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是在一个孩子「想成为那个人」最开始的阶段,身边陪伴着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引导他或指引他的,这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而在最初开始之前那个混沌的阶段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教师和榜样,父母就是那个引导他「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最好的陪伴者与启蒙人!如是而已!

我在想:伏地魔最开始也不一定就是伏地魔,哈利波特一开始也不是哈利波特。伏地魔也许是因为有人带领他才成为了伏地魔,而哈利波特的引导者正是邓波利多校长。

就像宫斗剧里那些阴险狡诈,自私自利的母亲,大多教出来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品行。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当父母懂自己的孩子,懂家庭教育的方式,成为孩子的榜样,那么Ta的人生必然会去向更广阔的世界。

愿我们做最好的父母,引领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字经》开篇便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为: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常言道:父母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

作为父母,我们要记住: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就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吧!

06

宋庆龄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孟母三迁,是为了能够给孩子找到一个最好的环境,远离那些不好的人,因为她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道理,怕这些人和环境影响了孟子以后的成长。

但是我在想,如果作为父母的我们,就是那个「不好的人本身呢」?如果作为父母的我们,就是那个「近墨者黑的环境呢」?那孩子又该怎么办呢?

该告诉孩子插队,「不插队得等到什么时候呢」?还是该告诉孩子「没结账就吃,是没素质的表现」。

这两位妈妈你会选择谁?

我猜: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二位妈妈。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是在扮演着第一位妈妈那样的角色呢」?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能成为父母,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这一职位。

---全文完,本文中部分内容、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由励志青年男主角整理编辑。如果喜欢这篇文章,那就帮忙点个赞吧,谢谢你啦!

一个幻想着可以写作出书,能够写出十万加文章的「梦幻坐家」,

一个梦想着能够站上《超级演说家》和《奇葩说》的舞台,讲述自己故事和经历的「中年未婚男人」,

一个讲述底层劳动者所见所闻所想的「打工人」。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16)篇5000字,累计38585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子女教育 | 超市里看到的这两位妈妈,你会选择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