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钟看完一本书?真的没骗你——高效阅读实用手册

空闲的二十二分钟可以打一把游戏,也可以看一集番剧,甚至用来翻完一本漫画。而这里告诉你一个阅读小技巧——用二十二分钟看完一本书,你是否愿意去实践一次呢?不用去特意去翻找书架上那几本一直被珍藏的纸质书,手机中那些阅读软件同样可以让你快速完成一次充实且有效的阅读体验。

这个阅读技巧其实就是来源于2017出版的《高效阅读——20分钟读懂一本书》。你可能不知道作者是谁,也从未接触过这本书。但没关系,这里先不介绍作者,也不一一阐述书中的内容。接下来的五分钟,让我们通过一步步的实验,来检测这个方法。

01.音乐+深呼吸,让你在保持注意力的同时提高记忆力

首先科普一下莫扎特效应,即纯净、舒缓的音乐能够激发人们欢快、愉悦的积极情绪,从而促进认知加工水平的提高。相信你的歌单也有那些可以让自己心情放松的音乐,那么阅读开始前就先让我们取悦一下自己的大脑吧。

当喜欢的音乐响起之后,保持深呼吸可以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通常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在20-40分钟左右。虽然日常习惯可能让我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所差异,但那些通常约20分钟一集的动画番剧已经让我们习惯于在20分钟时间里保持专注。当然平时那些电视剧、电影、游戏一类的娱乐活动也在合理调节着我们的注意力。

02.设定阅读目标,让大脑增强辨识度

毫无疑问,当存在着目标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更高效得运作起来。例如我们准备去逛街的时候,总能在人群中第一眼就看到那个相熟的朋友,这就是大脑在高效运作的表现。

而如果你现在找不到一本合适的书来阅读,这里也有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可以帮到你:现在闭上眼睛想一个具体的词语,例如写作、阅读、恋爱、心理等任意一个你感到最有兴趣的词语,然后打开手机阅读软件开始查找,点开那个你最在意的电子书加入书架。注意不要过于在意书名、简介等其他内容。

因为这里有一定吸引力法则的原理在运作,所以千万不要被打扰,也不要把转移力放到其他奇怪的地方。

03.定下闹钟,带着关键词开始翻“漫画”

大家浏览漫画作品时,想必也不会逐字逐句去查看人物的台词吧。同样的,点开那本“被选召的书”,保持专注的同时快速翻阅,略过简介、目录、案例等“废话”,把那些吸引到我们目光的页面直接截屏保存下来。

这里要注意的是:电子书难免会有一些划线或加粗的字体,如果觉得不感兴趣的话,就同样“一滑而过”吧。

当然不要忘记设定一个15-20分钟的闹钟,最好伴随着“滴哒滴哒”的倒计时声,这样可以让大脑加速运作,在保持注意力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率。

04.结束后“漫画串联”更重要

在闹钟响起,结束完第一遍阅读之后,把手机里刚刚保存下来的截图重新移到一个新建文件夹,然后花五分钟删减一遍——把有类似、重复或其他没有用的截图都删掉。

那么剩下的截图大多都是你现在所需要的“精华”,当然如果你要把内容实际运用起来,最好再用纸和笔,或者手机便签把重要的内容按自己的思路重新编排一遍。

事实上,第一次尝试大约要花30-40分钟才能把需要的内容真正记下来,但其实同一本书也可以带着不同的问题多试几次,毕竟孰能生巧。相信你一定能有更多不一样的发现。

05.作者有话说

当然,这里的作者是指《高效阅读——20分钟读懂一本书》的作者渡边康弘,虽然以上的方法与书中会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理念是:要从被动阅读、接受作者观点,转变为和作者“平等对话”,主动从书本里探寻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

而笔者实践之后,在文章中提到的“莫扎特效应”、“吸引力法则”其实是出自于心理学的概念——也是笔者对书中内容的一次补充和论证。

当然《高效阅读》一书共284页,书中内容也不是简简单单用本文2000字就能讲完的,例如还有绘制“共振图”、翻阅纸质书感受能量、通过翻阅快速掌握一门学科等其它,很有意思的方法与案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己亲自去翻阅一下。

06.笔者的唠叨

在这里友情提示一下:快读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也能在必要的时候为我们提供灵感与思路。但那些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实践的书,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翻阅几遍。例如乐谱、绘画、写作或者计算机编程一类的书,不可能阅读了一遍就让你变成为了“专家”,更多的是需要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最后也给大家分享一个笔者血与泪的教训:要在阅读完成后及时整理记录,并通过更有计划的阅读才可以真正建立高效且实用的“数据库”。

毕竟一个人不可能靠一本书就“吃成个胖子”,只有通过有计划的“摄入”与“运动”才能获得更加强壮的“体魄”。

在完成高效阅读的实验之后,如果你有了自己的想法与收获,不妨留下书名与看法,看看能不能找到“书山”、“学海”中的有缘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十分钟看完一本书?真的没骗你——高效阅读实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