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0年4月8日,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城”76天的武汉,终于解封了,这也意味着这场抗疫战争最艰难的日子过去了。
伴随武汉重启的号角声吹起,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面临的最重大突发卫生事件,也必将在史册上留下浓重一笔。
面对宏大的历史事件,我们每个人裹挟其中,各地封路封城,严防死守,响应号召,度过了一个工作以来最长的假期。去时残雪未消石,归来繁花已破春。
于是,当警戒降低,封印一揭而起,我们如久居笼中的鸟儿,扑棱着翅膀以无比的热情飞向这个春天的怀抱,看草长莺飞,看繁花满天,感受这个春天带来的无与伦比的生命活力。深刻体验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的自由洒脱!
前些天,我站在一棵常常路过的紫荆花面前时,发现黑黢黢的枝干,随着春意渐浓,悄无声息的花绽满枝了,从落寞沉寂到繁花满树,只是遵循了最简单的生命轮回的法则,盛衰有时,枯荣有序。四季更迭,往复如是。所以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而这个春天和以往的春天也没有不同,可能不同的,只是我们的内在感受和心情。
同样的,回首过去疫情期间的这些日子,有担心和牵挂属情理之中,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响应国家号召,居家隔离,少添麻烦,恪尽己职,当真是“躺着就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到了。
为何很多人会觉得隔离在家的日子会如此漫长煎熬呢?甚至憋闷到焦虑症抑郁症都犯了。
原因可能是,在这样巨大的不可抗力因素下,我们深深觉得自己失去了自由!
二
我们对自由有本能的冲动和渴求,正是自由把我们从自然界中分离了出来,赋予了人类高贵的地位;那么我们是否真正思考过自由的含义?了解过自由的真正价值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想最直观的理解来自于那首耳熟能详的著名诗歌,出自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自由的价值是绝对的,
甚至比生命和爱情还重要。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非常喜欢的电影《勇敢的心》的台词,就是那段华莱士经典的战前演讲:
“战斗,你可能会死;逃跑,至少能苟且偷生,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仅有的一个机会!那就是回到战场,告诉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是,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当华莱士喊出“Freedom”的时候,我感到心潮澎湃,有种震人心魄的力量,不由自主的眼睛都湿润了;
在人类宏大的战争史中,为了推翻长期受到的奴役,激励着无数的英雄和凡人为自由而战。
也正如影片中所说,“在你一生中,有许多事值得争取,但,自由无疑是最重要的,永远不要带着脚镣,过奴隶的生活。”
三
那么何为自由呢? 不同的人给出过不同的定义:
有人说: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
也有人说: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摆脱社会的惯性;
我更倾向于把自由区分为“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
内在自由是与生俱来的自由意志;
外在自由是不受外力限制束缚或者拘束压迫的权利。
每一种自由都是难得且昂贵的,不可以被出卖的。
外在自由或许更为具体些,
更偏向于社会环境的自由,物质条件的自由等,
像吴晓波所说过的:
自由是世俗的,它不在空中,不在别处,它就在地上。
作为一个读书人,你能否自由地支配时间,
你能否自由地选择和放弃职业,
你能否自由地在四月去京都看樱花,
你能否自由地与富可敌国的人平等对视,
你能否自由地抵制任何利益集团的诱惑,
这一切并不仅仅是心态或勇敢的问题,
而是一种现实能力。
这或许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为之奋斗的自由。
而内在自由,西方哲学讲理性和意志的自由,
正如卢梭揭示的:
“人是生而是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中国传统文化讲心灵和精神的自由;最有代表性的庄子,他一直在追求一种精神绝对自由的人生理想;如他在《逍遥游》中道出的: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他逍遥于天地苍穹,探寻着一种人的自然灵魂与宇宙精神的合流融通的生命情趣。
他以一种超然的生命姿态,觅寻着一个逍遥游世,自在无为,自主安乐,心意自得的精神乐园;
庄子这种绝对自由的境界,非常人的慧心和修为所能企及,不过给了世人仰之弥高的景仰和灯塔般的指引。
但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如何通过一些修习,去获得一种相对自由的人生状态,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现世安稳,圆融自在,便是一种更为经世济用的法门。
四
疫情期间 ,虽然出行的自由被限制了,
但我们有了时间上的自主支配权。
对于奔波在外的,终于有时间和家人相聚一起;
对于忙于应酬的,终于有时间清静下来;
对于被各种繁琐牵绊的,
终于有点空闲做自己一直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当这个时间,给到我们的时候,为何有些人却无聊到发慌,需要隔空高唱,敲盆摔碗等种种行为,来消散内心的苦闷彷徨?
我们往往都活在巨大的惯性当中,身不由己。
我们被各种想法挟持,被琐事占据,沉迷手机,忙于聚会,乐于交际,在喧闹人群中穿梭胜于一个人的孤寂。
当生活被突然按个暂停键,猛然静下来的时候,却不知所求为何?
一行禅师说:“静止,不想什么,不做什么,我们缺乏这样的能力。”
我们惯性的总是在做不同的事情,时刻在脑海中漂浮着各种念头。
我们抱怨没时间休息,如果有这么一刻空闲来到你眼前,是否真的能够坐下来享受这份安闲呢?
不禁想起纪德的一句名言:“知道怎样得到自由还算不上什么,艰巨的是怎样使用自由”。
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的精神,意识和思想,
而不是被手机,电视,无名的情绪以及外在琐事所牵绊控制。
尝试着建立正见,不断修习正念;
无论身居何地,都能够安住当下,不做评价和判断的,主动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经验上,譬如你的一呼一吸;
去深入的看到此时此地的一切,感触到生命的涓涓流动,
了悟心性的澄澈空明,得心灵的圆融自在。
五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愿你我在各自的道场上,得自由身,修自在心。
最后分享一首白居易的诗《自在》,
希望每个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由自在。
心了事未了,饥寒迫于外。
事了心未了,念虑煎于内。
我今实多幸,事与心和会。
内外及中间,了然无一碍。
所以日阳中,向君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