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挲语文

初冬时节,我们一行八人来到了古都安阳,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第十一届‘双核素养视角下’的‘教’与‘学’育人方法引领暨名师课堂观摩研讨会”。

当拿到大会日程安排时,有点失望,因为原来发的通知上的大家“管建刚、赵志祥”等都从日程安排上消失了。

不管怎样,来都来了,能在舞台上展示的应该不会差吧,总会有收获的。抱着这样的心态开始了学习之旅。

肖绍国老师执教的《月迹》,是贾平凹先生一篇很美散文。肖老师会从哪个角度入手去教学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跟着听课的孩子能一起走进的肖老师的课堂。

课伊始,穿梭古今,追寻永恒的月亮

导课,古诗导入: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过月亮的踪迹,我们不妨一起先来吟诵几句。诗仙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若虚: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追寻着月亮的踪迹,你发现刚才这些诗人笔下的月亮踪迹分别出现在了哪些地方?

摩挲语词,追寻躲闪的月亮

贾平凹笔下的月亮跑到了哪些地方?一个小问题把学生从古诗中引回到了贾平凹的《月迹》。孩子们纷纷从文中找出月亮的踪迹,

镜中月

院中月

杯中月

水中月

眼中月

空中月

这就是贾平凹笔下的月亮踪迹,同一轮明月,你感觉在贾平凹的笔下和古人的感觉一样吗?

“感觉”一词让我对这节课有了感觉,散文从感觉入手去教学,后续应该精彩。

那么好,请你回味一下,你在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时,或者说你刚才在课堂上再次读的时候,你的心不知不觉地被贾平凹哪些直接描写月亮的词语给吸引了?或者说平凹哪些直接描写月亮词语带给你别样的感觉?来,回味一下,说出自己的在第一时间的真心体会。

要的是学生的第一感觉,直觉,是对词语,对语言的直觉。

学生感觉的触角最后驻留在一批构造奇特、感觉微妙的语词上,这些大都是叠词。

第一排:款款地、渐渐地、慢慢地、匆匆的;

第二排:玉玉的、银银的、淡淡的、痒痒的;

第三排:小小的、酥酥地;

第四排:溶溶的;

第五排:闪闪的;

第六排:白光光的。

把这些词语聚在一起,带给我们的感觉月亮不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月亮,而更多的是一种陌生化的感觉,新鲜、奇妙,文字的独特传递着某种生命体验的独特。

肖老师开启了孩子的“感觉”之门。

老师示范读,听读词语光有舒服、惬意的感觉还不够,有的时候在听的时候,你需要打开你的心扉,由词语散发开来,你往往还能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尝到什么,甚至还能摸到什么?就这六排词语,你们听老师读一读,敞开你的心扉听一听,好吗?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从“感觉”到词语,从词语再到“感觉”,这是让孩子“感觉”贾平凹之“感觉”,同时引领孩子可以用哪些器官去感觉。

“我感觉贾平凹笔下的月亮是(      )(    )(  )”。

在学生回答时,肖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直觉很重要,学语文不需要停顿。”

肖老师引领孩子怎么样去感受文字,对就是直觉,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其实语文老师更需要这种直觉,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接着肖老师将那些被引出的“嗅觉、触觉”做饱满:让我们先到庭院中去寻找月亮,拿起笔来,听清楚要求:把含有这两排词语的句子,含有“玉玉的”、“银银的”、“淡淡的”、“痒痒的”、“酥酥的”的词语的句子先用浪线画下来,然后再挑选一处你最有感觉的在心里读上一遍,用心体会体会,这两件事情处理完毕,抬起头静静地看老师。好吗?

好了吗?静静地看着我,挑选一句你最有感觉受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接下来肖老师的引读,让我们和孩子恍惚间来到了院中,和贾平凹一起感受着月亮,一起融入月亮之中。

还原场景,体验沉醉的感觉。

如果你就是平娃,就是他的二弟和三妹,来,孩子们,端起你手中的那杯酒,根据老师的提示,我们来做动作:你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

你动了,你的月亮怎么样了?

喝上一杯,品一品,你品出了什么味道?

“月亮碎了;月亮散了;月亮变成一瓣一瓣的;月亮没了;月亮颤颤的…”

“淡淡的、甜甜的、酥酥的、痒痒的…”

在孩子们充满童真的想象中,文字和生活打成了一片。看到的、喝下肚去的,不仅是那酥酥的月亮,还有孩童的灵性;生活的诗意;这感觉亦真亦幻、半虚半实,此时,不仅属于作者的情怀,同样也融入了每个学生的心灵世界,孩子就是那四妹、五弟…

书写文中的文字

在葡萄叶儿上、在瓷花盆儿上、在锹刃儿上,(音乐:《琵琶语》再次响起)你又会看到怎样的月亮呢?你或许看到的是藤萝摇曳的葡萄叶儿上的月亮,风一吹……你或许看到的是鼓起小肚皮的瓷花盆儿上的月亮,你绕着她走……你或许看到的是明晃晃的锹刃儿上的月亮,你向她哈了一口气……是小小的、圆圆的、明晃晃的、洁净净的、清清晰晰的、模模糊糊的,还是怎样的呢?用上叠词和儿化音,挑选一个地方的月亮写下去,好吗?

“妙极了,它真的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上发现了月亮,它圆圆的,亮亮的,风儿一吹,它便颤悠悠地碎开了,碎成了一片一片,我伸手摸一摸,凉凉的…”

从孩子们的文字里,我知道孩子们已经触摸到了月亮,触摸到了语言…

这是你们笔下的月亮,这就是贾平凹笔下的月亮,玉玉的、银银的、淡淡的、软软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看到月亮都是那么美丽的:李白看到的却是孤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王维看到的却是清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看到的却是思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看到的却是惆怅——“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这是为什么呢?你想过吗?


“一切景语皆心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样的归结是多么自然,原来古诗不仅仅是引出了月亮,还为这里埋下了伏笔,真是春风化雨般的滋润和催生,不事雕琢却有一种浑然天成。

观月实为观心,月迹实为心迹!

“心中月”流淌而出…

不虚此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摩挲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