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中国作协网络作家培训

参加中国作协网络作家培训

我在过去从来没想过人到中年,还有机会学习近代史,政治以及文学的综合知识。课中还提到在小学的时候所学过的革命先烈的诗词等等。

这次培训有一个月的时间,内容涉及广泛,非常丰富。有鲁迅文学奖,矛盾文学奖获得者,有中央党校的老师们。

本次我有机会和全国1000多名伙伴们一起学习。感谢组织老师们推荐的学习机会,感谢党,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第一节的老师讲到:诗歌是感性的哲学。讲到欧洲西方国家的诗人,以及我们中国的一些著名诗人。

关于网络文学的发展里有讲:自从1995年后,陆续有人开始在BBS上面写帖子发布,最有成就代表性的就是台湾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引起了出版社和整个市场的注意,出版社联系到这个作者,发现书已经出过了,后来出版社热情又邀请他写续集。

同期也有很多人的帖子很火,但是他们真的是纯粹热爱,没什么想法,有出版社找到鼓励写完出书,他们没有继续写下去,错过了好时机,没有完整的内容沉淀,比较遗憾。

2002年后,网文平台推出了VIP付费模式也就是标志着网络文学正式走向商业化,资本注入就是推动了文学的快速发展。

1.历史的虚无主义

“灭人之国,必先消其史”想消灭一个国家,就消灭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一些西方国家想打哪个国家的主意,就会先丑化他们国家的历史,甚至消灭他们的历史。

如果否定了毛主席,那就是否定我们党,那就容易重蹈苏联的错误。

邓小平在回答外国记者时说过,如果没有毛主席,我们就要在黑暗中摸索很久很久;如果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话毫不夸张。

他一生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他是人不是神,晚年也犯过错误,但纵观他的一生,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军事奇才)、思想家、战略家、理论家,伟大的马列主义者,还是空前伟大的民族英雄。

2.刘庆邦老师分享:《在哪里写作?》

刘庆邦老师说,他在年少的时候就意识到写作是他一生的事业。我想起有句话,人和人的区别就是觉醒早晚的区别。

他意识到以写作为业,就咬定青山不放,在哪里都可以写作。年少的时候在老家媒油灯下写,阳台上写过,厨房里写过,地下室,还有公园,甚至受邀国外都不忘写他的短篇小说。

不管在哪里写作,这都是在心在写作,你心里要有东西可写,你才能写得出来。写作是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刘庆邦老师被称为“当代短篇小说之王”。

他当年一家人刚在北京的时候,第二个孩子刚出生,他母亲帮忙,一大家住的房子非常拥挤,白天要上班,他只能利用早起的时间来写作。

每天4点多就起床,又不能在房间里写,就在厨房里写,厨房特别小,本子都没地方放,得拿个凳子垫着。

周末时间多点他又去地下室写,地下室通风很不好,边上会有解小便的人,一股骚味。后来还有去公园写作过,找个地方坐下来把包垫着铺上本子就写,很多游客以为他是画画写生的,都过来看一看,发现不是画觉得没趣就走开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几个月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他认为自己比较幸运,第一部小说写好很快就出版了,获得了六七千元的稿费,那个时候六七千元可是大钱,一下子改善了他们家的生活条件,买了冰箱,电视机等。

3.陆天明分享:《选择写作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如何为人民发声》《用10年找到自己》

陆天明,1975年,就职于中央广播文工团电视剧团编导组,1983年,创作电视剧剧本《华罗庚》……2001年《大雪无痕》入围第1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奖。2006年,担任反腐剧《高纬度战栗》的编剧。2010年,凭借都市生活剧《命运》入围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奖。2017年,出版长篇小说《幸存者》2018年,担任当代剧《大桥》的编剧。

2019年9月23日,陆天明长篇小说《省委书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陆天明老师的三节课更是让我颇受感动,(原来他还是著名导演陆川的父亲),我是听完他的视频讲座后,去百度了解他的更多信息。

年过古稀的陆老师,还亲力亲为完成了一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这在中国作家中是不多见的,一般人到老年是没有这个精力去写长篇,写不动,吃不消。他说虽然最终只用了30多万字,但是他却写了300多万字,写了两年九个月,每晚脚都是肿的,他当封笔之作去写。

他的儿子陆川导演曾在微博中说,父亲每天晚上两三点钟起来写到天亮,然后出去跑步,每天晚上8点多睡觉。

陆天明老师是当年下放知青中年龄最小的一个,那时才14岁,他自己把户口本改到16岁,如愿从上海到安徽太平县做知青。

他的母亲不同意他去下放,他是长子,父亲在他十岁时因肺结核去世,他母亲独自带着4个孩子,靠在医护室当护士维持生计。他给母亲写了20多封信,表明自己的决心,他母亲后来还是同意他去安徽农村。

在安徽待了几年过后,他干活累到吐血,他染上了肺结核,被送回上海休养。在上海休息一段时间后,一边养病一边在家边街道上班。他说那些年所受的苦,哭上三天三夜都哭不完。“我的文字真的是浸着血泪啊!”

他做到团委副书记的时候,国家有新政策号召支援新疆,他又果断报名去新疆,没想到这一去就12年。两次注销城市户口,为了下放,为了去农村最底层锻炼。

这一次他母亲没有反对,但是他单位领导却不支持,领导对陆天明说,你是领导,你可以动员其他人去,你自己不用去,凭你的能力很快有升职的机会。

但他依然决然的上了支援新疆的列车,离开上海的时候,他们微笑着和家人告别。因为组织要求他们笑着离开上海,笑着告别黄浦江,以表示自己开拓天地的决心。

那趟承载着青春热血和命运希望的列车,就这样轰隆隆地驶向西北土地的深处。直到火车开了一段路过后,他们多数人哭倒在车厢。

那场浩浩荡荡的知识分子下基层支援新疆活动,很多人的精神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也有人因命运因此改变,有些城里姑娘凭一番热情去远赴新疆,环境气候不适应,又干不来农活,瞬间没了信心和存在感,对未来无比困惑迷茫,有的身体受不住,胃下垂,结核等病常发生。

有位上海女子因他动员去新疆,后来命运无比坎坷,一直心存愧疚,他要把这一切写在书里

他们应该没想到在遥远荒芜的戈壁沙滩一呆就是12年,他们当年干活时每当看到有长途班车经过的时候都发呆良久。

在后世很多人看来那是一场历史的荒诞剧。

陆天明把他的反思嵌在了《幸存者》里,他借书中人之口阐述着:“任何一个人,当然包括你和我,其实都是历史舞台上被动的扮演者。总编剧、总导演只能是时代和社会。”

陆天明老师还说到一个观点,他说一个人在20多岁就成为大名鼎鼎的作家,那不是好事,他因获得太多的关注度,就会远离普通大众,作家一定要贴近生活,走进人民群众中去,经典的伟大作品都离不开生活。

他还认为中文系出作家历来并不多,最多的算是77年和78年,那时学生下放经过底层生活的磨练,有很多素材想法要表达出来。一个作家一定要懂生活,亲密生活,拥抱生活。

陆天明老师一生作品丰富,他编辑的电视剧保持收视率最高。他说自己在三年级的时候就立志要写作,因为他的父亲曾经想走文学这条路,但是时代和命运没有给他机会,英年早逝。

也可以说陆天明老师文学成就与他所历经的苦难,社会的政策,知青生活,社会形态是分不开的。他认为自己有着写不完的素材,他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写知青生活,他了解他们,懂他们所想……

4.文学与影视

这次中国作协网络作家课程中,还听到了柳建伟老师的讲课,真的是很巧合,去年9月在芜湖的安徽省青年作家培训班,有幸有见到他本人,那次他主要讲纪实文学。

柳建伟:河南南阳镇平人,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大校军衔,正师级。现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代表作《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苍茫冬日》《惊涛骇浪》《飞天》《血战湘江》《英雄时代》获得第6届茅盾文学奖。

这次视频中,他讲到文学与影视,他提及当年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他读大学那里刚好是比尔盖茨和艾伦合作成立微软的那一年,他说自己放弃了成为一个千万富翁的可能性,然后从事文学。

在他们那个年代,正是文学的黄金时期,一股文学潮,在相亲和征婚启事中,如果说热爱文学,那相当于今天拥有了几套房的同样魅力。

他17岁开始写作一直没停过,后来发现影视会是一个主流趋势,他又开始走向电影编剧这块。

他说创作之初对他影响最大的写作书是崔道怡的《创作技巧谈》极力推荐,实战性很强。还有叶圣陶和夏丏尊的《文心》对文学的鉴赏有一定的帮助。

柳建伟老师说影视是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一个产物。文学是主观性阅事,电影,电视剧是团队合作的产物。

长篇小说是结构性艺术,写之前必须先要搭建好结构。(备注:以上主要为听中国作协网络作家培训,部分课程整理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参加中国作协网络作家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