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语》讲义(一) 诚敬书院郭帅华老师

《小兒語》文句解析

(一)首句釋義

      首先,開章名義:『一切行動,都要安祥;十差九錯,只為慌張』。這一句可以說是這一篇的綱領,是總說,意義是非常深刻的。 

      『一切行動』是指我們的思想、言語、行為全部都包括在內。它的總原則是什麼呢?都要安祥。「安祥」二字是關鍵。

甲、「安祥」意義深遠

        安,靜也;祥,周備。就是人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能夠平和安定,要慮事周全完備,這是一個人為學的根本、立身的根本、成就的根本。《大學》裡邊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所以說,孩子求學,實際上他學什麼、接受能力怎麼樣?都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孩子的心態,是不是忠厚、踏實、平和,這是保證孩子學習的基礎,也是我們每一個人處事立業的基礎,都要安祥。

      「安祥」這兩個字可以說意義非常深廣。再進而言之,就是我們一定要穩重,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沉得下,要收得住心,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個人福德智慧的體現,也是一個人修為的體現,都涵蓋在「安祥」這兩個字當中。所以我們從古今的經典歷史當中,我們再看現實社會上我們所接觸的人,我們會有這樣的體會:凡是德學深厚、福德智慧具足者往往都是安定祥和,做任何事情往往都是非常的穩、非常的厚、非常的樸實。

        你看清代大儒曾國藩先生,家裡邊那個堂就起名叫「富厚堂」,講求一個「厚」字,同時我們要講求一個「緩」字,事緩則成,要講求一個「穩」字,要講求一個「定」字,這个都是與我們的為人處事至關重要的。那麼在《格言聯璧》當中也講到『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志而氣和斯為大志』。這兩句話可以作為『一切行動都要安祥』的註腳。

乙、「安祥」與「慌張」的表現

        可以說古人都強調要平和、忠厚、安祥,而往往也會教育孩子避免一些有違於安祥、平和、忠厚的行動。

        比如說,在吃飯的時候,不能夠叮叮鐺鐺地碰出聲音;比如在坐的時候,不能兩個腳在搖擺不定;在走路的時候,都不能夠東張西望,擺頭晃腦,這都是不安祥不厚重的表現。那麼有這樣的表現是心浮氣燥的體現,不厚重,心沒安於本位,都在外面!體現在言語上是多言;體現在行為上是多動;體現在事兒上是多錯。所以後邊講『十差九錯,只為慌張』,這是揭露出來了不安祥的後果『十差九錯』。

        所以這個是古今通理,你看在戲曲當中往往是大的官員、書生,這些威望、智慧、地位比較高的人出現都是很穩重的,穿的那個衣服長袍大帶,都是體現了一種穩重。往往前面的小兵,小偷小摸的人都是活蹦亂跳的,像《西遊記》上的孫悟空一樣,上蹦下跳,因為不能守住安祥,慌慌張張,所以做事情往往會出現差錯、缺漏,那麼回頭一想,很多的差錯、缺漏都是應該避免,不應該出現。都是因為過於著急、過於慌張匆忙,所以慮事不能周全,只考慮一端,而沒有考慮全體啊!往往這些角色都是丑角,都是在軍隊之前的這個小卒,都是無足輕重的,你看在戲曲當中也體現了這種教化。所以說安祥厚重是有德有福之相,慌張輕浮是無德無福之相,我們要明白。

丙、「安祥」的重要性

        而這樣慌張輕浮的狀態,導致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可不只是做錯事情而已,重者敗家亡身。比如說,我們往往在報紙當中、媒體當中就可以看到,這兩個人在一起吃飯,或者說銀行當中取錢,兩個人互相不認識,因為一些小的事情往往都是心浮氣燥,因為小矛盾帶來大衝突,乃至帶來殺身之禍,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因為不能安祥帶來的;比如說,在報導有很多次了。這幼儿園接送的這個校車,因為老師的疏忽慌張地把孩子留在了車裡,有的孩子可能就為此喪生,這樣大的一種禍端,都是因為不能安祥,慌張帶來的。「祥」,周備、周全。你一慌張還會考慮那麼多嗎?一定是做事顧頭不顧尾,說話也是口不擇言,身不擇行,出格的事各方面都接踵而至,所以說千萬不能輕視慌張的後果!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在這個上面下功夫,要越來越厚重、越來越平和、越來越安祥,這樣子無形當中我們的德行、學問、福德、智慧都能提升。那麼要做到安祥,還是從修身、讀書下功夫,我們才知道怎麼樣才能安祥,怎麼樣才能平和。其中還有很多的義理,我們就不展開講了。在《格言聯璧》當中也提到『宜靜默,宜從容,宜謹言,宜儉約,四者切忌之良緘』。「靜默」就是要安定,不要沒人說話自己就靜不下來,做事要從容不迫,所以剛才講到要求一個「緩」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儿语》讲义(一) 诚敬书院郭帅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