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探讨“与父母battle”| 春节期间你和父母battle了吗?

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回家一天是个宝,回家三天像根草。”

深以为然。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游子归家,与父母团聚。看似其乐融融,然而也是矛盾的集中爆发期:父母嫌弃我们半夜不睡、早晨不起,催我们结婚生子,恨我们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我们抱怨他们不懂我们的压力,观念过时,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我们在这些问题上永远达不成一致。争论吧,伤了和气;闭嘴吧,各自心里都还委屈。

就在这时候,《奇葩说》来了。有一期的辩题就是:父母观念过时,还固执己见,我该闭嘴还是battle?

在这场辩论里,辩手有诸多观点让人感触良多。每个人或多或少也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我们一起来思考以下这些问题:

1、逆反心理,使我们更愿意捍卫自己的立场

邱晨讲到自己的父亲吃肥肉,邱晨就劝他少吃肥肉。她父亲就呛声:连吃肉的权利都没有,那人生有什么意思?

而事实上,她的父亲也并没有多爱吃肥肉,只是父亲认为:人应该有吃肥肉的权利。

发现没有,我们有时候,并没有那么想做一件事情,反而是别人的反对使我们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让这件事变得非做不可。

像小时候,父母逼着我们练琴,而错过的那些与小伙伴游乐的时光,永远都是我们的意难平;像长大后,因各种各样原因爱而不得的男神女神,永远是我们心口的朱砂痣。

逆反,不是青少年特有的专利,他是每个人类最基础的思维模式。

即便是年长如父母,见惯了人生百态,也不愿意被过多的束缚。

2、你认为对方固执己见,焉知不是自己固执己见?

我们活在数据时代,信息资讯爆炸,我们懂最流行的网络用语,我们能快速地了解各种时尚元素,我们坐在家里,用手机订外卖、买东西、认识世界。

这些总是会给我们一种错觉,让我们误以为自己走在时代的前端,我们的思想就是新潮的,企图让父母跟上我们的想法, 一旦他们不认同我们的观点,我们就认为是固执己见。

然而真相却是,我们真的没有自己想象得那样厉害好吗?

我们生活的便利、思维的多样化,是由于大数据时代导致了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的观念也不过是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相匹配而已。

这样一想,父母的观念也不过是匹配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存在过时的说话,如果认为父母观念过时,没有任何值得学习的智慧和思想,不也是一种固执己见的傲慢吗?

3、吵赢的时候,你真的快乐吗?

很多人吵架的时候,半点不饶人,各种难听的、伤人的话,全部往亲人身上招呼。

我们肆无忌惮,认为血缘关系吵不散。所以家里也变成了战场,好像吵赢了,就有了话语权,就站在了道理的制高地。

可是吵赢的时候,我们真的快乐吗?

我们打败了父母,捍卫了自己的立场,赢了。然后呢,看着父母欲言又止地离开,后悔吗?

问题并没有被解决,下次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要接着争锋相对吗?以后的生活,我们会遇到很多很多观念不一致的问题,父母也会越来越疲于应对与我们的争吵,我们永远会是胜利者,看不到父母的辛酸和无奈。

蔡康永说:每一次吵嘴,吵赢的那一刻,就是开始后悔的那一刻。

解决问题有很多种方式,激烈的争论无疑是最差的那一种!人和人的关系脆弱又敏感,别把伤害变成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如今我们为人子,有朝一日,我们也会为人父母。时代的告诉发展,会让代沟产生得越来越快,距离越拉越大。

那又怎样?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

我们也不需要以统一的模式和思想生活下去。

著名经济学家薛兆丰教授说:思想和行动,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是两个并行的世界。

在适应生活、适应彼此的基础上,保有一些个人执念,无伤大雅,又有何不可呢?

你呢,还在耗神费力地和父母battle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奇葩说》探讨“与父母battle”| 春节期间你和父母battle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