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阅读的那些事

      在带领孩子们读的时候,对童诗童谣中的韵律和节奏的把握还可以,一年级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早晨的诵读,整个学生的状态非常好,气氛活跃;原来童谣是每个孩子精神的摇篮,在这些短小浅显,种类丰富的童诗童谣中,他们体会到了童诗中的自己形象,觉得非常好玩,在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谜语歌中,他们感受到了蕴含在里面的自我形象。这些选文是滋润孩子生命成长的滋养材料。

回想起语文课的教学,总觉得缺了些什么,感觉孩子们不那么活泼好动了,可能是在上课时忽视了孩子感受,教学方法上不够新颖吧,如果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也表现出诵读时的感觉,相信孩子们的状态会越来越好。这也需要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

这些大多是一年级日有所诵的内容,在给孩子们刚读的时候,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是让孩子们在没有老师的陪伴下,不要一直乱糟糟的;后来就变化了,好像自己也遇到了一扇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阳光。孩子们在读童诗童谣中,真的很快乐,因为这些浅显的语言以两拍为主,强弱交替,满足儿童快乐为主的需求。在情节变化,童谣里面藏在教育的智慧。难怪在孩子们诵读时,那么纯真可爱。我在思考,我们给孩子的,除了练习,和教科书和一张试卷之外,还应该有其他的东西,让灵动的富有诗意的童谣,儿歌,去浸润孩子们的心田。一个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好多美好,这些美好是任何行业的人收获不到的。我们教学培养的是实实在在能够有自己独特体验的人。

其实自己一直很喜欢古诗词,感觉诗词中的意向是“一切尽在不言中”,虽然自己的体会不太深刻,将古诗词中的意蕴表达出来就很难了,记得初中上语文课,张老师总是能引入入胜的将学生们带入自己的课堂,古诗词的切分节奏,其中的意蕴在他的讲述中娓娓道来,至今想起,原来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张老师不仅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爱上古诗词,爱上语文,这与他扎实的语文基本工是分不开的,更与他幽默风趣的性格分不开。回到自己的教学中,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总是急于向孩子们介绍作者,作品,零碎的讲解字词,诗句意思,完全没有将孩子带人到古诗词的意蕴之中,孩子死记硬背的东西多,负担过重,看来自己的引导还是不够,纵观几位老师的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不急不糙,以孩子们的视角为出发点,不断的诱导孩子,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参与者,孟子的教学,向着明亮那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教学,都是让孩子们先谈自己的看法,进而寻找文本的内在逻辑,让孩子们自己发现特点,进而认识作者,了解作品,一堂堂别开生面的课,没有教师炫耀技巧,素及而华。一堂堂家常课,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吗?

看了点灯人大学里面的几位老师的讲解,的确收益匪浅,让我知道了,一堂课,最主要的是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找到自己,找到自己与生命的链接,让孩子们发现自己。不管是各种形式(拍手,对读)任何只有身体一部分运作,其他部分皆不动的事情都是愈迟教儿童发展的。一《童年的王国

童谣诵读时的方法:多种形式的读,男女生对读,同桌读,师生读,加动作读,帮孩子们编动作读书,拍手打节奏读书,做游戏读书,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官,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邱老师希望为文本提一个具有统领性、发散性思维的问题,鼓励孩子多种形式来回答,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但一定不能偏离文本本身,不能曲解其中的意思,所以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定要研读文本,将诵读回归文本。教育就是教会孩子正确的呼吸。

年轻的我们,有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可以学习,一定要心里有学生,心里装着学生,教育无小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动孩子,努力打磨自己,让孩子爱上语文。呵护孩子们的心灵。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阅读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