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一个游戏很流行,叫做“那是当然”。游戏规则是:不管对方问什么问题,都要回答“那是当然”,并给对方提供新的问题,如此反复。任何一方回答的不是“那是当然”就输了。
李佳琦和金婧在直播间也玩了这个游戏。
李佳琦对金婧说:“你是不是体重从来没下过三位数?”
金婧对李佳琦说:“说实话你是不是真的秃头?”
被问到的人无论如何都只能给予肯定的回答,就算事实并非如此。
这个游戏细想一下很有意思,它与即兴喜剧的核心原则“YES, AND”类似。YES是指接受队友在舞台上创造的一切设定和台词里包含的所有信息。在这个基础之上,再用AND把故事延续下去。比如说,一个演员先上场演了一通独角戏。接着他的搭档上场了,对着他就喊”儿子啊!“这时第一个演员也只能顺着演下去,认下这个爸爸。
它的有趣之处在于,“YES, AND”这个核心原则其实道出了沟通的真谛。
沟通是个很难的问题,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在沟通中遇到各种难题、或者是摩擦。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时刻:甲方说:“给我一个沉稳中带着活泼,最好还透露出我们品牌智慧的黑色!” ;妈妈说:“别天天想些有的没的,安安稳稳的不好吗?”;同事说:“这个你上次没跟我说清楚,反正不是我的责任!”;甚至楼下卖水果的大妈都可能说:“一袋水果里有几个坏的还不正常?你肯定是没及时吃!”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好像陷入了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要说服他人,观点必然发生碰撞;而要避免摩擦,就只得顺从他人的观点。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我们要么顺从他人,要么忠于自己,无论怎样都会痛苦。
另一种更为深刻的痛苦发生在和自己沟通的过程当中。我们时不时会陷入对自己的否定当中。无论是我们真的做错了什么事,还是仅仅只是想要自己变得更好,大部分人都会指责自己。似乎好像愧疚真的会化为一种动力,或是竟然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有没有一种选择可以避免这种痛苦,与人与己都顺滑沟通呢?
如何与他人沟通
“YES,AND”其实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案。与人的沟通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说明一个新事物,或提出一个新方案,另一类是:反驳对方观点,或是说服对方某事。
1
我们先说第一类。当我们想要对方弄懂一样新东西,或者新观点的时候,肯定要建立在对方的思维体系之上。换言之,就是用别人已知的东西来说明全新的未知的东西。否则对方很难凭空想象一个全然陌生的新事物。
打个比方来说,假如要向一个人介绍一个全新的物种——四不像。就需要先将其分解为对方已知的动物部分进行描述。《哈利波特》里有个典型的例子——鹰头马身有翼兽。如果仅看Hippogriff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生物,但是罗琳将它描述为鹰的脑袋、马的身体、再加上一对翅膀,都是我们了解的东西。甚至中文翻译直接就使用了这种叙述方式。这些已知的碎片就能够在脑海中拼出一个全新的动物,我们也就理解了她想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东西。在这个例子中,鹰头、马身、有翼,这些元素就是YES,把他们拼在一起这个操作就是AND的部分。
这个YES,AND是说者要从听者那里得到YES(说他们已知的东西作为背景),才能说AND(进一步的信息)。这样才能一步步搭起沟通的房子,避免平地起高楼。
2
第二类就要麻烦得多,是要说服别人抛弃旧观点,接受你给的新观点。这一类之所以麻烦是因为存在”逆火效应“。
逆火效应是一种认知谬误,是说当人们感觉自己的观点被挑战的时候,他们会忽略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资讯,只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支持自己立场的信息。因而当你越努力说服别人的时候,对方不但不会被你说服,反而愈发坚定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你大概想象不到,一群温室效应的反对者会专门研究年轮等事物去反驳气候变化论。更夸张的例子是,如果向反疫苗的父母讲述疫苗的好处,反而会让他们更加相信疫苗会导致自闭症,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能接种疫苗的决心。一个更为常见的例子是,有些粉丝在看到偶像的负面信息之后,反而会更加支持他。
这个时候你越是给出NO,对方就会越发坚定自己的立场。因此我们要遵循“YES, AND”的原则,在说服别人的时候,先给出YES, 再说AND,让对方更容易接受观点,而不产生心理反感。
因为直接否定是任何人都听不进去的。就算要解释,也不要采用直接反对的方式。而是先肯定别人的意见(即便是部分的),如果你不支持大部分,就挑出边角料去肯定,或者找出双方都认同的部分作为开始。这时你传达的不只是信息,更重要的是一种情绪。直接否定就是直接传递了负面的情绪,就会激起对方的防护心理和行为。这样别人的重点就在于如何防御自己和抵御你的攻击,而完全听不进去你在说什么了。说YES就等于向对方迈进了一步,再接着说AND,这样别人更能接受你的观点。
如何与自己沟通
相比与他人沟通,与自己沟通或许是个更大的难题,而且是无法逃避的。
与自己沟通的时候,纠正自己时也要给出YES, 再说AND。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并没有那么理智,直接反驳旧概念,或者直接灌输新概念都难以理解和接受。总是在否定自己其实并不会帮助我们进步,反而会激起严重的负面情绪。学会肯定自己是个人成长的必修课。
在YES还是NO的观点上,心理学家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观点截然不同。弗认为我们是由自己的过去决定的,你要做的是找出过去的那个原因,解决它才能解决问题。这基本相当于对过去的自己说NO。而阿德勒则认为我们是由自己的目的决定的。现在的问题无关过去,是你现在的目的引发了你的行为。这与弗洛伊德那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自己一个大大的NO的理念完全不同。
在此基础上,阿德勒提出: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要彻底解决烦恼,就必须与他人组成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把自己与他人看做一个整体,并且在这个整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组成共同体分为三步:
1. 接受自己。
2. 信任他人。
3. 为集体做贡献。
由此你可以看出,阿德勒不但不强迫你对自己说NO,甚至鼓励你对自己说YES,并且不仅如此,他竟然还希望你对其他人也说YES。
组成共同体的步骤就是“YES, AND”的过程。前两步就是YES,第三步就是AND。不知道你留意过没有,生活中大部分烦恼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不接受,和与他人交往中对彼此的不认同。而组成共同体感觉的过程是会有效消除一个人大部分的烦恼和痛苦。
事实上,对自己说YES并非那么容易,实际上可以说很难。我们对自己往往比对他人更加刻薄。
我理解的接受自己并不仅仅是接纳自己。“接纳”这个词听起来也有些许勉强的意味,好像是被强迫的、被逼无奈的、不得不做的放弃。这代表说我们并没有全然的认同自己,而是仍然向往着一个所谓的更好的状态,只是因为现实不可改变而选择逆来顺受。
就比如说,你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但你仍然认为自己是不完美的,仍有一个你梦想达到的所谓完美状态。你只是被迫接受了自己无法达到心中的理想,这也表示你对目前的自己并非全然满意。我想说的“对自己说YES”,不是一种无奈下的退让,而是全然的认同自己,不做价值批判,不设定另外的标准,甚至完全忘记所谓的标准。对全部的自己说YES。你就是你,没有好与不好。
我们大部分的痛苦其实来自于对现状的不满和想要改变的心态,这种心态就导致了痛苦与焦虑。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改变其实是无休无止的。因为要改变的目标是虚无的,它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三个,它是很多很多数不尽的。因为它来自欲望,而欲望是层出不穷的。所以我们总在追求改变,总不承认现在的自己,总对自己说NO。于是这种痛苦就是无休无止的。
要消除这种痛苦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承认那份痛苦,对它也是对你自己说YES。这时那痛苦就烟消云散了。这很难,说YES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但这是消除痛苦的唯一途径。
当我们无法与自己沟通,就是因为对自己说了太多NO,这些NO把你和自己的心分离开来。这种分离带来了隔阂、不解、和痛苦。但当你真的学会对自己说YES,这所有的痛苦都消散了。你和自己不再是对立的,也就不存在沟通的困境。
说NO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因为我们都被一些象所蒙蔽,任何概念都是附着在事物本质上的表象。它们是扣在我们眼前的哈哈镜,把事物的本来面目扭曲了。就像“语言表达的含义不是语言本身”,我们需要去分辨被遮掩下的事物本质。说YES就是不被象迷惑,靠近事物本质的第一步。
只会说NO的人鲁莽, 只会说YES的人懦弱,而会说“YES,AND”,甚至能把“YES,AND”说的炉火纯青的人才是真的有勇有谋。
“YES,AND”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但是绝对值得我们用心去玩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