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浅谈

管理学上有一个“沟通漏斗”理论,主要指以下内容:如果一个人心里想表达的内容是100%,用语言说出来时就已经损失了20%;当对方接收信息时,由于文化背景、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差异,能够听懂和理解的内容又会减损20%;接下来,由于立场不同或对事实的理解不同,对方认可和接受的信息还会再减损20%;最终,只剩下40%的内容。

上述理论展示出沟通低效、不畅甚至是无效的根本原因。如何做才能说清楚、听明白、轻松成为社交达人呢?

01  ”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的核心是结论先行,巧妙运用横向及纵向关系形成逻辑树分叉,使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或溯因推理等方式,自下而上进行思考,自上而下进行表达。必要时,提供数据作为支撑。

比如,当我们向上司汇报工作时,比起原因+结论,使用以下话术会更加清晰。“经理,我建议把今天的会议改到周四。因为***生病、***出差,今天无法参加;会议室到周四才能使用。您看这样行吗?”

02  “一分钟练习法”+“黄金三点”

精准表达的核心要求是简洁且有条理

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一分钟练习法”训练自己。随机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讲述,计时1分钟。结束后检查并删除多余的内容。之后重新开始讲述,保留原有的有效内容,增加其他内容,反复几次直至没有多余内容。

无论想表达什么,都分成三个部分。推荐使用时间次序分解、整体部分分解、合并同类项分解、不同群体分解

03  “学习型谈话”

创建“学习型谈话”需要做到确认目的、感知差异、表达好奇、远离臆测、停止指责、分享情绪、耐心聆听、包容真诚。有效的沟通必须建立在对方确认的基础上。

人在接收信息时往往会因为各自的利益和立场,选择性地接受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忽略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形成认知上的“无意盲视”。强调双方的共同立场和利益,才能避免信息遗漏,帮助对方跳出“盲视区”。

了解及拓展自我认知:一方面要承认自己会犯错,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自我意图的复杂性及对事情的责任。尤其需要谨慎对待谈话中的情绪。(详见优秀进阶实操篇之情绪管理精进术(一)系列)

04“1秒提示窗口”

悉尼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高阶研究中心主任恩菲尔德在《交谈的要素》一书中指出,想要有效拒绝别人,需要在面对请求时沉默一秒钟。

社会学家盖尔·杰斐逊在研究了上千个交谈中延迟和停顿的例子后发现,人在交谈过程中不愿意让沉默时间超过1秒,1秒是人交谈中的最长沉默时间。相关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这个结论。研究者分别统计了使用10种不同语言进行沟通的场景,记录了200多种回应方式。结果发现,人在收到别人的请求之后,回答“行”的平均速度是0.2秒,回答“不行”的平均速度是0.7秒。也就是说,人做出“同意”这个决定的时候速度会更快。但是,做决定的速度不会超过1秒。所以,当出现1秒钟的沉默的时候,人会下意识地把这1秒当成拒绝。

尤其是对提出请求的人来说,他希望自己的请求被人迅速答应。一旦对方表现出了犹豫或沉默,提出请求的人就会为了避免继续忍受尴尬的沉默,主动找到理由尽快改变或者结束这个话题。

需要注意的是,“一秒提示窗口”这个做法只适用于应对生活当中一些自己不想答应的、不是自己份内的简单请求,而不适用于拒绝职场上的任务和工作,也不适用于拒绝和自己密切相关的责任担当。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错误,就算是停摆的钟,也能在一天之内指对两次时间。

合适的谈话场所、选择合适的谈话时机、使用对方能够听懂的话语(避免专业术语、生僻词汇、容易产生歧义的话语等)是沟通的基础要素。沟通,应该不带偏见、略带善意,主动走近、贴近、感受对方;用质朴、温和、具体和好奇的态度,连接自己与他人。

充分预案、推动发展、无限心态、点亮他人。


关于沟通,邀你分享精彩心得。点亮“赞”和“转发”,让更多人爱上沟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沟通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