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

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其本质是在谈人类视野的小和真理的大。上帝是绝对真理的代表,以宇宙中人类个体的视野,无论如何思考,可能都无法接近绝对真理,甚至在有些情况下思考的越深入,越是与真理背道而驰。既然狭隘和偏颇无处不在,那是否就意味着不思考才是正确的吗?

当然不是。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兴趣广泛,除漫画外,还涉猎桥牌、哲学、数学等领域且每一项都做到了极致。他说:“我活了普通人的十辈子”。这样的人,是如何获得如此精彩的人生呢?答案是思考。

他曾说: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际关系是金牌,然而思考能力才是王牌。所以我没有学历,也没有人际关系,但是我有思考能力。

由此可见,于普通人而言,思考能力是破除局限和狭隘最有效的手段。然而,人们却经常有意无意地陷入到思考的陷阱中去。比如对基本概念的模糊而导致混淆视听;比如由于恐惧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实际上,思考是一件看似复杂实则简单且人人都能习得的能力。因为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这个概念出自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书中用大量的案例分析介绍了正确思考的方法。

其一、正确分析因果关系。基础的因果关系有三个层面:A不一定是B的理由;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时候,相互关联的两者是互为因果的,比如环境与人的塑造。然而像双盲测验和自证预言所反映的是更为复杂难辨的因果关系,应当谨慎对待和运用。我们所能做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时时刻刻注意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概念,仔细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坚持一段时间必然会收获意外之喜。

其二、认识案例的局限性。以偏概全是人们极易犯下的错误。一种成功的经验在某个人身上应验了,并不意味该经验适用于所有人。每一个个案中都具及其复杂的触发机制和影响因素。在使用案例说明问题的时候,应当注意案例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其三、辨析感悟和道理的区别。成功者分享经验的时候或出于虚荣、无意识、保护自己、掩饰痛苦等因素总是夸大困难和付出。然而这只是讲述者的感悟并非真正的道理。真正成功者的宝贵经验只有经过仔细分辨才是有价值的。如果人们把成功者的所说的当作全部,把他们没有的说的当作没有,那就跟掩耳盗铃的人属于同一水平了。

亚里士多德名言: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人人都有探索世界的欲望。殆于思考的人总是容易迷信权威。然而权威也不一定正确,即使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在信任成本极高的社会里,我们必须接受求人不如求己的事实。

主动思考并非难事,接到任务后,勤于琢磨,思考目标、实质、意义以及达成目标的方法。如此而已。

人类思考的时候,上帝也许是欣慰地发笑,因为正确的思考总会趋于上帝的真理。即使无法企及,也足以在尘世中探寻到人的价值和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