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绪论 慢性支气管炎1

绪论

临床诊断:1.一元论

2.先考虑常见病、器质性疾病

3.排除诊断时选择敏感性高的诊断实验

4.明确诊断时选择特异性高的诊断实验

5.无创性检查首选

预防疾病的发生、预防并发症和伤残、预防药物的副作用、预防医源性疾病

高精密螺旋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提高了支气管扩张的诊断率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

病情发生缓慢时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病因:1.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大气污染):如香烟、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氯气、臭氧等);损伤黏膜    纤毛清除功能 、分泌      细菌入侵

吸烟:(1)支气管纤毛变短、不规则、运动受限

            (2) 杯状细胞增生、粘液分泌增多

            (3)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堆积

            (4)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5)肺泡吞噬功能减弱

       2.感染因素:病毒(鼻病毒、乙型流感、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奈瑟球菌)等

3.过敏因素: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多有过敏史、患者痰检查嗜酸细胞比例增加、组织胺含量增加

过敏原:尘埃、尘螨、细菌、真菌、寄生虫、花粉、化学物质

 过敏反应: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或收缩、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4.机体内在因素

自主调节功能失调、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气道反应性增高

呼吸道反应能力下降,老年人

营养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缺乏

遗传因素

5.气候

病理:

          (1)气道上皮细胞纤毛、倒伏、脱失

          (2)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增生、鳞状上皮化生  

           (3)黏膜下层平滑肌束断裂、萎缩  黏膜萎缩、气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管腔僵硬或塌陷   

           (4)肺组织结构破坏或纤维组织增生

           (5)阻塞性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

病理生理:小气道(气道直径≤2cm的气道)功能异常

                    气道阻力增加成可逆性

                    气道阻力增加成不可逆性

临床表现

        缓慢起病,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而病情加重,迁延不愈。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急性加重系指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突然加重。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可以是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早期可无任何体征

1.咳嗽

一般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

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可刺激排痰。

3.喘息或气急

喘息明显者常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部分可能合伴支气管哮喘。若伴肺气肿时可表现为劳动或活动后气急。

早期多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啰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如合并哮喘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并伴呼气期延长。

4.并发肺气肿可有肺气肿体征

临床分型

单纯型:咳嗽咳痰

喘息性:咳嗽、咳痰+喘息(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

临床分期

急性加重期:一周内咳、痰、喘、炎任何一项明显加重者

慢性迁延期:不同程度咳、痰、喘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咳、痰并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检查

1. X线检查

早期可无异常。反复发作引起支气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明显。

2.呼吸功能检查

早期无异常或小气道功能异常。如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70%,最大通气量<预计值的80%。MEFV曲线降低更加明显

3.血液检查

急性期或肺部感染时(细菌感染时)偶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

喘息性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缓解期血常规正常

4.痰液检查

可培养出致病菌。涂片可发现革兰阳性菌或革兰阴性菌,或大量破坏的白细胞和已破坏的杯状细胞。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科学绪论 慢性支气管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