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坊间旧忆——美食懒龙

南方人喜食大米,而北方人一般都喜爱吃各种面食,而且做面食的品种还挺多。早年间农民从农田里收获来的荞麦、莜麦、黄米、高粱、大麦、小麦、玉米豆儿等粮食作物大部分都会被储藏起来,人们拿出一小部分粮食在石碾子反复碾压将其碾碎成面,用细罗筛好后方能成为面粉。然后用水将面粉和成面团,用蒸、煮、烙、烤、炸等方法做出不同味道不同形状的吃食,地区不同吃面食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今儿个就说说春天必吃的一道面食——懒龙。懒龙,也有叫“肉龙”的,就是一种极普通的平民面食。北京的民俗中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这一天离二十四节气中“惊蛰”很近,惊蛰之日民间的记载是:桃始华、仓庚鸣、(黄莺)候鹰化为鸿。二月二,在民间的记载中这一天也叫“青龙节”相传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懒龙,也只有在这一天才最合时宜。吃了懒龙后的男人们就没有了猫冬时的慵懒之态,雨水渐多繁忙的农事也就开始了。

吃“懒龙”的习俗在民间广泛流传,这就和八月十五吃月饼,冬至吃饺子,腊月初八之时喝腊八粥,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熬夜守岁,一过子时就会吃到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饺子是一样的,所以各种吃食也要和节气挂起钩来吃才最有年味。坊间传闻:二月二这一天也是土地爷的生日。还要告诉您,早年间宣武门外上斜街有一座都土地庙,也就是中国最大的土地庙,其麾下是全国各地的土地爷。

记得小时候每逢到了二月二这天母亲就会给全家人蒸一次懒龙,母亲蒸的那根本就不是懒龙,简直就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大懒龙,面皮喧腾肉馅极多的小肉滚,香喷喷一咬就流油的大懒龙。哪像现在饭馆蒸的懒龙大葱太多也没有肉,和油盐的大花卷几乎没什么区别,整个就是一个塔哄,无非是用懒龙的名字蒙北京这些土老帽的钱呗。

贪吃的我此刻彻底放开了肚子一次能吃四个大懒龙,撑的我的小肚子溜圆,也不出去疯跑了,我根本就跑不动了只好躺在木床上静静地化食。所以我对于懒龙这道百姓的吃食是情有独钟,因为记忆太深刻了,现在也会自己动手蒸上一锅懒龙,饭馆卖的懒龙肉太少,这哪儿是懒龙哪?整个是一条葱龙。

懒龙,是一种有肉馅料的主食,一般都是用调好味道的肉馅,所以也被称为“肉龙”许多好吃的北京人对于懒龙是喜爱有加。懒龙的制作简单,首先把发酵好的白面面团擀成一张大圆片,再均匀的抹上一层已然调好味道的馅料,即可用大肉、牛肉、羊肉、鸡肉,亦可加入自己喜欢的蔬菜。放好肉馅料后用手将面皮卷起,卷好后略微的轻轻压实,还要用手在面皮的接缝处捏出褶来,据说这就是龙脊。直接放到水已烧开的笼屉上蒸熟,然后用刀切成小段盛入盘子中即可食用。

懒龙的馅料以现买现剁的肉馅最好,也不必剁的太精细,以黄豆粒大小为宜,最好加一点香菇吸收多余的汤汁,也可以适当的加一点蔬菜,这样不但味道鲜美就能更大限度的保留蔬菜中营养成分。由于懒龙面团比较长,直着放在笼屉里肯定是不行,必须在笼屉内盘成一个圆形方可,这样一来就更像一团盘踞慵懒不堪之卧龙,所以就用“懒龙”来给这种面食命名,又在惊蛰之日食之,更为这道颇有特色的吃食增加了不少色彩。

懒龙,面皮薄而馅料多,味道鲜美无比,软糯喧腾中别有一番味道,和刚出笼屉时的肉包子一比味道上不分伯仲。闻一闻,面中有肉,香气浓郁,口齿生津;尝一尝,肉中有面,大咬一口,齿颊留香。

丙申猴年冬月二十八,丁酉鸡年六月修改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位老北京人的回忆录”

赞赏      转发      点击右下角“在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328」坊间旧忆——美食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