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能给你的爱就只有这么多……


作者:苏简曦

01

我有一个同事,李虹,32岁,是一位独立干练的职场高管。她来自于农村,排行老大,后面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李虹从小讨厌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拼命读书就为了想出来大城市生活。如她所愿,高考结束后,她考到了华南理工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从此扭转她的悲惨人设,开启了霸气人生模式。

李虹在职场非常犀利,深受领导重用,又会赚钱,在行业里无人不认识她。唯独有一个问题,就是还没有男朋友。但她也不care,反正活得自由自在的。

相比之下,李虹的妹妹才28岁,已经结婚,生了两个孩子。三十多岁还待字闺中的她,就成了妈妈和亲戚眼里容不下的剩女。

妈妈每周都会给她打电话,一开口就是要她找男朋友结婚生子。对于这件事,李虹一直很头疼,以至于她今年春节找了个出去旅游的借口没有回去。

今年六月中,李虹突然接到了妹妹的电话,说妈妈突然脑溢血,进了医院。她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开车回去。去到医院,妈妈已经进去icu抢救,没交代遗言就去世了。

李虹在整理妈妈遗物的时候,在一个箱子里找到了一件红色的龙凤褂,看起来价值不菲,上面贴着一张纸,是写着李虹的名字。

原来李虹妈妈前段时间特意为李虹置办一件手工缝制的龙凤褂,只是希望以后李虹结婚有一件体面的嫁衣,可是最后始终没看到李虹走上婚礼的红地毯……

02

子琪29岁,结婚五年多,婆婆天天催要孩子,就是怀不上。怀孕是子琪最大的渴望,几年来吃中药、打针促排卵、试管婴儿,只要能怀上,什么方法都要试。

去年,她终于试管成功了,全家人都高兴得不得了。怀孕两个月的时候,她肚子痛,见红,逼不得已需要打保胎针,回家后一直卧床。虽然辛苦,但只要能保住孩子,子琪什么都愿意去做。

保胎的生活很麻烦,婆婆各种嫌弃,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但子琪怀着对宝宝的期待,熬过去了。

怀孕36周的时候,子琪突然水肿很厉害,产检时医生诊断是先兆子痫,严重会大出血,导致难产,需要马上入院催产。她老公和婆婆不能理解,最后还是签名了。

催产过程很痛苦,破水后还是出现大出血,马上安排转剖腹,当时子琪已经失去意识了。凌晨2点,宝宝出生了,是个健健康康、白白净净的小女孩。

产后的子琪一直在发高烧,第二天因子痫并发症,还没有看到宝宝一眼就离开了人世。

妈妈能给孩子的爱就是把她健康的带到这个世界上……

03

小婷38岁,离异,是一位普通的白领。带着一个女儿的她,每天都要送女儿上学再去挤地铁上班,下班又要去接回女儿,然后回家做饭。

小婷的妈妈比较啰嗦,小婷从小就觉得她妈妈很烦,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嫌弃她像个男孩;恋爱的时候,每个男朋友都被妈妈评价得一文不值;结婚的时候,妈妈坚决反对,但小婷还是结了。

事实证明妈妈还是正确的,婚后的小婷经常吵架,为了金钱问题、婆媳问题和老公吵翻了天,最后在刚坐完月子,她就和老公离婚了,她老公和婆家也不要女儿的抚养权。

小婷妈妈为了这件事也骂了小婷好久,但最后还是搬过去和小婷住,照顾孙女。每天做好三餐,早上做好早餐才叫醒她们母女,给小婷装好饭菜带饭,接送孙女上学。

小婷妈妈每天都很勤劳,但时常啰啰嗦嗦的说这说那,小婷经常忍受不了向我们吐槽。

今年年头,小婷妈妈中风了,这次中风只有她一个人在家里,没人发现,送到医院已经太迟了。最后生命是保住了,但下半身已经瘫痪,慢慢会失去记忆,以后的日子将会思想混乱、胡言乱语。

小婷把妈妈送去了老人院,独生女的她再承担多一份老人院的费用,很是吃力。忙碌的她没有时间去看妈妈了。

年底,老人院的护士姑娘给小婷打电话,说妈妈很想小婷,让小婷过去看看。小婷拖拉了差不多一个月,才抽出时间去一趟。

去到老人院,护士姑娘对小婷说,小婷妈妈天天就坐在轮椅上,两眼放空,喃喃自语地重复:小婷,我能帮你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04

我们常常以为时间还有很多,实际上分给妈妈的却是很少很少。

我们有各种借口告诉自己,工作、婚姻和孩子,对不起,分给妈妈的却没有。

所有妈妈在生下女儿的那一刻,便已经知道女儿有一天会独立,会恋爱,会结婚

供女儿读书,陪伴女儿长大,女儿长大后可能会独自去外地工作生活,嫁到外地,每年只能见到一面,甚至可能一面都见不上。

明知道如此,妈妈还是会用尽全力、想方设法的爱女儿。

作为女儿,我们80后经历了独生子女的阶段,很多妈妈只有一个女儿,女儿长大以后,她们的后半生就剩下伴侣,如果伴侣离开人世,她们就会孤独终老。

妈妈每天在家忙完家务等待的只是女儿一个电话,一条信息。

很多妈妈这么老了还学着怎么用微信,怎么打字,为的就是每天给女儿发上一条:你吃饭没有?今天穿够衣服没有?

我们觉得妈妈每天催婚很烦,每天转发鸡汤很烦,每天说养生话题很烦,但这就是妈妈爱我们的方式。

05

“孩子,我能给你的爱就只有这么多……”

妈妈老了,她们仍旧觉得穷尽一生爱我们不够多,永远都不够多,她们甚至觉得要用下辈子来爱我们。

妈妈的爱,我们小的时候不理解,大了又选择性忽视。

朋友圈请不要再屏蔽妈妈了,你认为的烦,可能只是妈妈对你最后的依赖。

工作再忙,生活再忙,即使无法回去看看她们,我们也可以每天抽空多发一条信息,多打几分钟电话,让妈妈感受一下最平凡但最真切的爱意。

我们早已习惯接受妈妈的爱,再把自己所有的爱给下一代,殊不知妈妈才是最需要我们爱的反馈。



作者:苏简曦,自由写作者,一位善于解决婚姻情感问题的犀利人妻.坚定的相信:婚姻没有对错,只有爱与不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我能给你的爱就只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