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最近有点火。
虽然口碑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但还是无法阻止它创下近3亿的票房成绩。
有人说,《八佰》很悲壮,《夺冠》却是充满热血。
诚然。
作为一部聚焦中国女排的主旋律电影,《夺冠》承载着三代人关于女排的青春记忆。
1981年首次夺冠,之后五年蝉联冠军,经过20年低谷后,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重回世界之巅,这其中的辉煌与波折,无一不令人热血沸腾。
除此之外,影片中巩俐的一颦一笑,更是神似赛场上指点江山的郎平,从而为这部电影平添了几分真实感。
巩皇果然还是巩皇,从未让人失望。
只是比起她的神还原,网友更多的,是被本色出演的朱婷所惊艳。
“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中巴之战前夜,朱婷收到了恩师郎平的短信,正为比赛焦虑的她一时间在角落里崩溃大哭。
凭借这段表演,“朱婷演技”上了热搜,网友被戳中泪点之余,感慨没想到朱婷的哭戏这么好。
对此,朱婷回应:我没有在演,那一刻的情感迸发,就是我自己。
从2013年加入国家队以来,朱婷俨然已经成为了新一代的女排符号。国人称她为中国的第二个郎平,但在她心中,一直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
“不做下一个谁,只做最强的自己。”
2013年,朱婷在世青赛上一战成名。
那一年,她才19岁,还未进入国家队,就已将“最佳扣球、最佳得分和MVP”三项大奖收入囊中。
国际排联称她为“不可思议的力量”、“真正的国际巨星”,国内媒体将她看作“十年难遇的排球天才”。
几番吹捧过后,只有朱婷自己知道,所谓的优秀与天赋,不过是后天的坚持与努力。
2007年,13岁的朱婷已经长到了一米七八,老师把她推荐到了周口市体校。
然而一开始到那里时,朱婷几经遭拒。
以为身高够高,可以打篮球,却被招生老师说太瘦,不禁撞。以为臂长够长,可以练皮划艇,却被负责人说没肌肉,短时间练不出来结果。
最后走投无路之际,因为个子高被排球老师招了进去。
刚进体校,没有任何排球基础的朱婷基本上就是从零开始。
从一开始的跑步、负重起跳等体能训练,到排球场上的飞扑、翻滚,扣球、接球,高强度的训练让朱婷伤痕累累,手掌、胳膊、膝盖,后背,哪哪都是淤青。
只待了一星期,朱婷就觉得太累了,坚持不下去,哭着给父亲打电话想回家。
出身农村,家里姐妹5人,排行第三的她觉得自己还不如去打工赚钱,还能减轻家里负担,总比在体校受苦受罪强。
但是父亲不同意,非让她再坚持坚持。
“幸亏当时没有放弃,要不然我得后悔死。父亲坚持、憨厚的品性对我的排球生涯影响很大。”
在周口市体校呆了一年后,朱婷被选入了河南省队,开始了更为专业和系统的训练。也是在这时,朱婷才真正爱上了排球。
在省校训练的几年,朱婷从无名小将逐渐成长为了排坛新秀。她先后加入了国家少年队、青年队,并在2013年世青赛上凭借多年积淀一战成名。
半路出家、年少成名,朱婷的排球之路其实走得挺顺畅的。但就是这种顺畅,让人们错以为她生来就是天才。
然而有天赋是真,但有天赋的,又何止她一人。
天赋+努力,才能成就旁人眼中的天才。
郎平曾说:
“像朱婷这样的球员,不是每年都会有的。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出一个。遇到朱婷,是我们的运气。”
朱婷的出现,固然给中国体坛带来了胜利与荣光。
只是,与其说朱婷成就了女排,倒不如说是女排选择了朱婷。
2013年,郎平回国任教,将19岁的朱婷等一众新人纳入了国家队。
为了考察这些年轻队员,在同年的澳门大奖赛上,郎平大胆启用了她们。最终,这支队伍以三连胜的成绩拿下了冠军。
而朱婷,作为头号主攻手,凭借出色的表现震惊全场,一举奠定了她之后在国家队的进攻核心地位。
年纪最小、经验最少,却能一进入国家队就成为核心球员,这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史无前例。
只是尽管被寄予厚望,朱婷在当时的不足也不容忽视。她擅长高点强攻,但扣球线路单一,一传和防守也是短板。
有强的能力,但精度不够,需要全面提升。这是朱婷对自己的认知,也是郎平对她的希冀。
为了让朱婷成长为全面型的主攻手,郎平甚至不惜拿大型比赛让她练手。
2014年,在瑞士女排精英赛上,朱婷从主攻手变成了一传。比赛中,她失误频出,最后仅带领队伍获得了第六名的成绩。
“很多人说郎导不应该让我更多地去练一传,增强进攻这一强项就行。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是郎导对我的帮助。”
显然,朱婷对于自己的职业前景有着清晰准确的规划。
她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像自己的偶像金延璟一样,成为一名全面型的主攻。而郎平的安排,恰好正对她的需求。
瑞士一役,朱婷越发成长。随后几年,她战绩累累:
2014年世锦赛,中国女排时隔16年再夺亚军,朱婷获得了“最佳得分和最佳主攻”称号;
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11年后再获冠军,朱婷迎来了排坛三大赛的首个MVP;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时隔12年重获奥运冠军,朱婷加冕里约奥运会“女排MVP与最佳主攻”称号。
3年时间,随着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朱婷也逐渐成为新一代的排坛领军人物。
如今的她,既能扣,又能垫,也能拦,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郎平当初的决策是十分明智的。
盛名之下,朱婷的危机意识一直很强。
纵使已经成为了所谓的国际巨星,她想要变得更强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
谈及原因,朱婷坦言:害怕淘汰。
早在刚进国家队时,她就害怕到那里只是昙花一现。时间到了,就得走人。
“我不想来了又走,我想一直留下来。”
因为怕让卷铺盖走人,朱婷从来没有过一刻放松。当她凭借一己之力在国家队站稳了脚跟时,那种危机感仍然围绕着她。
身边的队友越来越年轻化,最小的有99年的,这种新生力量的冲击让朱婷更有压迫感。
与此同时,外界的质疑也不绝于耳。
“朱婷的扣球没有以前那么犀利了,拿分得分也不像之前那么从容了,她的时代还能坚持多久?”
为了不被后来居上,朱婷选择了加盟土耳其超级联赛,在国际上强者云集的比赛中磨炼自己。
从里约奥运会结束到2019年年底,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朱婷斩获了八个冠军,十个单项荣誉和六个MVP。
不仅如此,她更是成为了排球史上第一位蝉联世俱杯MVP的女排运动员。
如今的朱婷,更强了。
当被问及觉得自己是“前浪”还是“后浪”时,朱婷两者都没有选,反倒是另辟蹊径,希望自己一直是奔跑的前浪,保持自己的优势,从而不被超越。
有这样的雄心固然不错,但朱婷也有自己的担忧:害怕伤病。
加入国家队以来,朱婷每年的生日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受伤。然而,似乎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够不受伤病的侵扰。
朱婷也不例外。
2019年年底从土耳其回国后,刚加盟天津队的朱婷参加了世俱杯比赛。原本被寄予厚望,但却因为手腕旧伤复发含泪下场。
经此一事,她也更重视自己的伤病,也懂得了与其急于比赛,不如用心养伤,早日恢复。
伤病之外,朱婷也有身为队长的压力。
2017年以前,朱婷只是队员,只需要用心打球,做好自己就好。其他的,自有队内前辈承担。
但自从接任女排队长后,队员出现问题,教练会找她了解。队友身体上出现伤病,或是心理状态不好也会找她聊天。
“对我的影响,一是休息时间不够,二我觉得精力对我来说也是不够的。”
也正因如此,别的队员一到休息日都是出去看电影、逛街,朱婷却是永远都在睡觉。
对她来说,睡觉就是休息,就是放松。
乐观应该是朱婷最难得的品质。
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她都能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态。怕输就去加倍努力,受伤就慢慢治疗,累了就好好休息。
挫折面前,不自怨自艾,积极应对,这就是朱婷的强者本色。
国际排联曾说:
这是朱婷的世界,而我们不过是生活在其中。
对于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赞美,朱婷看得很通透。
在她看来,自己最大的优势不是本身有多强,而是背后有强大的团队。她推崇集体的力量,团结拼搏才是真正的女排精神。
当被问及未来是否想像郎平一样执教,朱婷说:
“郎导并不是我的方向,她那个位置不是谁都能做的。自己的未来还没想好,目前只想成为一名伟大的运动员。”
朱婷一直很务实,不去过多的想未来,只想专注于现在。就像她一直做的那样,努力训练,用心打球,成为最强的自己。
在越来越强大的路上,朱婷希望自己可以稳一点,不贪多,不急进,稳中求胜,用坚持成就伟大。
“排球是我生命的底色。只有在底色更好的时候,亮色打上去,底色才会更加的光明。”
不少人会将朱婷视为继姚明、李娜之后的下一个世界性的中国超级体育明星。
面对这般盛誉,出身微寒的朱婷异常清醒。
“外面的膨胀可能是给外人看的,内心的东西只有自己知道。”
朱婷一如最初那般谦逊、低调,那颗沉稳朴素的心从未变过。也正因如此,她才能在低处时默默积蓄力量,在高处时泰然处之、及时归零。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她的敦厚坚韧、永不服输,终成就了这个时代最好的朱婷。
至于她的未来,让我们一起见证。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