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教授孩子“死亡教育”?

01

2021年10月22日西北工业大学的一名23岁研三学生校内坠亡。

有记者采访汪楠的父亲汪海(化名),汪海说儿子出事前曾给家人打电话,称实验室任务没完成多次遭到导师批评,并表达了想放弃学业回家的愿望。在六楼走廊徘徊了许久后,汪楠(化名)走进实验室旁的更衣室,从窗台坠楼身亡。23岁的汪楠,是延安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19级研究生。2020年上半年,他被导师交流到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进行学习和课题研究。家人本以为在大家的安慰下,汪楠能够坚持到研究生毕业。然而,10月22日下午2时许,汪楠还是选择从六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02

2020年10月13日大连理工25岁的研究生在化工实验室自杀身亡。

留下一封千字遗书。遗书中讲述了老师授课质量差,很多研究要自己摸索,实验室器材老旧,非常影响科研进度,导师给予的帮助非常少而且经常性否定自己通宵赶出来的成果,科研压力很大。文字中处处显现出抑郁倾向。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03

2019年12月26日,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谭大伟在实验室意外身亡。

多名材料学院学生反映,谭大伟的导师张宏梅存在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甚至人格侮辱的情况,还涉嫌让学生给她的私人公司干活。

04 

 2018年10月,2016级浙江大学化工博士侯京京在钱塘江溺亡。在朋友圈发布“告别全文”, “此生缘尽,只愿没有来生。”

来自网络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学生自杀的事例,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我想说的话:

这些已故之人,很多都是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之人,也是父母的骄傲。

因为在学校受到老师在科研上的不支持,不给予,甚至人格攻击和侮辱,心理压力,精神压力达到极限而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这条路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人会选择这条路?

从本质上看,还是现今社会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教育----“死亡教育”。

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对“死亡”一词讳莫如深,甚至一提到类似的词汇,我们就会被父母呵斥。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既然每个生命都有终点,每个人都会死亡,那么,这个必然会出现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连言谈之中都要避讳呢?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看起来和死亡相隔甚远。可是,真的不谈就会远吗?

在这样意识里长大的孩子们,有的愚昧迷信,有的讳疾忌医,有的漠视他人的生命,有的则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秦明

所以说“死亡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

我们国家已经开展“公民安全课堂”公益活动。地铁上也在不断播放很多急救知识。

2019年3月13日,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提出,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

要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要意识到生命是最可贵的东西,没有之一。生命也是最美丽的东西,没有之一。

要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尤其是在绝望、无助的时候,更要去想一想。

活下去,有很多理由;活下去,甚至不需要理由。

正因为生命有终点,所以我们更应该拼命地、快乐地、充实地活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一定要教授孩子“死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