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本质就是天真地对世界的模仿和对内心的模仿,如果对世界的模仿是古典艺术的话,那么对内心的模仿就是现代艺术,这就是艺术原初诞生的一种动力和源泉。
by-谢有顺
艺术是一种冒险
我见证了一个作家,是怎样成为一个画家的。
两年前,陈文就偷偷地练字练画,我在他起步的时候就开始看,并且感觉到了他的一些变化。早些时候,我也强行收藏了他一幅他心爱的金钱龟,未经他同意折起来就拿走了。
现在,看完陈文这些画,确实很有感触。
首先,让我想起一句话“艺术是一种冒险”。艺术没有冒险,就没有可能性,没有可能性就没有创造性。今天艺术的贫乏,包括艺术的惰性,使得许多艺术家在不断地模仿前人,包括模仿自己,或者,只是在一个价值的平面上滑行。但是,看了陈文的画,我觉这种出格的、破格的,包括他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来自一种大胆的艺术冒险,一下子直达艺术的真谛。
陈文没有任何成规的东西、秩序的东西,包括已经在艺术史上所公认的东西对他的约束。其实,艺术的本质就是天真地对世界的模仿和对内心的模仿,如果对世界的模仿是古典艺术的话,那么对内心的模仿就是现代艺术,这就是艺术原初诞生的一种动力和源泉。但现在,我们的艺术都是二手艺术,我们是在文化与艺术史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其实是一种隐蔽的文化对我们的引导和约束,我们已经有了艺术史的知识,以及对文化的认识,都在告诉我们应该怎么画。大部分人都是在这样大的框架和轨道里画画的。
陈文没有进入这样的一个轨道,他的画一开始就不受这些东西的约束,一下子就回到艺术的原初的状态,就是:我感觉,我想象,包括我所体验到的东西是什么?这是陈文非常重要的优势。他没有经过专门的艺术训练,当然也就没有接受艺术知识对他的约束,但他的劣势同时也是他的优势,他可以一下子就直接说出他感知到的艺术,包括他所感知到的世界的形象是个什么样子的。
看过他画的龟,包括他画的鸟,就知道他在画一种想象。这种对物体、对物质、对世界的抽象能力,恰恰是一个艺术家想象力的精髓。想象力有个“象”,这个“象”其实就是物质本身,同时它又不是物质本身,它是对物质的一种抽象。
艺术就是这样的一种抽象。
陈文身上那种大胆、冒险以及他那种直抵艺术原初本质的冲动,应该是陈文的画给我的第一印象。
第二个印象是,我们很容易把他的画归类入文人画,因为他确实有一个文人的身份。他也的确不是以写实的功底来作为他的强项。他更多的画一种符号的、观念的、意境的,包括个人的一种情怀。如果你硬是把他归类为文人画,我觉得陈文的画对文人画是一个拓展,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文人画持续到今天,已经处于边缘,尽管它曾经在中国画坛是主流,边缘的原因是因为文人画的那种情怀过于单一。我们讲起文人画的时候,都能讲起文人画的竹子啦,画个杯子啦,画个茶壶啦,然后再有些题款啦,然后题款里面有点文人气啦。它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非常单一,无非是想告诉我们,文人们想自在一点、逍遥一点,想到山林或者说自然中间去悠然一点,或者想忘却尘世的喧嚣。
这种东西重复了一两千年,意思不大了。到现在,还有人在画这样的文人画,无非还是一个茶壶、一个茶杯、或者一缕清香、一朵菊花什么的,就是脱不开文人的一种情怀,非常单一的一种价值想象。 陈文的画就算是定义为文人画,我觉得带有某一种对文人画的拓展,他为文人画的单一想象力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现代元素很多跟我们的内心,甚至是某一种潜意识,某一种知觉,包括梦境都有关系。
文人试着书写内心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现代文人画。
从我熟悉的文学上来讲,二十世纪以后的文学,最大的特点是向内走。 如果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要是有个主角的话,这个主角的名字叫”内心“。二十世纪以来的多数文学作品,主角就是”内心“。这个内心跟古典文学里的内心是不一样的。二十世纪以后个人内心世界是被拓展了,尤其是被挖掘得有了不同的层次。比如说,我们有比较确定的内心,还有很多模糊的、无法定义的、碎片式的,甚至是隐约的、朦胧的、梦境般的内心,共同构成了现代人的心灵深度。我们为什么觉得现在人的心灵很复杂、丰富,甚至是不可琢磨,是因为内心世界被大大地延伸和拓展了,不但有意识的层面,还有潜意识的层面,不但有我们所确知的一面,还有我们所不确知的一面。
陈文的画里面,他把现代人内心里不确知的,但是可能在某个瞬间存在的,被他捕捉到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文人对世界的观察和体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至少,我所看见的很多画家,用传统的笔墨来画的时候,没有这种价值想象力,更没有内心自我勘探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想起桑塔格在讲摄影的时候,他有个词叫”决定性的瞬间”,也就是说一幅摄影作品,包括一幅画有没有光彩,有没有价值,最重要的就是有没有那个“决定性的瞬间”。正是这个瞬间,把整幅作品的意义彰显出来。
我为什么会对陈文的一些画印象深刻,就因为他把那些特别的,让人意想不到的瞬间,用画的语言给固定下来,比如说他的《怀风而行》,就是某群鸟飞行的瞬间,包括他抽象后的龟和鸡,其实也是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瞬间,他捕捉到了一种印象,这个印象对画来讲是真正的神来之笔。这是对文人画思想空间的拓展,是陈文对世界的理解与自我的理解,包括对内心的理解,都向里挖掘深了一步。
陈文的画没有重复传统文人的单调趣味,他是在写一个更加复杂的自我。当然,也是在画他所体验到的这个更加复杂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一个艺术家有这种大胆的、冒险的精神,同时又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对世界有独特的发现,是艺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点至少在陈文已有的这批作品中,已经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体现。
当然,不是说他的画就真的有多好了,我们也不要这样捧杀一个正在学习画画的作家。但是,他的确能避其所短,发挥了一个作家与艺术家高度发达的直觉,那种非常大胆的笔墨语言。在今天的画坛上至少是不太容易被重复的,估计也不能够被重复,甚至,陈文他自己也重复不了。同样的龟他画完了再让他画第二只一模一样的,也画不出来。这是典型的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的一种笨拙,恰恰是这种笨拙让他回到了艺术的本源,就是无法重复的来自内心的决定性的瞬间,这个瞬间,成为了陈文的绘画核心。 而且,他一直在进步,比如说这幅《战士》,看得出陈文还是有一定的写实能力和基础的,但写实不是他的强项,恰恰是他对这个颜色的使用,突然在写实里面有了一种超越的,形而上的,非常强的想象空间,这是他的强项。这种写实和抽象的很好的结合,更能够传达一些特殊的信息。
还有一点,这些画,我觉得很好,是经过解释和阐释之后的好,我的意思是说,最好的画是不用阐释的,如果阐释之后我们才恍然大悟,说明还是缺少一个和读者沟通的基本的语言。所以,如果说我有什么建议,就是怎么能找到阐释得更少一点,都能让观众看出震撼与触动,这方面陈文还要多一点的努力。 绘画和音乐,都是不需要阐释的,中国的画和中国的音乐世界化程度最高,原因是它不需要阐释。包括不懂中文的人,都读得懂看得懂的,才得了画的精髓。如果要通过无穷的阐释来领会其中的奥妙,就说明有些画还是没有找到一种语言,一种能和观众的直觉和悟性对的语言。陈文的画里面可能还有一些生硬的东西,但他一直在探索之中,前景可期。
根据在陈文绘画作品读画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而成。
文/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