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第十集苏轼之死

【画外音】:苏轼身为皇帝的老师,为什么会遭遇一贬再贬的尴尬境地?这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历史的巧合?苏轼能否逃出这场非同寻常的政治迫害?他最后的死亡又是否与此有关系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走近大文学家苏轼,继续讲述他人生历程的最后篇章.

在前面的节目中,康震老师讲到,苏轼为了避开朝廷里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主动请求到地方去工作。在地方上任职,虽然不如在朝廷那么风光,但却可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老百姓办点儿实事。可是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正当苏轼在他的第四个知州――定州知州任上准备要大干一番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重大变故突然降临,那么,这会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它的意外到来会改变苏轼的人生命运吗?苏轼最终的死亡与此有关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继续走近苏轼,精彩讲述苏轼人生历程的最后篇章。系列节目《苏轼》第十集《苏轼之死》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康震】:苏轼为了躲避朝廷里边的是是非非和政治上的纠纷,他主动地要求到地方上去工作。可是我们说了,是祸你就躲不过,别说你躲到地方上,你就是躲到天涯海角,麻烦还会来找你。这个麻烦是什么呢?因为到了宋哲宗的元佑七年前后,一直主持朝政的高太后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而宋哲宗已经到了十八岁可以亲政的年龄。宋哲宗这个人心胸非常狭窄。有一次,宋哲宗也在场,这个老太后就给其他几个大臣说,说你看我现在身体病成这个样子,往后的朝政该怎么办呢?她这一问以后,大臣们还没来得及应对,原来一直很沉默的、坐在一旁的,从来也不发言的十八岁的宋哲宗突然说了一句话,说这有什么难办的?朝廷有的是规矩,规矩上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这弄得周围的人大吃一惊,下朝了以后,几个大臣在一起商量,说这下麻烦了,咱们这几个人,肯定是把皇上得罪了,将来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所以宋哲宗他是这么一个人,不是说他自己真的凡事都要请娘娘定夺,他自己心里有主意,但是他当时小,权力都在高太后手里,他没法说。所以随着高太后的病情逐渐加重,政局的转换和动荡的这种气氛、这种气息早就表现出来了。到了元佑八年的九月三日,高太后去世了。九月四日,哲宗就下令要恢复几个与新党人物关系特别密切的宦官的职务,虽然由于宰相的反对,没有能够实现,但是这已经传达出了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前面都讲过,苏轼是这个小皇帝的老师,按道理说你是他的老师,你不应该有什么担心的,但是苏轼也深知其人,所以早早地就把自己打发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他自己要求外任,当时他担任的是个什么职务呢?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充河北西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知定州军州事。定州就是现在河北省的定县。这一大串的名字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他以一个很高的三品的身份,出任河北西路的总管,兼定州市的市长。可是我们刚才说了,是祸躲不过,到了元佑九年四月十二日,宋哲宗就把年号给改了,他改年号――古代的皇帝改年号都是有说法的,他改成什么呢?改成“绍圣”。绍圣的年号是什么呢?就是要继承父亲改革的遗志,将革新变法的大业进行到底。这小皇上亮出底牌了,那么亮出底牌之后紧接着就是人事调整。当时在台上的旧党的宰相全部都被罢免,任命了当时新党的代表人物叫章敦为宰相。从绍圣元年到绍圣四年这几年的时间里边,象司马光这样一批已经去世了的,原来旧党的领袖人物,他们的官职都被追夺了,他们的墓碑都被铲了。活着的高级官员通通地都被贬了。在这种形势下,苏轼的命运,不用想象你就能看得到。

【画外音】: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高太后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她慧眼识才,把苏轼兄弟推上了他们政治生命的最高峰。可是随着高太后的去世,宋哲宗的亲政,一大批以前遭到罢黜和迫害的新党人物重新被重用,于是,这些新党人物对旧党人物的报复行动也开始全面启动和升级。而作为旧党重量级人物的苏轼,会逃过这一劫吗?他会面临怎样不可预知的人生命运呢?

【康震】:那么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呢?在元佑九年的闰四月三日,第一道诏命下达,他被取消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撤销了定州知州任的职务,以左朝奉郎的身份任英州知州正六品,英州在现在广东的英德。没过多久,第二道诏命下达,以左承议郎的身份任英州知州,成了什么呢?正六品下,又降了一等。当时的苏轼啊,已经六十岁了,要从河北的定县赶往遥远的广东的英德,这还没有算完。第三道诏命紧接着下达,说:合叙复日未得与叙复,仍知英州。这句话的意思,你还做英州的知州,可有一样,按照宋朝的规定,官员任职到一定年限的时候,按规律、按规定,有自然升迁,取消你这个资格,你永远不可能得到升迁的机会。这是第三道。到了六月份,这苏轼不是急着要往英州赶吗?还没赶到呢,等他到了安徽的当涂的时候,接到了第四道诏命:撤消了他左承议郎的职务,由英州知州降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不但贬了你的官,而且刚才是在英州,现在连英州都不能待了,你得去哪儿呢?去广东的惠阳,就是刚才所讲的惠州,把你安置在惠州,给你个官衔,但是你没有任何实际的职务,不得签书公事,这意味着苏轼的命运要发生根本的变化。苏轼听到这个以后,他马上做了一个决定,他不要再象在黄州时候那样,把一家二十多口人都带在身边,他现在都六十岁了,他愿意一个人担当所有的降临他头上的这些苦难。他做了个决定,只让他的小儿子苏过和他的侍妾朝云还有两个女佣人跟着他一起去惠州,其它人都不要跟他去。然后到了八月份,他刚刚赶到了庐陵,就是现在的江西吉安,第五道诏命紧接着下来了,这都是很快的.撤消他建昌军司马的职务,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仍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法事)。他在惠州,苏轼在惠州待了三年。三年刚到,第六道诏书就追下来了,这回您连惠州都不能待了,您去哪儿呢?直接去海南岛,第六道诏书怎么说呢?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今海南省儋县)不得签书公事。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你在海南还是不能签书公事,担任什么职务呢?就还是一个别驾,这个职务只是一个知州的从官和佐官,九品。我们经常说的是什么呢?七品芝麻官,那这是一个什么芝麻呢?是一个微型芝麻、微微型芝麻,很小。问题是这个又一个根本的不同在哪?这次他孤悬海外。(这个)北宋的朝廷有祖训的,知识分子犯了再大的错误,读书人犯了再大的错误不会怎么样呢?把你杀掉。那不杀你就只有贬你,给你贬到不能再远、不能再南的时候,那就是到了海南岛,就是天涯海角了。这次的被贬海南包括惠州,跟黄州之贬有重大的不同,有三点大家要注意,第一是什么呢?在自然条件方面,在生活的条件方面,更加地艰苦。第二是什么呢?他身体非常地虚弱,在保全性命的前提下,能不能再返回中原甚至回到家乡?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再有,当年被贬黄州的时候,苏轼的心还是热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个根本的不同在于,章敦等这批新党人物上来,再也不是和苏轼的政见不同的问题。你想想看,我们前面讲过,在元佑时期,苏轼等这一批的旧党人物上台了之后,新党人物纷纷被贬,在这些年里边,他们郁积在心中的这个怨愤之气,那通通都要发泄出来。所以这一次的旧党人物的被贬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打击报复的性质,我就让你永世不得翻身,不然怎么会贬到海南呢?

【画外音】:可以说,曾经辉煌一时的苏轼如今已经跌至人生的谷底,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苏轼连降了十几个官阶,由一名正三品大员降为九品芝麻官。命运真的是同苏轼开了一个大玩笑,面对在当时还是属于蛮荒之地的惠州、海南,苏轼的生活状况会怎样呢?已经花甲之年的苏轼,能经得起这种折腾吗?苏轼到底是怎么死亡的呢?

刚才说到,由于受到新党人物的政治报复,苏轼在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被连降十几个官阶,由一名正三品大员,被贬到当时的蛮荒之地海南,担任一个九品的犯官。此时苏轼已经六十二岁,花甲之年的他,能经得起这种折腾吗?苏轼在当地的生活状况又会是怎样的呢?苏轼到底是怎么死亡的呢?

【康震】:我们先来看他的生活状况。苏轼在给他弟弟苏辙的信里边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在惠州的情况。惠州这个地方啊,当时市场经济也不发达,自由市场上每天只杀一只羊,每天只杀一只羊苏轼也买不起,怎么办呢?他就跟这个屠夫商量,说你把羊肉什么的都卖完了之后剩下的那骨头架子,脊骨,你给我留下来,那个我能买得起。买回这脊骨怎么办呢?放到锅里头玩命地煮啊,咕嘟咕嘟煮,煮熟了之后拿出来,然后再放在米酒里头进行浸泡。浸泡完了之后呢然后再撒点盐,放在火上再微微地烤,还不敢烤焦了,然后再一点一点地一边剔着,把缝里的肉剔出来,来吃它。那么苏轼在给弟弟的信里边说什么呢?说我感到很高兴,每天在吃这种羊肉的时候,感觉像在吃螃蟹一样。因为费很大的工夫,才能得到来之不易的那一点点微弱的肉,靠这个来补身体,还不能每天都吃,得过上几天,吃这么一次羊脊骨。那么在海南哪,条件更艰苦了,苏轼给他的朋友程秀才的信里边是怎么说的呢?说海南这个地方哪,(《与程秀才书》):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换句话就是没有肉吃,没有地方住,没有朋友,得了病也没有医药,冬天没有炭来烧火,夏天也没有凉爽的泉水洗澡。就不是个宜居城市,距离宜居城市的距离非常远。

艰苦归艰苦,我们都没忘了,苏轼一直保持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不论到什么艰苦的地方,他都善于养生保健,就是到了海南这个地方,他依然给自己创造出了一套养生保健的方法,叫做什么呢?叫“谪居三适”。这个“谪居三适”是怎么回事呢?是:“旦起理发”:早上起来迎着海风,就着早上的清风,梳理自己的头发。想像着一边梳,头发越来越多,越来越浓厚,这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第二叫什么呢,叫“午窗坐睡”:中午到了,反正没事,不得签书公事嘛,盘腿坐在一个蒲团上,手肘靠在一个茶几上,做昏昏欲睡、恍恍惚惚、进入到两忘的境界,俨然已经成了庄子。第三个叫什么呢?叫“夜卧濯足”:临睡之前洗脚,他怎么洗呢,他有一首诗,夜卧濯足(节选):

况有松风声,釜鬲鸣飕飕,瓦盎深及膝,时复冷暖投,明灯一爪剪,快若鹰脱鞲。

我晚上快睡觉之前啊,听着坐在炉火之上的热水发出嗖嗖嗖的声音,水开了,然后自己的脚丫子放在瓦盆里头,水加得多一点,快到膝盖了。过一会儿加点热水,热了再加点儿凉水,很自如,很潇洒,洗完了脚丫子呢,然后用个指甲剪在灯下很细心地剪自己的脚指甲,感觉到很自由啊,好像老鹰脱离了羁绊,在高空飞翔一样。大家剪自己脚指甲的时候有没有这样想法,就觉得自己获得了对生活羁绊的一种挣脱,获得了自由,恐怕很难。但是我们的苏轼,六十二岁的苏轼,在海南岛被贬的时候,他还努力地要从这样细微的生活的小事上寻找到解脱自己心灵的一个途径。当一个人的人生境界达到了足够的高度的时候,他的那种道法自然的神情、神采和天才是表现在各个方面的,他不是故意的,不是做作的,而是自然的。

【画外音】:如果说当年被贬黄州之时,苏轼还有一种东山再起的斗志和希望,此时,被一贬再贬的苏轼,在经历了人生这么多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之后,他早已经将生死得失置身度外了,同时,寻找精神的解脱和释放,成为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苏轼到底会有怎样的人生思索呢?他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会向方延伸呢?苏轼最终究竟是怎样死亡的呢?

【康震】:他在惠州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叫《记游松风亭》。他经常去登那个山,山上有个亭子叫松风亭,以前都很好,一下就登上去了。今天登的时候有点奇怪,登到半山腰的时候实在走不动了,坐在一个石头上望着那个松风亭想,这可怎么办呢?还有这么长的路,我都登不上去呀。后来忽然一想,我这是干什么呢?我为什么非要登到那个高顶上去呀,难道人生就是不断地必须往上爬吗?为什么我现在不能做一个决定,我从半山腰上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然后我下山了,我一样可以生活得很好。

你注意啊,这是一个在政治上没有前途的人,他要在生活当中给自己蹚开属于自己的一条路。你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前面讲苏轼少年成名,那是闹着玩的吗?科举考了第二名,制科考了百年第一,这样一个人现在却说出、说为什么我非要爬到松风亭上去,为什么不能半路回到山脚下呢?你要知道,一个六十二岁的老人,你得允许他在身心方面给自己一个空间。他不这么想能怎么想?那么大家可能会想啊,苏轼现在是不是变得特别封闭,成天自己一个人爬在小亭子上,自己躲在海岛上,写点小文章?那不是,这根本不符合苏轼的性格,我们知道,苏轼是一个特别喜欢管闲事的人,他现在是一无所有,什么官都没有,但是他依然什么呢?对民生超乎寻常地关注。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苏轼当时在惠州啊,岭南地区办了一件大事,就是给广州引了“自来水管”。广州这个地方在北宋的时候水质不好,只有很少的达官贵人能喝到从远处牛王山上的泉水,那水很贵。大部分老百姓只能喝又咸又苦的地下水。有一个道士给苏轼出了个主意,说什么呢,说离城约十里的地方,有个叫蒲涧山滴水岩,那个滴水岩的水可以引到城里来。但是这只是个创意,没有官方的支持,这个费用很大的。苏轼一听,毫不犹豫,马上给广州的知州叫王古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这是个大好事,你应该跟朝廷申请一笔钱,把这个滴水岩的水引到广州来。苏轼不但出主意,他还告诉他应该怎么引。他怎么引的呢?他在滴水岩底下,让工程队的人挖了一个大石槽,让滴水岩的水先蓄在石槽里边,然后用那种特别粗壮的竹筒绑在一起,五管竹筒绑在一起,靠在水槽这个地方接水,然后一直引到(什么呢)广州城里边来。到了广州城里边呢,再凿一个硕大无比的大石槽,把那个水引到这个石槽,再由这个石槽引出五根很粗大的竹管,一根一根、一根一根地分到人家里去。这就是北宋的时候,在苏轼的倡议下发明了这个原始的自来水管。

所以我们说苏轼他这个人是什么呢,他不光是要通过刚才我说的那样一种自我疏解的方式,来解脱自己在现实的苦难当中的困境,更重要的是,他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的才华,把自己的思想,要跟老百姓---要跟老百姓紧密地结合起来。换句话说,我的命运再苦难,只要我投放到更广大的老百姓的命运里边,我就一刻都不感到孤独。

【画外音】:此时的苏轼已经打定主意,准备在海南终了一生,他不断地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位中国古代优秀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行与操守。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北宋皇宫里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变故,朝野震惊,政局突变,那么,这又会是一场什么样的变故呢?远在天涯海角的苏轼,与这场变故会有什么关系吗?他最终究竟是怎样死亡的呢?

【康震】:怎么了?到了宋哲宗的元符三年,宋哲宗很年轻的,驾崩了。他驾崩以后,他没有儿子,他的弟弟赵佶就继位了,这就是很有名的宋徽宗,那个大画家。他继位以后啊,是由宋神宗的妻子向氏夫人、就是向太后执政。这个向太后跟章敦不合,她一上台就把章敦给打发了。所以,当时的政局,就出现了一点松动。元佑的旧党人们开始纷纷地回到朝廷,二月份朝廷天下大赦,苏轼以琼州别驾的官职命令在廉州安置。廉州在哪儿?现在的广西合浦县。不得签书公事,但总归是回来了。四月份,授予他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居住。又往北走了。到了六月份的时候,苏轼开始从海南出发,渡过琼州海峡。到了十一月份朝廷下诏,给他这个官职,这个名字很长,说什么呢?说:复朝奉郎、提举成都府玉局观、外军州任便居住。给大家解释一下,说白了就是什么呢?给你一个七品官的官俸,你爱上哪儿住上哪儿住去。这是很多被贬之后又被召回来的官员朝廷给他们的优待。

这时候啊,苏轼在北返的过程当中,朝野之间就有一种舆论,认为苏轼和苏辙兄弟很有可能要再返朝纲,执掌大权。那么苏轼是怎么表现的呢?是不是也是踌躇满志,准备再一次地如如何如何呢?不对。一方面来讲,苏轼的的确确对于当时的朝政啊,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拒斥的感觉,他不愿意再把自己的后半生搭到这个激烈的政治斗争当中去。再一个,对当时的朝政的格局,苏轼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我刚才讲了,向太后执掌了朝政。可是有一点你别忘了,她把章敦这个新党的宰相给开掉了,做宰相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旧党的代表人物,叫韩忠彦;一个是新党的人物,叫曾布。为什么呢?宋徽宗继皇帝位之后,他的年号叫什么呢?叫建中靖国。这个年号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努力地调和新党和旧党之间的矛盾,让朝政沿着平稳的路往前走。所以你看他这两个宰相,一个是新党的,一个是旧党的。而且,当时在新党人物里边,立场最为鲜明的是两个兄弟,一个是蔡京,一个是蔡卞。这两个人也被开掉了,可有一样,随着蔡京和蔡卞被逐出朝廷,有一个代价,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作为旧党人物里边立场最为鲜明的苏轼和苏辙兄弟,不许回到朝廷。这是一种什么呢?是一种政治平衡。所以呀,当时苏辙跟他哥哥一样,也从被贬的地方召回来,他当时选了个什么地方?颍昌,就是现在河南的许昌。他跟他哥哥说,我们年纪都大了,就别折腾了,尽量地离京城这个地方近一点,靠近中原嘛,我们两个住在一起。苏轼本来都答应了,后来一听说,朝中可能又有新动向,坚决不去颍昌,坚决不去。所以他把自己终老的地方就定在哪儿呢?定到了常州。所以常州是苏轼选择的自己的终老之地。

【画外音】:命运真的是同苏轼开了一个大玩笑,让他在大起大落中体味世间沧桑,在悲欢离合中体味人情冷暖,接下来,已经六十五岁的苏轼还会做些什么?又会是谁陪伴他走完人生的最后历程?一段广告之后,康震副教授将解读一代文坛巨人苏轼死亡的前前后后。

刚才说到,苏轼在海南历经三年的犯官生活之后,重新获得自由。此时,苏轼已经六十五岁,花甲之年的他,还会做些什么?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苏轼到底留下了什么样的遗言?我们从中又会有怎样的思考呢?

【康震】:苏轼的确没有可能再回到朝廷担任任何职务,因为什么呢,这个时候他的身体已经非常坏了。我们说等他回到去常州的路上,已经到五六月间了,这个时候的江浙地区啊,气候非常炎热,这是一;苏轼长期一路上过来,都是在船上,非常地闷热,而且长途跋涉,你想想看,他从海南过海,到了大陆之后,然后又到了永州,然后一路上又到当涂,然后又到南京,然后再到常州,所以什么呢,这个身体的适应性已经很差了,当时他已经是六十五岁的人了。

六月一号,苏轼当时身上感到不舒服,天气很热,吃了一些凉的东西,吃得太多,晚上跑了一晚上的厕所。痢疾,很严重,折腾了一晚上,第二天非常地疲惫,只能卧病在床,喝了一些黄芪粥,用来补气的,觉得好多了。可是几天以后,病情没有好转,接着消化系统完全紊乱,胃部很胀,不想吃饭,再加上当时――因为他当时在真州,就是现在的江苏仪征,在岸上要办事情,他还老住在船上,河水污染得很厉害,所以臭气熏天,加重了他的病情。其实应该说这时候苏轼已经预感到自己的身体快要不行了,他就给苏辙写了一封信,说他死后葬在嵩山之下,而且请苏辙给他写墓志铭。到六月十二号,他离开了真州去常州,在那儿见到了他的老朋友叫钱济明。

到了七月十二号,他突然觉得身体好多了,无比地轻松,然后就要了一些纸笔,给钱济明书写了几篇诗文。大家都觉得病没事了,其实这是回光返照。到了七月十八号,他觉得病很重,就把三个儿子都叫到床前,说“吾生无恶,死必不坠,慎无哭泣以怛化。”我这辈子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也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死后不会下地狱,我死后你们不要哭泣,因为那不是我所希望的。到了七月二十三号,苏轼醒过来,当年在杭州径山的一位著名的长老叫维琳,前来看望他,两个人交谈了很长的时间,苏轼还给维琳写了一首诗,谈到自己对佛教的看法,对生死的看法。

到了七月二十八号,苏轼处在弥留状态,他的听觉和视觉都基本上丧失了,这个时候维琳方丈--他的这个好朋友,就在他的耳朵边上大声地说:“端明宜勿忘西方!”说这个时候你应该想着西方极乐世界呀,苏轼喃喃自语地回应说:“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说西方极乐有没有我不太清楚,但我觉得为它而用力并非我所愿。这钱济明,他的好朋友也凑近他的耳畔大声地说:“固先生平时履践至此,更须着力!”说您平生笃信佛法,而且用心地修炼,不就是为了今天嘛,你应当用力啊。苏轼最后说了一句话,说:“着力即差。”如果用力,如果故意,就全错了。苏轼对于佛教、对于佛学有很深的造诣,但是我们知道,苏轼这一生都对现实的人生保持有极大的热情,他从来不把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虚无飘渺、虚幻的所谓极乐世界去。应该说在临终、在临去世的时候这一段对话再一次特别鲜明地给我们勾画出了苏轼的人生的理念、人生的信念,和他本人的个性。所以我们说什么呢?到最后苏迈含泪上来问他的后事,这个时候苏轼已经去世。这是在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的七月二十八日。

我们应该说,苏轼这个人,他就象流水一样,虽然总有一天,他要在我们的眼前渐渐地、静静地流淌、消失,但终归这流水要回到大海。苏轼这生命又很像明月,虽然总有一天,这个明月要在我们的眼前也慢慢地、渐渐地落去,但是我们知道,明月它是永远在宇宙、在天空中闪烁的。所以我们说,苏轼虽然他的生命是终结了,但他永远都会在中国的诗歌史、文化史上像明月一样,像流水一样,永远地流淌,永远地闪烁,他永远不会消失,永远会活在我们的心中,谢谢大家!

【画外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于公元1037年,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存世诗词3000多首,存世文章4800多篇,数量居北宋之冠。公元1101年,病逝于江苏常州,终年六十六岁。

文章来源于摘抄

感谢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轼》第十集苏轼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