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年幼,父母可知自己的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离开

我是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因为主讲课程的关系和学生会有比较亲密的接触,例如讲管理沟通课程时,会在课堂上现场邀请一名学生做倾听技术的展示和练习。时间长了,学生也认可了我同时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愿意和我分享更多的生活。

一个专业几百个学生,花样年华般涌动,其中总有比较能引起特殊注意的“好学生”和“坏学生”,下面我来分享几个。

两年挂18科考试课的“明星”玩家

学院开会前的闲聊时间,T君总是话题。T君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过去的两年半里,一共挂了18科考试课。一个学期4-6门考试课来计算的话,他基本上挂掉了全部的课程。“每天来上课时,他把自己打扮的像个明星,好像下一秒就去开演唱会!”一位老师气愤的说。

这个我是知道的,他也来上我的课,而且是每节课都亲自来,我说的意思是,有些课他是全部缺勤,有些课他请人代上,而我的课他全部亲自出勤。头顶的长发打了发蜡高高梳起,耳上两侧是修剪的短发,一件带标识的闪光夹克外套,一条黑色卷腿裤,紫色底黄色大五角星花纹的长袜套,这是补色搭配,非常惹眼,黑色带亮钻的平底鞋。随身携带的物品非常简单,一个iPhone X和一条耳机线。上课从不说话,带上耳机安静的打游戏,看直播。于是,在某个场景下,我提出了话题,打开了他的世界。

他父母是医生,同时经营一家私人诊所。7岁那年,有贼人入室抢劫,妈妈为了保护他,后背上留下了多条纵深的疤痕。从大学期开始,他基本经济独立,不仅养活了自己,去年还给父母一人买了一部iPhone X,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很是得意自己的行为,“现在有几个人能做得到”他如是说,“我就是学习不好”。

问及以后的打算,他说:接下来的一年,目标是完成补考,拿到学位证。会听从母亲安排的工作,因为妈妈养育他太不容易。“你很少提及爸爸”,我问。“与爸爸沟通怎么样”?他依旧回避了问题。我们聊了很多,很细致,最后在我的提示下结束了话题。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世界。

为人子,他很孝顺。

做学生,他会顺利拿到毕业证。

成年后,实现经济独立,甚至是现在很多三四十岁的人都做不到的。

因为这是他报答母爱的行动。


“一等奖学金”收割机

“老师,我大一就是一等奖学金,今年我还要拿一等”。她的语气很坚定。

“老师,这是我们社团的互动,您这周五晚上有时间的话来参加呗”。她热情洋溢。

在舞台上,她永远是那个最受关注的人,无论她扮演的是哪个角色。

然而,校园里的成功依旧不能给她足够的信心,她还是焦虑,迷惑,彷徨。

简单的了解了她的家庭和成长经历,我理解了她的彷徨。M妹妹来自内蒙古的一个小山村,父母是本分的农民,对于如今的她,父母再也没有要求,觉得很好很好。

这是一个早慧的孩子,她知道校园是一个类似“真空”的环境,自变量充分引发因变量,可变要素少。她通过简单要素的操控实现了父母的期望,进而,她开始焦虑未知。未来,她能否继续让父母满意,继续展现理想的自我呢!

我问她,不焦虑,会如何,不满如,会如何,不完美,又如何!

当然最关键的是,因为父母对她不再有期望,于是她失去了努力的方向,不知怎样才算完美。


“老师,我出差去了。”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在一个“2+2”项目组工作。这里的学生,国内读两年,然后出国读两年。一开始走的是学校搭建好的澳大利亚留学,后来越来越多的学生自己申请英国、美国等知名学府,考虑到经济负担,一般会申请奖学金。

某天中午去上课,我从停车场走向教学楼,看到同一排的另一辆车上刚好下来一个人,是要上我课的学生D君。衣着朴素,背着一个单肩挎包。

“老师,上周的课我缺勤了,出门才回来。”他主动打招呼,然后与我并肩前行。

“哦,出去旅行了?”我随意的反问。

“不是,是出差。”

“跟父母出差吗?”我心中略惊讶,猜测到。

“不是,是我自己的公司。”他淡然回答。我回望他时,他继续解释了一下:“因为业务的关系,得去外地”。

即不迎合,也不冷淡。既不焦虑,也不自满。

走进教室开始上课后,他把书本摆在桌上,目光是跟随的,偶尔也与同学私语。


着一张张面孔,我常常陷入冥思,是怎样的成长经历铺就出今天的他们。

当年年幼,父母可知自己的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离开。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逻辑世界,主导这个逻辑世界的就是亲密关系。

鲍比对从母亲身旁离开的年轻小孩进行观察,离开母亲的小孩展现出三个阶段的行为:愤怒、绝望和疏离。基于观察的结论是:婴儿或小孩子的愤怒最初是为了展现一种呼唤,也是一种抗议,要让缺席的母亲能够回来。同时,愤怒也成为孩子纾解紧张和焦虑的方法。鲍比的学生,加拿大发展心理学家设计的陌生情景(strange situation)提出了三种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

鲍比相信,依恋理论是“摇篮到坟墓”的理论,它的影响将贯穿全部人生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开始关注早期的依恋类型对成年以后的影响,进而开始了成人依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存在着相似的依恋模式。

安全型依恋能够恰当地平衡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既关注外部,也合理的表达自己。如D君。焦虑型依恋往往在成年后表现为迎合他人。他人(如:父母)的认可、赞美是行动的主要驱动力,而一旦缺少了外部的刺激,个体表现为无所适从。很难有与自我平和相处的情景。如M妹妹。焦虑型依恋的成人进入婚恋阶段后,会表现出需要不停的跟对方确认亲密关系的行为,会不自觉的去迎合对方以获取积极反馈,否自便陷入自我否定。T君是焦虑-抗拒型,一直在用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间接的满足父母的期望。

塑造健康的亲密关系

“你这样做,真让我失望!”和“你这样做,我觉得很没面子,你觉得呢?”两种表述看似一样,实则不同。日复一日的强化中,第一种孩子如果很优秀,ta的优秀变成了父母的面子和炫耀,如果没有,那么孩子会沮丧,自我贬低,乃至憎恨。潜在的意识里盘旋着“为什么我不能让父母开心”的疑问。后一种表述,鼓励了孩子的自我表达。曾经我儿子回答说:我觉得我很好呀,因为你是大人,大人和小孩不一样。他的回答区分了他与我是不同的主体,他在为他自己而活。有一天当他觉得需要改进时,也是他为自己负责的成长表现。

当然蕴含在语言表面的微小差别实则是父母如何看待孩子,内心中与孩子关系的表现:孩子是隶属|附属于我的,还是孩子与我是虽相关但独立。

父母的爱,将伴随孩子一生。当他成年,当他面临很多选择却不知如何选择,当他对现状不满却缺少改变的勇气,当他想起未来总是迷茫和害怕,你是否会想起,当年年幼,是我用爱编织了一张天网让他生活于之下,浑然忘了头顶之上原本是自由的天空。

送他一对金翅,不如滋养他生出自己细小羽片。也许会跌跌撞撞,可是所有的飞翔,都是从降落开始。

世间唯有父母之爱,是为了更好地离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时年幼,父母可知自己的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