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一、万历

万历皇帝年幼即位,受教于张居正,自小受四书五经的熏陶。直至青年时期,抱负于胸,励精图治。正当他想要一展宏图之时,现实给了他一巴掌。

万历成年之前,每天的主要生活是接受张居正的教导,以及出席各种繁冗复杂的礼仪。久而久之,这种礼仪让万历感到枯燥乏味。

文官集团已经壮大,文渊阁是文官集团的代表,不是皇帝的心腹,他们想把皇帝放置于他们制定的条条框框之中。

长达10年的“立储”之争,以万历的失败和放弃告终。他终于明白,皇帝只是一个权威性的象征,是社会制度下的产物,是紫禁城中的囚徒。

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始“无为而治”,与宦官掷银为戏,不出席经筵,不上早朝,拒绝递补官员职位,不可避免的使帝国陷入更深的危机。


二、申时行

经过200年发展壮大,文官集团在朝堂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孔孟思想的熏陶与现实碰撞,让文官集团表现出互相矛盾的阴阳两面。他们满口道德伦理,其实是以道德为工具,满足自己的私心贪欲。

申时行深知文官的这种双重性格,不同于张居正的偏激和独裁,他老成练达,洞察世事,左右调停,在夹缝中生存。他斡旋与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弱化双方的矛盾,维持了表面的和谐与稳定。


三、海瑞

海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力图恢复洪武皇帝拟定的制度,是伦理道德的坚决信奉者和实行者,是苦行僧般的忠臣。

他是舞台上的英雄,光芒万丈。他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刚正不阿,直言进谏。他的个性和信条使他被人尊敬和爱戴。但在现实中,却没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上下级也唯恐避之不及。

精神上的激励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他的所作所为无法被接受为全体文官们办事的准则。

在经历了入狱和罢官后,72岁的海瑞再次进入朝堂。申时行利用他的声望的形象作为朝堂的点缀,海瑞由于失望而绝望,7次提出辞职而不准,于万历十五年年底逝世。


四、戚继光

阴历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戚继光在贫病交迫中死去,古老的帝国失去重整军备的机会。一股力量崛起于黑山白水之间,最终取明朝而代之。

戚继光本朝最有才能的将领,他招兵整军,戚家军以严峻的几率和高昂的士气威震四海。他发明鸳鸯阵法,以12个步兵布阵,各种兵器配合,所向无敌,后改为各兵种协同作战。

当时,文官和武官观念对立,朝廷重文轻武,武官长期处于文官的压制之下,武官金戈铁马的汗马功劳,在文官看来不过是匹夫之勇。

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

在抗倭战争中功绩最为卓著的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将领,而是最能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天才的将领。他所以获得成功的要点,在于他清醒的现实感。他看清并适应了当时的政治,而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是在当时的环境里唯一可以被允许的方案。

戚继光不仅是军事家,也是政治家。


五、李贽

李贽,明朝最为异类的思想家,反对程朱理学。

李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长大,他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家观念的挑战,使王朝的观念收到威胁,当他发现自己的学说没有付诸实施的可能,他就把他美术化或神秘化。

问:"和尚痛否?"

答:"不痛。"

问:"和尚何自刎?"

答:"七十老翁何所求!"

黄仁宇认为,李贽的不幸,在于他活的时间太长。如果他在万历十五年就离开人世,那么在现代就很少会有人知道他的存在。虽然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但自身却可以省却很多痛苦。李贽生命的最后两天,是在和创伤血污的挣扎中度过的。这也许可以看成是他15年余生的一个缩影。他挣扎,奋斗,却并没有得到实际的成果。


1587年,万历十五年,表面上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大明国已经走到了他发展的尽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