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爷轶事--说网名

孔子说教

鬼爷是我送给一位老友的外号。当年他在QQ上大展社交时,网名倍儿张扬,叫什么“北京贵爷”。

在网络上,某些女士看到这类网名,不免眼前一亮,就联想到了单身贵族、钻石王老五之流。当然,这联想是不是鬼爷正巴望的,也未可知。

于是种种问候接踵而来:

“贵爷您有车吗?”

“贵爷您有房吗?”

“贵爷您的存款几位数?”诸如此类赤裸裸地打探。

只有极个别的问候比较靠谱,“敢问您可是托庇祖荫?”

甭管靠不靠谱着不着边际,人家一问,鬼爷就有了卖弄的机会,他并不直接回应那些打探,一张嘴就卖关子掉书袋。以下摘自他与女士们的聊天纪录,很有点猫捉老鼠般的戏弄。

“要是有人问你,妻子这个词儿指谁?十有八九会答,老婆呗!其实不算全对,杜甫的名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若狂。这诗里的妻子其实是指俩人,老婆和孩子娘儿俩。”

接着,鬼爷又拽到了汉语修辞:“您要明白,富贵这个词儿与妻子一样,是由两个单义字组合而成。所以,您可能误解了我的网名,孔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可见富和贵不是一回事。有的人富而不贵,比如爆发户;有的人贵而不富,比如落魄的八旗子弟那五。不好意思,本人属于后者。”

鬼爷进一步天花乱坠:何为富?丰于财也,车、房、存款皆属于财。而贵呢?《周易》说,贵贱位矣,也就是说位尊为贵。贵者追求的不是财富,而是修养、德行、风范。

孔子有个爱徒子路,在一次战斗中,被敌手一剑把帽带子挑断,帽子掉了下来,这可了不得了!古时候,冠是一个男子身份的象征,宁可掉脑袋也不可丢冠,“士失冠不如死”。

于是子路赶紧放下剑,跳下马,去拾帽子,正当他“结缨正冠”忙着拾掇仪表呢,敌人围了上来,把他剁成了肉酱。

您肯定觉得子路这人愚腐得可以,但孔子闻讯,却难过得从此见不得肉酱。说明孔子十分推崇子路的风度--真TM优雅,必须点赞,哪怕今后再也不吃炸酱面!

还有一个故事是说宋襄公,泓水之战宋弱楚强,楚军刚开始渡河,宋军早在对岸布好阵列。有人建议宋襄公对楚军“半渡而击”,就是当楚军渡河到一半时发起偷袭。但宋襄公拒不同意,说仁义之师不能那么下作,“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 ”,否则胜之不武。

于是,一直等到楚军踏踏实实过了河,从从容容排好队,宋襄公这才正式击鼓进军。结果可想而知,宋军大败,宋襄公也受了重伤。

这个故事让宋襄公被天下人耻笑,连毛太阳都笑他是“蠢猪式的仁义”。但鬼爷却认为这是“春秋大家”的风范,佩服得不要不要的。那时代贵族文化首要的是“礼”,即便打仗也要遵守“战争礼义”。这种视名誉胜过成败的气质,其实就是一个“贵”字,完全与“富”无关!

宋襄公的仁义之师

不过呢,还没等鬼爷论证完他的网名,对方早把他拉黑了。如果鬼爷读心有术,肯定能看到她撂下的话:哪儿来这么个穷酸老夫子呀?倒驴不倒架的,哼!

受过几次刺激后,鬼爷意兴阑珊,再也无心玩猫捉老鼠,于是修改了他的话术,变得简捷有效:

--“您好!很高兴认识您!可我好奇您为什么叫个贵爷呢?”

--“哦,这个嘛,我的真名里有个贵字呀。”

--“那,能告诉我真名吗?”

--“俺叫孙富贵,俺爹给起的。”

--“…”

你可能感兴趣的:(鬼爷轶事--说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