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面对痛苦,自在拥抱快乐
人生就像一场打怪升级,需要一点点累积经验才能更自如地闯关。任何一块短板都可能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其中最容易被忽视,同时也是决定人生精彩程度的短板,是对痛苦的耐受性。
在咨询室里,经常有来访者会问到“老师,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尽快好起来?”、“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不要再这么痛苦了?”
正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痛苦和快乐就像阴阳一般,都是我们人生体验的重要部分,不可缺少。痛苦和快乐也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也无法剥离。所以一个人对自己痛苦无法容忍的同时,也失去了拥抱快乐的机会。
1、承受痛苦,才能拥抱快乐
一位许久不见的朋友叫琳(化名)突然在给我打电话哭诉着,她在近一个月里,特别消沉和沮丧,什么都不想干,她感觉好像陷入了痛苦的漩涡当中,变得无力自拔,好像出了什么问题。我让她赶紧到医院检查和进行心理咨询,具体看一下是怎么回事了。
最终琳鼓起勇气到精神科医生那检查,确认为中重度抑郁和中度焦虑,医生建议先进行心理疏导及支持,琳也开始了积极通过心理咨询进行自救的道路。
琳出生在偏远小山村,父亲患有精神疾病,无法照顾和陪伴她,而母亲为人很冷漠,很少对她会有正面和及时的回应。因为家里需要生男孩,父母把琳放在了姥姥家里抚养,琳小时的玩伴更多的是猫猫狗狗。琳在十来岁的时候,曾经生了一场很大病的,当时琳在病床上很痛苦,但父母都未曾出现过在病床旁照顾琳。琳也很努力,从小山村到大城市读书,甚至考取了MBA。因为她从自己生病的那天起就开始意识到了,从今往后的人生只能靠自己独自努力和奋斗,她发誓要摆脱曾经痛苦经历,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琳也发现正因为自己从小缺少爱,自己找的男朋友和老公都是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似乎是在想弥补着过去的遗憾和痛苦。结婚之后,老公起初对她还是蛮关心和爱护,琳也感觉到很幸福,琳也选择来到老公的公司帮助老公打理生意。
但是随着老公的生意越做越大,老公也逐渐开始没有这么多精力放在琳的身上了,也越来越对琳没有原先这么耐心了。琳随之开始越来越抓狂和痛苦,接受不了这份爱的改变,想让老公像以前那样爱护自己,但换来的是无休止的争吵和失望。
琳不再到老公的公司里工作了,也没有再出去和朋友见面聊天,而是在家里养起猫猫狗狗。琳每天起床时看到躺在身边的猫猫狗狗,自己会感觉到些许的安慰和温暖,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强烈孤独感。琳开始变得越来越沮丧,变得喜欢借酒消愁,只有喝酒才能让自己的痛苦得以彻底宣泄和释放。
在心理咨询当中,琳也对自己身上背负的痛苦开始着更多理解了。
琳从小经历被父母冷漠地对待,以及后来被送到姥姥家,甚至重病时父母的不照顾,这些都给她幼小心灵造成沉重的打击,让她一直经历着被抛弃和不被爱的痛苦。琳会发现每当自己在咨询中回忆起过去的痛苦时,自己当下会经历着蚀骨之痛,全身忍不住颤抖如同筛糠般,只能大口大口地喘气。
咨询师解释到,她当下的痛苦反应只是在重新体验了她试图忘记的曾经那些痛苦。这就像三岁小孩一下子被10公斤大米压着,痛苦而又无力反抗。年幼的她只能强行将这些痛苦隔离,不再触碰。琳通过自己努力远离了家乡,就是在为了逃避那些让自己能够想起痛苦经历的熟悉场景,这也是为什么琳现在不愿意和家里人有太多的联系。
可是,琳也发现,不管多努力地想逃避,在当下依然会因为某些和小时候痛苦经历类似的小事而抓狂。比如老公有时没时间陪伴着自己,老公有时没有正眼看着自己说话等等。有时,琳痛苦得实在太难忍受了就会拿东西使劲敲自己的脑袋,或者喝酒让自己得以宣泄。
琳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一遍又一遍地面对以前自己试图忘记的痛苦记忆,琳后来回忆起来戏笑到这大概就是玄幻小说当中经常提到的洗筋伐髓和渡劫吧。这样煎熬的体验曾一度让琳怀疑人生和想放弃咨询,但琳的坚强和勇敢以及咨询师的抱持和共情让琳坚持下来了。
经过多年的心理咨询后,琳发现自己开始能够愿意去接纳自己痛苦过去的存在,也开始不会因为当下某些事情而情绪失控,自己也能开始学会享受和老公的关系,也能在工作当中施展自己的才能,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痛苦情绪而不只是逃避。琳同时还意外地发现,原来自己对童年的记忆当中,还是有很多快乐幸福的时刻,也看到老公在努力地弥补他有时没时间陪自己的遗憾,也发现了人生更多的精彩。我也看到了琳整个人比起以前更放松、更淡然、更自如,更接近她从小就追求的幸福和快乐的状态。
琳领悟到让自己改变的并不是灵丹妙药,而是自己的努力和咨询师的抱持。在和咨询师安全的咨访关系当中,琳对痛苦的耐受性得以不断地提升。就像三岁孩子在长大同时坚持锻炼身体才能扛得起10公斤大米一样。随着对痛苦的耐受性得以提升,琳在某一节咨询中经历了最强烈的痛苦之后,体验到的居然是巨大轻松和愉悦,一种顿悟的狂喜体验。
但琳知道,要真正消化父母在自己成长当中给自己造成的影响,还是有很远的路要前行。
2、为什么承受了痛苦才能拥抱到快乐?
其实中国文化里有很多关于痛苦和快乐的辩证思想,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玉不琢,不成器”,“宝剑锋从磨砺出”等等,这都是讲着我们需要经历足够痛苦的磨练和挫折,我们才能有能力去拥有自己期待的成就和快乐。
琳的成长经历并不是通过打怪一点点地累积经验升级,而是一下子就遇到了大BOSS,顿时失去任何还手和应对能力。琳被这个大BOSS重创后,也失去了提升痛苦耐受性的机会,她只能采取最原始的应对策略——逃避。只要当下生活里有一点可能让自己经历痛苦的迹象时,琳的第一反应就是逃。只有自己感受到足够安全的时候,才敢浅尝辄止地进入关系。这样的状态就像生活在战争地区的人们,更多的是关心炮弹会不会落在自家,而无法享受生活。
琳问过咨询师,有没什么办法能够让自己永远地幸福快乐而不会痛苦?
咨询师反问到,有人觉得吃甜品是一件幸福事情,但一辈子只能吃甜品,不能吃别的,你觉得这个人还会觉得是幸福吗?
其实痛苦并不是快乐的反义词,就像苦不是甜的死对头。如果没有苦,我们怎么会感受到甜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同样没有痛苦,我们也不懂得快乐。所以痛苦没有错,问题只是出在了我们有没足够空间和时间来获得对痛苦有更好的耐受性。这就像琳的经历一样,只有在她重获对痛苦的耐受性,能够承受和接纳自己的痛苦后,她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来更好地享受生活和工作。
3、如何学会承受痛苦?
我们准备某些重要的考试时,我们会选择做历年真题来模拟练习。同样我们要去面对当下痛苦,也需要提升自己对痛苦的耐受性,我们也同样可以通过成长经历来练习。
A、突破对痛苦的心理障碍。
痛苦是一种心理体验,但同样也会伴随着相应程度的身体反应。我们需要通过第一个很重要关口,承受住痛苦的体验。
我们需要先对过去痛苦经历进行相应评级,然后从最小痛苦程度的记忆开始体验,在自己熟悉了某个程度的痛苦之后,再去感受和回忆更痛苦的记忆。这也是在练习自己身体面对痛苦事件时的第一反应不再是逃避。
B、找回真实的记忆。
很多时候和痛苦相联系的,是曾经深深烙印在我们大脑里的特定记忆。但记忆是会出错的,因为孩提时对事件的理解并不是全面的,甚至很有可能存在失真。
我们在承受住记忆所带来的痛苦之后,要紧接着重新梳理和还原当时记忆的细节和理解,最好是用笔和纸写下来,甚至可以和家人重新核对当时细节。然后再对自己记录下来的内容重新审视和解读,再与自己小时的理解进行对比,让自己对记忆内容有全新的理解和领悟。
C、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把自己对曾经痛苦记忆的重新理解,运用到当下的类似事件中。同时观察再次经历类似事件时自己的反应和感受,用新的理解和领悟来重新解读当下事件。
当然,我们的领悟不可能突然就让当下改变,就像正在高速行驶的动车需要足够长的制动距离才能停下来,我们的完全改变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才能实现。
D、最后杀手锏。
术业有专攻,自己实在搞不掂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吧。学会去寻求资源和帮助,也同样是我们重要的能力之一。
而你此时在咨询当中,最重要的是要感受和体验你和咨询师的关系是否让你感受有足够安全和抱持,剩下的就在咨询当中由咨询师陪伴着你去重新经历和成长。你同样也会发现,当你的痛苦有人愿意来认真倾听和理解时,你的痛苦程度会减大半了,这也是一段你人生当中重要的特别的人生经历。
4、结语
不管如何,我们所做的一切最终是让自己承受得住痛苦,能有足够精力去享受弗洛依德所说的“好好地爱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