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好吧,我们终于进入正题……开始说一说两个大才子王阳明和唐伯虎的考试故事,公元1499年,京城杏花初开的时节……
还是先介绍一下两位考生之前的“战绩”吧。
当然先说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生人,字伯安,别号阳明,余姚人。余姚县有明一代出过三个状元,其中一个就是王阳明的老爹——王华,最终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所以说,王阳明同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学二代。但是,他的科考之路却并不顺畅。
弘治五年,王阳明同学21岁,与孙燧、胡世宁三个绍兴人一起去杭州考乡试(明清余姚属于绍兴府)。根据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的说法,当天晚上考场巡逻保安突然看见一红一绿两个巨人走进考场,齐声高喊:“三人好做事!”然后消失。后来,胡世宁官至福建按察使,是第一个敢于向皇帝报告宁王图谋叛逆的大臣,结果反被宁王挑拨进了大牢;孙燧官至江西巡抚,坚决不参与宁王叛乱,结果被杀;最后,右佥都御史王守仁出来给两个同学报仇雪恨。
中了举人,这要是在一般人家,也算是祖坟上开始冒烟了,我前面说过了,举人其实也具备当官的资格了。但是人家的爹是状元啊,举人级别,王阳明同学估计都不好意思跟老爹提。
22岁第一次考会试,结果名落孙山。根据日本学者冈田武彦的说法,第一次没考上。父亲的好友,大学士李东阳安慰王阳明说:“你这次虽然不中状元,下一次科举必定会中状元,试一试为下一次科举作个状元赋吧。”王守仁提笔而就,在座的人无不惊讶其才学。但是也留下了“王阳明这小子太狂妄”的说法,而这种名声,据说直接导致了他第二次会试落地的结果。当然,这是未经证实(其实也很难证实)的一种说法,但是有一个确实事实:
25岁第二次会试,还没中!有同样没考上的朋友安慰他,结果王阳明说:“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所以说,这个人啊,确实狂。
弘治十二年,28岁,第三次参加会试,应试能力实在不咋地的王阳明同学,却遇到了应天府来的超级学霸——唐伯虎。
接下来讲一讲唐伯虎会试之前的战绩。
唐寅,1470年生人,比王阳明大两岁,字伯虎,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父亲唐广德是开酒店的。唐伯虎家庭环境确实没办法跟王阳明比,但是,但是,耐不住人家能考试啊……
成华二十一年,花季少年,16岁的唐伯虎参加苏州府院试(这个上面解释过,这是国家级考试的第一级),以第一名成绩,考中秀才。
考完秀才,唐伯虎就开始跟朋友们在青楼酒肆间浪,虽然才名远播,还是继续浪。一直浪到24岁那年,浪不下去了——先是父亲唐广德去世,接着一两年内,他的母亲、妻子、儿子、妹妹亦相继离世。唐寅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唐寅念及父亲的夙愿,心中羞愧,决定发愤读书,从事科举。
27岁,唐寅参加录科考试,第一篇说过了,只有过了录科考试的秀才才可以参加乡试。在考试期间,唐寅继续出去浪,惹怒了提学大人,判唐伯虎落地。后来是苏州知府曹凤看唐伯虎实在是个人才,推荐他参加补考,终于获得了乡试资格。
24岁,唐寅参加应天府乡试,又是第一名,唐伯虎,唐解元,一战成名。
弘治十二年,30岁的唐伯虎,是冲着连中三元来的,气场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让我们翻开《弘治十二年会试录》去看看考试的具体情况。
明代《会试录》的体例一般包括六大部分:会试录前序、入场官员名单、三场试题、中式举人名单、程文与会试录后序。下面我一一介绍给大家:
1.会试录前序(1-6页)
由正主考官李东阳所撰写,大致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开始直接说清楚了本次考试的基本情况,从前序里面我们知道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3500人,结合中试举人300人的记录,我们就知道这次考试的录取率实际上是比较低的,仅仅达到8.5%。后面部分的文字,主要是强调了科举考试对于帝国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多啰嗦了。
2.考场官员名单(7—10页)
即会试中帘内官、帘外官的名单,包括每名官员的散阶、官职、姓名、字、籍地、出身等内容。帘内官负责出题和阅卷,都是大学问家,我们来看第七页,考试官排名第一的,就是对王守仁大加赞赏的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甲申年进士——李东阳“,“同考试官”就是副考官一共14人,一半以上是翰林院编修,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的高级秘书。作为帘外官的考务工作人员级别也很高,在第八、九页可以看到,负责收发试卷的“受卷官”由山西大同府同知、浙江绍兴府同知这样的地级市副市长来担任;再比如第十页中的“巡绰监门官”就是考场的保安队长,第一位是正三品的昭勇将军,后面还有好几位正四品的明威将军,到了殿试就上锦衣卫了。
3.三场试题(11—19页)
二月初九第一场的试题,第十一页是考《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有三道题目,这三题必答,字数一般每题200字左右。考《五经》的题目更多,第十一页到十四页,《易》《书》《诗》《春秋》《礼记》各四题共二十题,这二十题不需要全部回答,要根据你报考的专业,选择某一《经》里的四道题目回答。举个例子,王守仁同学报名时,选择的是《礼记》,那他在这个部分只需要回答《礼记》方面的四道题目就可以了。
二月十二第二场的试题,第十四—十五页中可以看到。论一题,题目是——君子中立而不倚,这是考《中庸》里面的一句话,答题300字左右。诏、诰、表试题各1道这属于应用文考试。判语试题5道,看考生对某个疑难问题的判断思路,比如十五页“投匿名文书告人罪”。
二月十五第三场的试题,自由度大一点,在十五——十九页可以看到,题目类似今天公务员考试时政类策论,共五道,每题300字,来不及的话,回答其中三题及以上也可以。
4.中式举人名单(20—36页)
这就是录取的考生名单了,基本格式就是“第几名+姓名+原籍+学籍+专业”,这里有几个关键人物需要我们注意:
第一名 伦文叙 广东海南县人 监生 《易》,这老兄是后来的殿试第一,状元;(第二十页)
第二名 王守仁 浙江余姚县人 监生 《礼记》,王阳明在这里考得比老爸好点,王华成华十七年会试成绩是三十三名;(第二十页)
第一百七十三名 丰熙 浙江鄞县人 监生 《诗》,这位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因为跛脚被明孝宗从状元划到了榜眼的倒霉孩子。
5.程文(37—97页)
就是从这场考试里挑选出来,作为范围的优秀作文。
王守仁有两篇优秀作文入选,第一篇在会试录六十四页,是第一场中,考自己专业的《礼记》第二题“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就这段话展开论述。具体内容以后介绍,我就提一下考官李东阳老师的批语:“畅达无疵,《乐记》义仅得此耳”。评价很高了。第二篇在六十六、六十七页,是第二场论的答题内容,就“君子中立而不倚”作简要论述,多位考官批语中有“滔滔自胸中流出”“如水涌出而意理从之”的文字,应该是一篇篇颇有气势的文稿。
6.后序(99—102页)
由副主考陈敏政撰写,基本也是歌功颂德,有效信息主要是提了下300人的录取人数。
如此,整本《弘治十二年会试录》将完了!
有同学可能就急了,唐兄呢?伯虎呢?别急别急,我接着说下去。
唐伯虎确实参加了这次考试,刚刚考完的时候,自我感觉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没想到等待他的确实一场厄运!而魔鬼的蛛丝马迹,我们还是可以从《弘治十二年会试录》里面找到。
第十七页,第三场策论的第三问,出题者是排名第二的主考官程敏政。这实际上是一道材料问答题,材料来源比较不常见,来自元代刘因(字静修)的《退斋记》,原题摘录如下:
问:学者于前贤之所造诣,非问之审、辨之明,则无所据以得师而归宿之地矣。试举其大者言之:有讲道于西,与程子相望而兴者,或谓其似伯夷;有载道而南,得程子相传之的者,或谓其似展季;有致力于存心养性,专师孟子,或疑其出于禅;有从事于《小学》、《大学》,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于老。夫此四公,皆所谓豪杰之士,旷世而见者。其造道之地乃不一如此,后学亦徒因古人之成说,谓其尔然。真知其似伯夷、似展季、疑于禅、疑于老者,果何在耶?请极论之,以观平日之所当究心者。
各位同学,即便是明代的科举考试,其实也是有复习提纲的,也是有标准答题套路的,程大学士的这段材料,很多考生根本听都没听说过,你猜对了,这是一道“超纲题”,第三场考下来,绝大多数考生彻底傻眼!
与一个个失魂落魄的考生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两位同学却却喜形于色,就是唐伯虎和好朋友徐经。甚至未等发榜,北京城里就开始有传言,说唐寅和徐经之一“可中大魁”。于是大家开始议论,为什么这两位有把握好高分?
分析来分析去,如果要脱颖而出,超纲题必须做的好,这个判断倒也符合逻辑。
按逻辑推下去,唐徐二人为啥能答好超纲题?哼哼,他们以前做过!这就不按逻辑来了,但是很多人宁可信其有,尤其是某些官员。因为考题是程敏政出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唐伯虎和徐经在考试之前跟程大学士确实是有走动的,如果唐徐二人提前知道题目,这对程大学士的政治对手,绝对是利好消息,对吧。
《明史·程敏政传》:“或言敏政之狱,傅瀚欲夺其位,灵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
就是说,有一位官员傅瀚想得到程敏政的职位,于是就暗中指使户科给事中华昶告发程敏政泄露考题给徐经和唐伯虎。这就是著名的“弘治春闱案”。
这件事《明史》《明史稿》《明孝宗实录》包括各类野史的记录众说纷纭,历史的实际情况,恐怕永远也说不清了。我们能确定的基本事实有如下几项:
1.明孝宗让李东阳核查了全部试卷,李东阳的结论是:徐经、唐寅的试卷皆不在程敏政所录取的试卷当中。
2.告状的和被告状的统统下狱,唐伯虎和华昶都扛过了锦衣卫的严刑逼供,一个说我没有买题,一个说我后面没有人指使,我一心为国家考试的公平才告状,可惜徐经同学受不了酷刑,招供说“以币求从学”,就是给了程敏政银子,让他教几招……
3.结果徐经、唐寅,士籍除名,黜充吏役;华昶的处分是降职;程敏政被强制退休,四个月后,不治而亡。
总而言之,唐伯虎的科举之路从此终结,从此寄情山水,走了一条艺术家的道路;而王阳明,在之后的殿试中,获得了第十名(二甲第七)的好成绩,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当然,这两位大才子的人生还会再一次交集。十七年后,兵部尚书王琼预感到宁王朱宸濠即将起兵反叛,于是推荐他最看重的年轻人——王阳明为左佥都御史,任务是整顿江西、福建地区的军务。与此同时,宁王府中有位美术老师预感到大限将至,正设法逃出王府,这位美术老师的名字叫做——唐伯虎!
似乎有点偏题,毕竟我们不是讲历史故事。花了三个篇章,粗略的以《弘治十二年会试录》为例,简单梳理了一遍明代中期的考试制度。如有错漏,也请批评指正。最后,我想把自己对于科举制度的两个小心得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想法:科举考试是一种”精英选精英“的标准化人才选拔机制。
第二个想法:科举考试体系所建立的是一种“以献祭为核心价值的具备流动性的涉及全社会的巫师—麻瓜等级链条”。
具体的解释,其实上文都在了,我也会再以后的文章中进一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