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日常训练:让写作融入你的生活(十)

第1节 重新定义输入能力

写作是对输入进行思考后的输出。因此,学好写作,要先保证(持续、大量、优质的)输入。

输入能力,就是你从万事万物中吸收能量碰撞出思考的能力。

比如在街上走时,我会想,这条街和街上的每一个店铺,多么像公众号列表啊,每一个店的名字和招牌都是公众号的名字和头像,然后我就从新媒体传播的角度来看待这条街,思考公众号头像和名字的重要性。
比如我去海底捞吃饭,我一边吃一边观察海底捞的服务,思考每一个服务细节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能给我带来哪些不同的体验、为什么海底捞的服务员能做到这样、跟企业文化还是激励机制有关……这些输入就可能变成之后我所写文章的素材的一部分。                    比如你在工作中刷文章、朋友圈、各种网站,不要觉得看文章才是输入,评论区其实也是一个素材金矿。它经常会诞生很多段子手,也常常会迸出很多金句,尤其是点赞前排的热门评论,有时候还能引起不小的话题,你看到这些也就有了输入。

工作、生活中,看见即输入

与人聊天,主动索取信息

观影、听歌等,主动制造关联

已有输出,可再次输入

假如你写废一篇文章,你会怎么处理?我想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删掉或者不管。其实这些写废的稿子也能作为我们输入的来源,它们是有利用价值的。
你写文章是对输入进行思考后的输出,可能这篇文章写得不好,但它附着了你的思考路径,可能还会有一些可以再利用的观点和案例,这些都是可以被你再次输入的。



第2节 重新定义处理能力

文章是写作者精神的展现,输入像一堆杂乱无章的文件,是写作者不得不去处理的素材,写作者要做的就是赋予写作素材一种精神到逻辑的形式。

什么是素材处理能力?我认为是筛选、归纳、提炼的能力。

识别筛选

1.学会筛选优质信息

你每天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能处理的信息也是有限的,所以要优先去处理那些更优质的信息。比如看电影时,不要花2分钟时间选一个接下来要浪费你2个小时的烂片,宁愿在选择上多花一点时间,看看豆瓣评分等。比如你有2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不要朋友圈里刷到什么就点开从头看到尾,要先判断值不值得看,不要点开公众号列表从上往下什么都看,要先看看你关注的那些优质号有没有一些重要文章是你还没看完的。

2.学会识别信息性质

我们在处理信息的时候,要一边看一边识别信息性质,比如这个信息是事实、理由还是观点、结论。

识别信息的性质是为了更好地吸收。有的信息是事实,你直接记住就可以了;有的信息是观点,观点不是事实,否则它就不是观点了,既然不是事实,你要有自己的判断;有的信息是理由,你要看它能否解释结论;有的信息是结论,你要想想能否想出合理的理由。

3.学会按需求来筛选

不是所有的素材都适合我们的写作主题,也不是所有的素材我们都能运用得当。学会甄别素材,找到适合的、能被自己运用的,这是最重要的写作素材处理能力。

归纳整理

你写文章处理素材时,要一边找素材一边分类:哪些是核心论点,哪些是分论点;哪些是案例,是哪一个论点的案例;哪些是原因,分条列举;哪些是外部因素,哪些是内部因素;哪些是第一阶段,哪些是第二阶段……分类的方式非常多,根据写作的实际情况确定即可。

提炼总结

提炼总结是对信息的终极处理。你读一个故事,有何感受;读完一篇文章,学到了什么;看了一场电影得到了什么等,这些都是对输入信息的提炼总结。

如何提炼总结?

第一,归纳法。归纳是指从个性到共性,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式。

比如我分析了一些2018年崛起的百万大号,从这一个个具体的号的发展中,我提炼出一个共性:尽管微信红利殆尽,但如果你能持续提供大众需要的稀缺内容,你依然有机会从零到一做出一个大号来。

第二,演绎法。演绎是指从共性到个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式,即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演绎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比如,2019年,如果你能持续提供大众需要的稀缺内容,你依然有机会从零到一做出一个大号来。粥左罗团队花重金与三位职业发展领域的大咖签约,每人保证每周至少一篇原创干货输出,因此,2019年公众号@粥左罗有机会逆势增长,拥有了100万名用户。



第3节 重新定义写作能力

日常沟通,尤其是微信聊天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文章就是说话。”其实反过来也是如此:说话也是写文章。你对别人说话,实际上是在脑子里进行碎片化写作。写文章是输出思想,说话也是;写文章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说话也一样。

聊天和写作有很多共通点,比如以下几个方面。

文章要有主题,聊天要有话题;

文章要吸引读者兴趣,聊天要吸引对方兴趣;

文章要传达给读者某些信息,聊天要告诉对方某件事情;

文章要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聊天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发布社交动态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动态,比如发朋友圈、微博、知识星球等。你用几句或几段文字进行吐槽,发表感想,记录生活的过程,就是写作的过程,而且是公开写作。因为你发的东西是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获取关注,否则你没必要公开发布。

评论

我们平时都会活跃在各种内容平台上,比如看公众号、刷知乎、看豆瓣、听音乐等,在这个过程中,你对一个事物的态度和评价都可以写下来。比如看完一篇文章、听完一首歌,可能都会有评论的冲动。你可以把这种冲动理解为写作的冲动,完全可以借助这种冲动写点什么。这也是日常的写作训练。

你可以养成写小评论的习惯,可以是观后感,也可以是对内容的评论,还可以是对某个观点的解读,甚至是反驳。带着这样的目的,你阅读时会更认真,吸收效率也更高,这些都会反过来提高你的写作能力。



第4节 如何让写作成为习惯

定个目标

看看自己的水平,然后定一个可实现的量化目标,比如:每天写300字、500字、1 000字、2 000字。

目标是用来完成的,不是用来装门面的,以自己能坚持下去为宜,后面逐步升级即可。

随时写作

养成写作习惯的第一步,是放弃追求大段的、固定的、安静的写作时间,要学会培养随时写作的能力。你在一天中可能会产生写点什么的冲动,不要压制它,不要说等晚上的时候再写,你可以马上写起来。同时你也要学会适应随时停下写作的节奏,这是随时写作的第二个秘招。很多人习惯了用大段时间写作,如果只让他写20分钟就不行,停不下来,有个词叫“事来则应,事去则静”,写作也是这样。

随地写作

首先,你的写作灵感、情绪和感受是随时随地被触发的,当被触发时,你就应该写下来,所以你应该在飞机、地铁、出租车上写,而不是非得在书桌前写。其次,你每天都有一些碎片时间被浪费了,它们完全可以被用来写作,比如在商场吃饭排号的时候,在电影院等电影开场前,在理发店等待的时间,上下班路上,等等。最后,你不一定非得在电脑上写,在手机上写也很方便,我现在习惯用手机写东西,我在社群里每天分享的短篇,基本都是随时随地在手机上完成的。

随意写作

如果你每天都要写,必定在一段时间后进入“主题短缺”的状态,即每次想写却不知道写什么,我的建议是随意一些,甚至最初为了让自己养成写作习惯,你可以为了写而写。

你可以写原创的观点,也可以写你看完某个观点的感受,你可以自己写故事,也可以写听完某个故事的启发,还可以记录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人和事,抑或写写自己当下的心情。

我的同事每天都会在我们的社群里分享,有一天他实在不知道写什么,但最后他还是写了,主题就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办”。在这个过程中,你进步非常快,因为本质上你不可能没得写,只是你的思路没有打开,思考维度没有得到拓展,所以这个过程是很好的开发思维的过程。

保持新鲜

偶尔尝试一些没玩过的平台。比如我之前一直在公众号上写作,写了三年多,很疲惫。2018年8月我开始在知识星球上写作,新鲜感一下子就来了,每天写得很带劲。写作平台很多,比如公众号、头条号、网易号、知乎、微博、等,不要永远只在一个地方写。

偶尔尝试一下没写过的题材。比如我的写作题材包括人物稿、成长干货、思维认知、学习方法等,偶尔我也会写一些搞笑的、情感类的和热点评论,写新题材时会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有不舒服感,也有很多新鲜感。

保持学习。这看起来不搭边,却是我长期保持写作习惯最重要的手段。如果你一直在看新东西、学新东西、经历新的事情,你的世界永远是新鲜的,你永远是充满好奇的,于是你的写作也是新鲜的。同时也要多听课,学习新的写作技巧,你会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寻找动力

加入组织




第5节 如何打造写作系统能力的稳定性

搭建一个稳定的认知系统

练习写作的第一步,重点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心态层面,要从心底接受自己暂时写得差这个事实,要知道你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别人没有时间笑话你。千万不要等准备好了才开始写,先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从写好一段话开始,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持续训练,你一定会越写越好。

长期持续写作,一定是因为你从本质上明白了写作的重要性,并且能持续从中受益,能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有时你需要借助外力来完成周期性的成长。你要反复思考这些认知,直到你彻底相信。马云曾说过,多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

搭建一个稳定的输入系统

坚持读好书,看优质文章,多积累经验,多看好电影,跟水平高的人聊天等,持续汲取写作的养分。

搭建一个稳定的处理系统

处理系统就是你的思考系统,是指你如何思考、如何消化所学的知识。这个系统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方式。

你可以做笔记。做笔记不是写文章,可以是段落式的、碎片化的。你每天阅读、学习的时候,要随时记录下内容的重点和你的思考,只要你记,它们就有用,即便你以后不再看这些笔记,它们也是有用的,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在帮助你吸收和消化知识。

你可以做思维导图。做思维导图可以让你更好地梳理所读、所学内容的框架,更容易理解其内在逻辑,你的学习会更系统。

你也可以教别人。我比较喜欢这种方式。我一直倡导教是最好的学,你会的要拼命教给别人。教的过程可以让你发现自己以为明白了但其实还没明白的东西,持续教不同的人同样的内容,可以不断加深你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读书是常读常新,教也是常教常新。

搭建一个稳定的输出系统

搭建一个稳定的反馈系统

首先,你要有一个可供你持续写作的平台。公众号、、知乎、头条、朋友圈、社群等平台都可以。这里我要提醒的一点是,我们的目的不是把每个人都培养成爆款文章的作者,因此我们不一味地追求给大号投稿,你只要找到一个能让你写的东西被几千人甚至几百人看到的地方,你就可以搭建这样一个反馈系统。

其次,你要持续观察文章数据。

不管你在哪里分享你的文章,要养成每天看数据的习惯。多少人看了,多少人点赞了,多少人评论了,多少人分享了,你通过分享连接了多少朋友……这些数据是你每天监控的重点。

最后,你要通过数据反馈提升写作技能。

根据阅读数的反馈,你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选题能力和拟标题能力,也就是洞察读者需求和揣摩人性的能力。
根据点赞数的反馈,你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对文章质量的把控能力,促使你写出更受欢迎的、更有价值的文章。
根据大家留言的反馈,你可以在和读者的持续互动中了解你的读者,进而更加清楚地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认同什么、怀疑什么、焦虑什么,你也可以知道大家怎么评价你、怎么评价你的文章,这些可以极大地改善你的用户思维。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日常训练:让写作融入你的生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