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素材可写怎么办?这是249一节的讲座给出的答案

写文章一年多,经常会力不从心,写到一半不知道怎么继续写下去,或者打开电脑无话可说。把喜欢的事情变成不容易完成的任务时,会感到焦虑,想到好长时间没有内容展示出来,会觉得连这个为数不多的兴趣也要弃我而去。

为了缓解焦虑,不久前把日更文换成了周更文,留出更多时间思考,才有时间学习课程,了解前辈们怎么克服困难,保持高效输出。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总结课程,应该是“写作不是个很轻松的事”。


  • 不要停下来
    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写,脑浆被榨成汁也挤不出有用的内容时,把现在想的东西记下来。畏难情绪是大脑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套自我选择系统,它只要感受到一点不舒服,会马上发出信号告诉我们稍微停一下,找个舒服的方式回避眼前的“麻烦”。于是舒服的门槛越来越高,从开始想要停一下变成一点不想写直到最后放弃。

    培养习惯需要1个月、1年或者更长,但放弃却容易到只需1周、1天、或者1小时。内容干瘪、灵感枯竭是每个作者都会面对的问题,有些人能走出来呈现出来优秀的文章可能仅仅因为他们找到了方法多坚持了一下。重要的是不能停下来,即使对着电脑自言自语记录些今天见到过的有意思的人,新奇事,哪怕是一档娱乐节目或者刚读到一段引起共鸣的话,都可以组织成语言表达出来。


  • 找到兴趣点
    写作和读书一样,需要形成系统后才会对某个领域更熟悉。好比17年爆火的比特币,大多数人通过软件了解到比特币并付诸行动开始购买时,大概率会成为下半场的接盘侠;因为比特币的概念最早是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到17年已经运行交易了8年,而8年里已经累积了足够多的粉丝,他们在币圈摸爬滚打比外行人多很多知识和一手资讯。那么外围人入场是不是没有油水可以赚了?不是,一定有人无论什么时候入场都可以全身而退,但这种概率小到几乎不可能落在我们头上。

    写作也要有擅长的领域,找到自己可以获得一手资讯的圈子,在一个领域深耕然后向其它领域拓展和延伸,触类旁通。不知道兴趣点在哪儿,从最熟悉的开始写,全职主妇可以写衣物收纳整理、宝妈分享育儿有方、职场人可以聊办公室政治。


  • 起个好标题
    好标题是好文章的一半,尤其现在信息来源特别多,每个人每天需要浏览大量信息,阅读文章意味着他愿意将一小段宝贵的时间拿出来和作者分享,标题是读者判断是否要继续交流的窗户。拟好标题也会使全文有主题思想,不会越写越偏,杂乱无序,而且可以帮助理清思路。

    好标题标准不同,不过打开任意媒体新闻软件,找到评论数量、阅读数量比较多的文章,可以大致判断出什么样标题更符合读者心理。一般来说,人有喜怒哀悲惊恐7中情绪,读者需要在文章中找到情绪出口,日记是个人发泄形式,但不适合拿出来给别人看,毕竟关心自己过得怎么样的一小波人应该只有一小波,明星另议。

    所以没有素材可以写时,多研究优秀标题也是好选择。用最简单的10几个字,既总结出文章主旨还能告诉读者文章可以提供什么帮助。


  • 多点真诚
    自媒体也好,传统写作也好。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然后鼓足劲继续走下去。可在此之前,似乎得走很多弯路,会焦躁到想走捷径,比如刷阅读量或者买粉丝数。但这种狂欢满足的似乎只有自己,此外没有人在喝彩。

    我们看过一场优秀而又鼓舞人心的电影时,总会情不自禁的介绍给周围人,免费为影片打Call,写一篇长长的影评表达内心喜悦;读到一本好书,犹如醍醐灌顶,恨不得马上见作者一面表达感谢。文字不说话,但它会表达,糊弄读者也是对自己说的话不负责。


写字是个不轻松又很寂寞的事,不是因为爱很难坚持下去。幸运处在于,每个写作者心里都有足够丰富的世界,观察更细致。没有素材时,可以稍微放个小假,比如听一场讲座、读本好书,听听别人故事里有什么,和自己的故事有什么不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素材可写怎么办?这是249一节的讲座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