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面:马谡并非被诸葛亮挥泪斩杀,《三国志》作者却受牵连

马谡失街亭,被司马懿和张郃所败,彻底打乱诸葛亮布局,司马懿乘胜追击,诸葛亮无奈之下上演“空城计”。马谡知违抗军令,自缚于诸葛亮面前,被诸葛亮挥泪斩杀。

这是我们熟知的桥段,但这段“历史”来自于《三国演义》,并非是正史。真实的情况与此相差不小。

谡自缚跪于帐前。孔明变色曰:“……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给与禄粮,汝不必挂心。”叱左右推出斩之。……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三国演义》)

真相一:马谡可不是自愿回来的,而是被抓回来的

马谡受到诸葛亮器重不假,但这份器重不足以免去失街亭的“死罪”。街亭既有战略意义,但重要的是对诸葛亮更有朝堂之上的政治意义,这个下文细说。

所以,聪明至极的马谡直接选择了逃跑,逃得离诸葛亮越远越好。

但很不幸,他没逃远就被诸葛亮抓了回来。

诸葛亮不但把马谡抓回来了,还把那些知道马谡跑路,但不告诉他的人,也一并给收拾了。从这一点看,诸葛先生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儒雅。

“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三国志》)

真相二:马谡被收拾,不光是因为军令状、不听话

马谡在出发前确实吹大牛立过军令状,但军令状可不是做不到就得自挂东南枝,那样就没谁能活下来了。

军令状大多时候也就是说说而已,类似于今天向领导承诺“保证完成任务”,但偶尔没完成也不会被开除。

马谡被收拾也不光是因为不听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当年又没有电报,传令速度让人堪忧。并不需要完完全全按诸葛丞相说的来。

马谡之所以被猛削,重点是打破了诸葛亮的整体布局,在战场上几乎是满盘皆输,在政治上更是被朝堂所议论。

诸葛亮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么受到刘氏集团的信任,对他的试探从来都没有中止。这一败,让蜀汉四大政治势力(北方集团、荆州集团、东州集团、益州集团)都有所动作,直接威胁到诸葛亮的威望。

所以,为了保住诸葛亮所在荆州集团的利益,马谡必须要被收拾。自己也得降降身份,平下众怒。

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 :“臣以弱才,叨窃非据……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三国演义》)

真相三:马谡并不是被诸葛亮斩杀

诸葛亮把马谡抓回来之后,并没有当着三军将士的面,把马谡给咔嚓了。而是先把马谡下了大狱。

毕竟对自己人太狠,谁还敢追随诸葛亮,荆州集团会崩盘的。

所以对马谡的处理是诸葛亮一大难点,非常考验政治智慧。

马谡守街亭不行,但给别人台阶却挺在行。不劳诸葛亮费心,马谡直接在狱中病死了。然后诸葛亮留下了伤心的泪水,将相和按时到位。

“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三国志》)

真相四:唐朝名相房玄龄揭示,《三国志》作者受到了马谡牵连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经常被看作西晋史学家,但其实他也是蜀汉人,当时的蜀汉还没被灭。所以,《三国志》对于陈寿来说,并不像是写历史,更像是回顾年轻时候的所见所闻,真实性极高。

再加上《三国志》非官修史书,没有政治立场的问题,大部分事件的记录相对客观。

但诸葛亮对于陈寿来说算是特例。

《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吹成了仙人,但《三国志》中对诸葛亮却不是太感冒。一方面因为历史叙述一般比较平淡,另一方面则是诸葛亮收拾马谡这件事,牵连到了陈寿。

唐朝名相房玄龄官修《晋书》时,对陈寿进行了调研,发现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因为马谡的败逃,被施以“髡刑”,即剃光头。

在今天看来只是换个发型,但在当时是一种极大的侮辱。想想如果把今天一位女士给剃个光头,她心中的伤害有多大,三国时期的男士也是长头发,就能感同身受了。

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晋书》)

以上。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晋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另一面:马谡并非被诸葛亮挥泪斩杀,《三国志》作者却受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