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华侨农场各地的异国美食--印尼篇


       上个世纪60年代,印度尼西亚有一批华侨乘坐“美上美”号回到广东,陆续又有其他东南亚国家华侨回归,聚集到广东,并在各地成立了华侨农场,到了70年代又有越南华侨的加入,形成了华侨农场异国风情非常浓郁的味道,特别体现在日常的饮食上。

 

   千层蛋糕,最初是荷兰传到印尼,后由印尼华侨带到中国,又叫大粄,很多祖籍客家人,客家话粄就是糕的意思,一层层烤制,要加入特制的香料,其中包括豆蔻等,口感跟蛋糕店的完全不同风味

 

   九层糕,有点像茶点里面的马蹄糕,但配料完全不同,主要是加入了椰汁及斑斓叶汁需要层层蒸制,印尼话叫labis菱形的意思。

 

   花型小蛋糕,磨具还是当年华侨回国的时候带回,又叫bolu

 

   虾片,又叫木薯片,主要原料还是木薯,有点像山药片,但木薯片厚酥脆,当地人叫golobo

 

   曲奇饼,但是对比曲奇饼,口感又完全不同,印尼话叫lianda


你可能感兴趣的:(散落在华侨农场各地的异国美食--印尼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