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书名《赞扬与责备》,以为这是一本讲方法论的书籍。拿到书随意一翻才知道自己错了,整本书理论偏多,专业性很强,如果你想了解学者们对赞扬与责备的深入研究,这本书很值得一看。
作者特丽.阿普特是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的资深导师,这本书由她30多年在家庭动力学、同一性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凝聚而成。
书的副标题是——剑桥大学的沟通课,可见赞扬与责备在沟通中占据的重要性。
仔细阅读后,我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对赞扬和责备的认识都是有局限性的。
关于赞扬与责备
我们通常认为赞扬和责备都是有意识的情况下对沟通对象作出评价,比如说:“你真棒!或者你知道错了吗?”却不知道会下意识的把赞扬与责备的态度带入每一次与他人的交流之中。
“我好喜欢你身上的这条裙子。或者晚上九点你不断催促孩子:“还不快点写,都十点了。”这些话语都在向他人传达赞扬或责备的态度。
还有一种误解就是认为赞扬与责备就是言语上的表达,其实不是,我们还会根据别人的非语言信息,比如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短促的感叹词等感悟出对方的态度。设想一下,早晨起来发现老公已经帮你你挤好牙膏,你冲他微微一笑。或者看到他随地乱丢的袜子后狠狠翻一个白眼,这些微表情也都在传达着赞扬或责备的态度。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套自己的评判系统。接触事物后,会自动处理事物本身包含的信息,然后形成喜欢或不喜欢的观点。在这个形成喜欢或不喜欢的观点的过程就是自动运转评判的过程,所以赞扬和责备在交流中无处不在。
举个例子:小时候和我妈行走在大街上,只要身边走过一个浓妆艳抹穿衣暴露的女子,她定会斜眼一看然后快速下结论:这个人的职业肯定不太正经。这种快速下结论对于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并不好,因为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片面理解而产生偏差。
可是这种快速评判又特别重要,可以说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工具,在面对人时快速做出反应,他是敌是友?我应该靠近还是远离?他是否值得信任?也因为如此,评判系统能塑造我们的思想、感情和行动。
试想一下,如果你认为一个同事人品有问题,那么你就会屏蔽她所有的优点,你的想法是这种人不适合深交,自然就不会在她身上投入过多的情感,那么采取的行动就是有意疏远。两个人的关系也会因为这种有意疏远而变得越来越淡,对他的成见也就更难以消除了。
赞扬需要恰到好处
说起赞扬可能我们使用最多的对象就是孩子,以婴儿为例,婴幼儿时期家长对孩子沉浸式的赞扬是帮助他建立自尊的重要基石。家长表扬孩子聪明、优秀、孩子会内化这些标签,努力达成自己和他人制造的期待。
可是到了儿童时期如果家长还是以这种方式反反复复对孩子表达赞扬,孩子会感到反感,一方面他们为了得到夸奖需要伪装自己去做一些和意愿不符的事情。比如说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的调皮捣蛋的弟弟,恨不得狠狠踹他一脚,可是因为妈妈赞扬她:“你是一个懂事会照顾弟弟的孩子。”结果她就变成一个两面派,妈妈在的时候和弟弟友好相处,妈妈不在的时候互相厮杀。
另一方面,经常得到家长的赞扬,孩子会认为这些赞扬都是家长控制她的一种方式。时间长了,家长给他的赞扬还会把孩子固定在一些“听话的”“乖巧的”“文静的”标签之中,孩子的天性被扼杀,不能自由成长。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有一个自称育儿类专家在给学员讲课时把“赞扬像糖果”说出“赞扬是毒药”,后来这次讲课常被她的竞争对手拿来当作笑料。糖果可以吃,但是要注意量,吃多了不好,毒药就不一样,可是会致命的。
我们来听听教育专家是怎么说的。
海姆·吉诺特将赞扬描述成一种特效情绪药剂,一定要按规则和注意事项使用“小心用药频率及药量,注意可能造成的过敏反应”。
赞美要真诚,而不是出于控制的意图;
赞美要具体,让对方知道自己好在哪里;
赞美要及时,随时随地发现生活的美;
赞美要恰当,不过分夸大其词;
利人利己的责备
书中说:赞扬有点像胶水。它能激发亲密激素的产生,增进信任,并让我们更愿意与对方协作。而责备则是赞扬的对立面,它激发的是被排斥与被驱逐的恐惧。
520那天晚上,我听见敲门声,推开门一刹那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我的妈呀,结婚十年,老公第一次手捧一束粉色玫瑰花出现在我面前。我乐呵呵的傻笑,眼里是掩不住的喜悦。
过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对他说:“今天买花很贵吧。”
“嗯,那当然,160块钱一束呢。”
明明心花怒放可还是不由自主从我嘴里蹦出一句:“下次别买了,真不会过日子。”
此话一出明显感到空气中弥漫着一丝不快的气息:“也就买这么一次,以后不买了”。我心里的喜悦顿时像云霄飞车一样跌落到最低点,看得出他也很不高兴。
可以说没有人喜欢被责备的感觉,责备会引发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痛苦。所以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在面对责备的时候会开启自我防御机制,千方百计否认自己的错误,有什么比把责任推脱给别人更让人感到轻松呢。
以中年妇女们喜爱谈论的婆媳关系为例,在谈到婆媳关系话题时通常都是数落婆婆的种种不是。其实在两个人的日常相处中肯定也有一些很融洽的经历,但这个时候都被统统抛到脑后了。因为人的记忆并非是重播,而是建构,我们在回忆一段往事的时候,会刻意去修改这些记忆,让它变成一个对我们最有利的版本。
重新回到孩子的例子,其实普通的责备对他来说并不会造成特别大的伤害,相反它对于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还有帮助。比如说:“宝贝,妈妈看见你动手打隔壁的妹妹,这样做的是不对的。”
你的责备可以让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明白这种打人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将普通的责备上升到人身攻击,把对行为的不满表达成对人本身的不满。
工作了一天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本以为今天休假的老公已经煮好热腾腾的饭菜等你,可是迎来的却是他瘫在沙发上玩手机的画面。刚开始你只是责备到:“我下班没回家,你也不知道做一下饭。”
丈夫感受到责备后反击到:“你又没告诉我要做的饭。”他的话激怒了你,你的战斗力被激发:“不想再和你这种人说话,你一向都这么不负责任。”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件导致的结果是两个人大吵一架,冷战数月。
“你一向都这么不负责任”,这句话是最致命的,它传递的信息:你不够好,你并不符合我心里“好男人”的标准。
利人利己的责备,只描述行为,不人身攻击;
利人利己的责备,会按暂停键,不火上浇油;
利人利己的责备,懂适可而止,不穷追不舍;
利人利己的责备,是希望你好,而不是我为你好。
生活中,时常觉察我们做的每一次评判,或许这件事情很累,但对于我们与我们爱的人友好共处绝对是一种很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