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了安卓代码的鸿蒙OS,还是一个自研操作系统吗?

最近,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王成录正面回应网友对鸿蒙的质疑,大方承认了目前的鸿蒙使用了来自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即Android 开放源代码项目)的代码。但王成录也强调了AOSP的代码并非完全来自谷歌,他也承诺,今年10月鸿蒙第三阶段上线时,会大部分剔除来自谷歌的代码。

那么问题来了,使用了AOSP代码的鸿蒙OS,还能被称为自研操作系统吗?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回答两个问题:

鸿蒙是什么?

鸿蒙被定位为IoT(物联网)操作系统。虽然我们一般把手机分离出IoT设备来看,但在广义上,手机、智能家居确实都被算作物联网设备。王成录也是这样认为的。

在采访中,王成录提到,今年鸿蒙目标装机量中有两亿手机、整体三亿。也就是说,有近一亿设备,不是我们直觉上认为的“用鸿蒙替代安卓/iOS”,毕竟安卓/iOS几乎只服务于手机。

这大约一亿、非手机/平板的设备,鸿蒙又替换掉了什么?轻量级操作系统,其中主要来自华为自研的LiteOS,这部分才是我们常说的IoT操作系统。

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功耗有限,需要的运力也不太高,往往搭载的是MCU(微控制单元)而不是常见的完整CPU。它们不需要完整的桌面级操作系统,所以面向这些低功耗的设备,会有专门的低能耗、功能简洁的轻量级操作系统。小米Xiaomi Vela、阿里AliOS Things均在其列,并且都是自研操作系统。

在更早的新闻中,华为明确对外表示过“LiteOS后续会融入鸿蒙OS”。也就是说,鸿蒙有主要两部分:替换安卓的鸿蒙和升级融合自LiteOS的鸿蒙。


AOSP是什么?

粗犷地理解,AOSP是安卓操作系统的代码。

AOSP由谷歌发起并构建了开源社区,安卓代码就是主要来自这个社区。EMUI、MIUI、Flyme等各种国内定制UI上的APP可以通用,根本原因就是各大手机厂商通过这个社区商定了安卓兼容性”(Android Compatibility Program)。

虽然安卓由谷歌发起,并且主要的代码贡献者来自谷歌工程师(其次是各大手机厂商),但在发起之初,就确定下来Android是一个开源的项目。并且早期宣传中,明确说到“任何人都可以以任何目的使用Android源代码”。

当然,谷歌需要盈利,顺势推出了依附于AOSP的谷歌闭源生态:GMS(GoogleMobile Service,即谷歌移动服务)。

GMS包括应用商店、搜索、地图、邮件等多项“互联网基础设施”式的应用,在提供收费或免费服务的同时,通过利润分成或者广告推送,赚取巨大的利润。

当然,因为谷歌自身原因,国内无法使用GMS,那谷歌又是如何赚到这部分钱的?海外收益。国内无法使用GMS,不代表国产手机品牌无法使用GMS,在销往海外的国产安卓手机仍然可以使用。而且,安装GMS需要支付一定的授权费,某些国内外都有销售的机型,即使国内无法使用GMS,在底层上仍会安装相关应用。


使用了AOSP代码的鸿蒙OS,还能被称为自研操作系统吗?

答案是肯定的。

使用开源代码的“自研产品”有很多,比如世界范围内有一众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基于Google Chrome的浏览器。开源代码只要合规使用,是可以成为产品的,其中自然包括AOSP的开源代码。事实上,安卓和iOS的成功,都离不开开源社区的代码贡献者。

但相应的,有相当部分媒体喜欢虚空沸腾,脱离事实地渲染“完全独立自主研发”,忽略使用了开源项目内容的事实,为产品招来无端质疑。应对这种质疑也很简单,只要正面回应确实使用了开源内容,化解质疑。


那么,王成录明说使用了AOSP的代码,明确了当下的鸿蒙确实有很多安卓的影子,能立刻化解质疑吗?

不好说。

鸿蒙的前期宣传中,鸿蒙的自研属性被捧得太高。现在落地的鸿蒙,落差太大了。我想,就算本来对鸿蒙持完全支持态度的,现在也会心有芥蒂。

尤其是王成录说的:“今年10月,鸿蒙第三阶段的开源代码会上线,来自AOSP社区的、由Google贡献的代码几乎没有了”与早期宣传相去甚远。

在早期,不论是官方宣传、还是媒体渲染,鸿蒙都是超越安卓、并且随时可用的。

王成录的话,则间接承认了目前的鸿蒙还离不开安卓。而且,听上去很像借了个梯子上楼,放下自己的梯子后就要踢开提供梯子的人并撇清关系。

这部分表达,很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质疑。

你可能感兴趣的:(使用了安卓代码的鸿蒙OS,还是一个自研操作系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