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富论》笫一章: 什么是精神财富

笫一章: 什么是精神财富

如果叫你回答什么叫做属于你的精神财富,你的答案将是什么呢? 每个人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我相信大部份人的答案都会有一个明显的共通点,这便是大家的精神财富,不应全然由拥有具体的物质财富所能代表的,它可以代表着我们的快乐,它更应该是属于我们精神活动的产物等等。

举一些日常例子,一个男人新购买一套房产,他充满自信,期望以房子为基础进一步和他的妻子组建家庭,以满足自我实现,获得温暖,例子中的房产毫无疑问便是物质财富,不过,若果该男人巳经病入膏肓,自知和认识到时日短少,人生苦短,无福消受,我相信男人此时可能没有那么快乐了。我们可见同等程度下的物质财富,每一个人的精神财富是可以存在差异,而当中的差异,可否为我们提供方向,寻找属于每个个体的精神财富呢?

我的方法是这样的: 假如一个人便好像一个国家般运作,我们的政治便是我们的理性、我们的经济便是我们的心灵、我们各自独特文化便是我们的性格人性,把自己尽量放大,可否更能发现自己? 若果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对自己或别人可否发现更多? 如是,我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心灵经济?

精神财富较精确的定义该是什么呢? 为了对这个概念有更好的了解,我们先了解什么叫「精神」、什么叫「财富」。

精神一词,在<<哲学大辞典>>中有这样的描述: 「精神指人的感觉、思考等意识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包括情感、情绪、观念等有意识的方面」(1),简而言之,精神是一项意念和情感的混合概念

财富一词,历代的经济学家在不同的时代,对财富二字有不同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对财富提供过这样的解释: 「 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财富并非由金或银带来,其实全世界的财富最初都是通过劳动得到的,对于那些拥有财富换取某些新产品的人来说,财富的价值精确地等于获得或支配这些产品所需要耗费的劳动数量。」(2)从斯密的话中,我们知道了财富的概念,即拥有财富一指获得生活数据,二指支配能够提供生活数据或生产产品的劳动力。

精神财富,若果结合上述对「精神」和「财富」的定义,它应具备上述两组词语的特点和内涵。

精神财富,它应该以人的情感或感觉为表现形式,使我们能够感受它们的存在。我们面对一件值得愉快的事情时,不论它的来源是什么,我们此时内心总有着不同程度的快乐,带给我们身体相应的感觉。例如由你升职的消息给你的高兴、和家人相处的愉快,及到你迎接新生命到来的激动,因为这些情感你我都会在内心中辨认出来,所以内心的感受便是精神财富的表现。

精神财富,它应该可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前面刚刚陈述了精神财富有着以情感为本质的属性,而获得情感意味着相应的心理需要将得到满足,所以精神财富应该可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例如升职带来的高兴,可能印证了你多年的劳力,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

精神财富,它是应该被我们的心灵世界中赋予了价值的,是我们渴求的。当一种感觉被我们需要时,便是对于我们来说是有一定的价值。例如,一般人都愿意追求正面的情绪,皆因我们大部份人都会用自己的心灵感觉去作为评价自己生命意义的一项准则,因此,精神财富和我们价值之间的关系,令我们追求精神财富。


就这些关于精神财富的特点以及财富中劳动力的概念进行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精神财富的定义: 精神财富便是我们生命中需要的情感,以及支配那些能够创造我们所需情感的心灵活动的能力。

精神财富对我们的效用是不容置疑的。想象一下,现在有一个刚刚离婚的男人。毫无疑问,他此时内心世界应该相当贫困,理由是他内心的精神财富不足,他一方面内心缺乏了昔日婚姻中的温暖感和安全感等所需情感,另一方面他可能因为婚姻的失败,侵食了他对婚姻和爱情能为他带来快乐的期望和动机。而且,婚姻的失败可能令他的思考沉溺于心理的创痛中,令他再没有追逐幸福的勇气和动力。然而,如果这时候他收到了家人的安慰和温暖,而且假定家人的安慰的确满足了他对温暖感和安全感的需要的话,那他有可能把他的心灵重心转移到他的家人上,而他的思考也很大可能转向为他的家人着想或期待,令他的内心重新富裕起来。

若果长期缺少精神财富,后果将会是怎样呢?

没有积累精神财富之习惯,我们的思想便经常为身体的情感需要所占据,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重视我们的理性和各种发展可能性。试想像,总有一些人想透过物质财富的拥有去满足自己的安全感和虚荣心的需要,但他心灵成本(mental

opportunity cost) 是巨大,因为他们把所有思考力和时间投放在如何追逐物质,令他们缺少资源去发掘能为他们更有效率地满足自己情感需要的方法或者反思自己的人生,例如他们其实可以诉诸家人或宗教的慰藉等等。由于他们所需要情感的产额,被他们有限的思想和成见所限,并和他们拥有物质成正比关系,因此很客易让自己眼界、情操、总体感觉只会重视自己的情感需要,变得相当情绪化和过敏,甚至网顾正确的事物、理性。

经济学家麦克库洛赫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这样说过:「国家的野蛮与文明之分,依靠于积有一定量的财富甚于依靠其他任何条件。」(3)的确,关于一个人是充满兽性或是理性高尚的问题,我们往往发现世界上的哲人和贤人,大部份都甚少情感失控并因以能保持理性长期稳定和独立,对吧?




1.1   基本假设


为了让经济学的模型更具准确性,经济学家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即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同理,一般而言,我们每一个念头在参与我们的心灵活动时,它们都会有着「利己」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各个追求情感满足的念头和想法们,都力图最大限度地去争取优势动机,以满足该念头的追求,即情感的满足。

这种现象常见于两种情感的竞争之中,例如有一个人,他看到了地上一张大额的钞票。假设他对金钱带来的满足感,以及他对道德带来的满足感,都存有同量的情感需求。那么,如果那个男人把钞票捡起来,据为己有的话,那他当然会拥有金钱所带来的满足感;相反,如果那个男人把钞票捡起来,把它送到有需要的人仕或者送到机构内等遣失者认领的话,那他便会拥有道德带来的满足感。

在男人作出决定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两个念头互相竞争,各不相让,追逐优势动机的过程。两个念头分别代表着两种情感的追逐,即金钱的满足感和道德的满足感。而且,这两个念头一般会在我们的心灵中,用各自更多的期望和思考活动,去争取更大的优势动机,优势动机的谁属最终决定了这个男人的行为。



1.2   基本原理


  经济(economy) 这个词来自希腊语oikonomos,意指管理家庭之术。在汉语中,「经」有指经营和管理的意思,而「济」有指分配之意,所以,经济学是一门经营和分配方法的学问。构成这门学问的重要基础,是稀缺(scarity)的存在。稀缺的存在,指示了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正因如此,人类便需要利用各式方法去分配有限的资源,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求,这些方法的合成便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学。

  既然经济学所指的是一门有关于分配和经营的学问,若果把我们的心灵活动去用经济学的方法去分析,并将有关于分配和经营的方法应用于我们心灵中,这一门「心灵经济学」将是怎样?

  第一,我们的心灵内在是具有稀缺性的。根据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思洛,他提出的马思洛需求阶梯理论指出了人需要各类的情感,以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然而,人们的欲望是无穷的,我们每天都需要不同份量的情感,而这种的需要至我们逝世的一刻都不会消失停止。不过,在我们现实世界中,那些帮助我们满足我们无限情感需要的材料如特定的想法、相应的外界接触刺激、内心中强烈的动机,实际上根据大自然的法则,它们的份量是相当有限的。因此,由于我们的心灵一方面对情感和欲望需要的无限性,以及能相应满足情感和欲望需要的心理资源有限性,这两个条件在我们心灵中并存下,构成了心灵内在的稀缺性,也因此促成了我们要探索各式方法去分配有限的心灵资源,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的情感需求,这便是我们的心灵经济学。

  第二,获得某种心灵产物的成本便是放弃其他选择的可能性。正因为心灵资源有限性和我们欲望无限性的共同条件下,我们所有人都要面临取舍,作出抉择,以为我们各自心灵获取最大限度的福利和得益,在抉择过程中,选择了的选项会带有获得它的成本。例如,在繁忙的商业社会里,一个人追求事业满足感的同时,他的成本便是在家体息中舒适带来的自在感,因为当他去追求事业满足感时,他便舍弃了其他情感的享受,即他无法享有自在感的事实。



注译:


1.    金炳华等人,<<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674页。

2.    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页。

3.    约.雷.麦克库洛赫,郭家麟译,<<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3年。

余意志版權所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富论》笫一章: 什么是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