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里边批阅网师傅老师的作业,边思考一个问题:
是什么让一个人真正改变,气质变化?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这句话,既不对,也对。我看到许多人一直在读书、读公众号文章等,不仅没有变化,反而是越来越固化。我也看到有的人的确通过阅读,气质变化,生命成长。
发生变化的前提,不在于泛泛地读书,而在于读什么书,与谁一起读书。我原是一个高中语文老师,教了十年,如果没有十年前偶然遭遇网师,没有跟着高人开启啃读经典之旅,很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99424 杨平元,网师倡导的啃读,不完全等同于精读。啃读的要义在于领会作品精髓,陶渊明不求甚解,但有意会,就是抓住了精髓,而不是迷失在词语概念上。这是综合阶段对读书水平,起步阶段,还是要从精确阶段开始。
昨天,我读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写的自传,在富兰克林成长关键期,也有一段大量啃读经典的过程,“富兰克林借书阅读——不仅有沙夫茨伯和柯林斯这样同时代自由思想家的著作,还有班扬、笛福、洛克、色诺芬等人的作品,以及各种史书和宗教论争书籍——并模仿伦敦《旁观者》报上艾狄生和斯梯尔的文章以改进写作。”这一年,富兰克林14岁。)
(@199358 王晶晶 体育的确可以改变一人的精神和气质,身体的强健让人的精神面貌更阳光,更自信,但我指的“变化气质”是儒家所言的“变化气质”,是王阳明和曾国藩所说的“变化气质”,不仅仅只肉体,更指向精神、文化内涵。否则,质胜文则野。)
阅历能改变人。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在怎样的社会环境生长,就容易被塑造成怎样的人。白岩松说:“如果环境和制度是糟糕的,好人也会变成坏人。”换句话说,如果环境和制度是良好的,坏人也会变成好人,说得也是这个道理。我们总是被家庭环境、教养方式所深深塑造,被从事的职业所刻写。即使是同样的职业,你是在乡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工作;是在校长岗位还是中层的平台,都会影响着自我。这也是人的宿命。能跳出环境的影响反观自我,是人的自由,而这何其难。
(@200688郝月柱 6
过年回家,见到村里不少儿时的同学。冬天农闲,他们大部分时间聚集在村里小卖部打麻将。在智商上我与同学相比,并没有多大差异。甚至,许多同学比我更聪明。就是在今天,论打麻将、下象棋、扑克牌,我在他们面前都是菜鸟。但限于农村环境,宝贵的智力也就花费在打牌上面。)
习惯能改变人。仅仅靠掌握一些知识,自我是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年前,我听了一场醍醐灌顶,脑洞大开的讲座。昨天,我又在网络上查找到听了一遍,并作了笔记。然而,即使如此,讲座知识对我思维和行为的影响有多大?几乎没有。然而,去年冬天讲授的《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却不是这样,不论我是在听课、授课还是听讲座中,大脑中会自动冒出“三重对话”“虚假的主体性”“润泽的教室”“登山型课程”等概念进行分析。为什么同样是知识,影响却不同?因为学习的习惯不一样。前者是“讲—听”模式的浅学习,后者是研究性的深度学习。
仅仅有行为还不够,行为必须“自动化”,即成为习惯,才能较少消耗意志力,让你将精力聚焦在所学之上。比如,早起阅读的行为,如果成为习惯,早晨一睁眼,一骨碌就爬起来读书了;而没有成为习惯,醒来后主要是纠结要不要起床,这就消磨了大量的意志力,哪有精力用在文本中。(这段估计是对我认为阅读重要的回答)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真正要改变人、成长人,也不是通过片面传授知识(要学习知识,今天的平台和渠道何其多),而是培养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终身学习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写作的习惯,自我管理的习惯,等等。不学习这些不可以吗?当然可以。问题是,当自我都难以培养起这些习惯,如何能培养学生?
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许多老师还能每日阅读写作,我坚信这种修炼的意义会在未来岁月中渐渐彰显!而有的老师,在变动不居的时光中,如浮萍一般缺乏定力,总受外界影响,或浮或沉,或喜或悲,或闲或忙,失去主宰命运的自由!
然而,根本上,人(尤其是成人)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我看到许多老师苦口婆心企图改变家长,我总是说,“少浪费精力吧”,与其希望改变父母、改变教养方式来改变孩子,还不如改变孩子让其能抵抗来自家庭的影响。
你的相貌、你的性格、你的兴趣,已经主要由基因刻写;你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已经在童年时被父母深深影响,就是炒个菜,也是不自觉套用母亲的方式;你看到孩子不听话就火冒三丈,也能从父母的教养方式中找到影子。财富可以代际传递,思维模式、教养方式,也是可以代际传递的。
《亮剑》中李云龙和赵刚的差别,《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杨康的差别,难道仅仅是环境的不同吗?李云龙再如何修炼,也成不了赵刚,郭靖再如何换环境,也成不了杨康。因为,他们在本质上是先天禀赋、基因的不同。
我十年时间研究教师成长,从事大学生教育,从未想过要改变任何人。不仅因为成人无法改变,而且无需改变,更是自己无资格去改变。没有哪一种性格、兴趣是绝对好,也没有哪一种性格和兴趣是绝对不好。自卑虽然不好,但正是自卑激发了超越;阅读虽然好,但脱离实际也容易成为书呆子。根本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唯有以同情心、同理心去体察他人的内心。魏勇的一段话说得好“教育不是一人对另一个人的工作,不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改造,教育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抚摸和感知,是以自己的敏锐体察他人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