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们都走在通往自由的路上

近些天看《财富自由之路》,收获很大。李笑来说7年就是一辈子,距离他的《把时间当朋友》也已经过去了7年,而距离我自己的毕业也快7年了。7年之痒,7年之殇,果然是一辈子。

兜兜转转许多年,最终才明白朴素最有力量。譬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譬如“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在《财富自由之路》中,就有很多这样简洁而直指人心的陈述,比如书中提到“元认知”的概念,其实就是我们借以认识外界的方法论,是我们一切认识的基础,就好比拼音对于汉语学习的意义。下面分享几点对我触动最深的:

一、复利效应

提到复利效应,可能大多数人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银行储蓄。其实,我们在银行的储蓄是单利,贷款才是复利,这也就意味着存款所得的利息根本抵消不了飞升的物价。爱因斯坦将复利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因为复利的巨大威力几乎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人类的进步遵循这一定律,因为历史是存在拐点的,只要越过这个拐点,社会的发展便进入了飞跃的阶段,工业革命后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不仅如此,世界人口的增长、道琼斯指数的变化都是遵循这一规律的。个人的成长更是遵循复利效应。我们不论学习什么,前期的进步都是及其缓慢的,甚至难以觉察,缺乏及时反馈,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放弃了。但只要能够坚持走下去,总会迎来那个变化的契机,从此一骑绝尘,实现跃迁。香帅在得到APP的《北大金融学课》中也谈到过复利的魔力,并且给了一个相当有冲击力的举例——

假设我们现在的水平值是1,那么可以有三种情形:1、每天没有进步,浑浑噩噩,那么一年后我们的水平值还是1;2、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1%,那么一年后的水平值是1.01^365=37.78;3、每天退步一点点,每天退步1%,那么一年以后我们的水平值是0.99^365=0.025。

这就是复利的魔力,也是时间的魔力,慷慨与残忍尽在其中。

二、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禅宗强调要“活在当下”,其实是想让人们更专注地对待生命中每一个此时此刻。但其实,“当下”是一个有比较才有意义的概念。如果不能清晰地看到过去和未来,那么根本无从看到现在。

据说,在猫的感知体系中,是不存在昨天今天明天的,每一天都是今天。因此,猫可以安然惬意地度过每一个重复的日子,不会无聊,更不会绝望,可谓是“活在当下”的典范。可惜,人不是猫。被困在永恒的当下,是最深的绝望。可悲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活在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空虚之地,像是悬浮在空中,生活也仅仅只是活着。类似于触怒了诸神的西西弗斯,不断地把巨石推上山顶,再绝望地看它滚落下来,任生命在无意义的虚耗中走向终结。     

究其原因,是因为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把安全感看得过于重要了。

追求100%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长期、深入地观察和思考。

由于过度追求安全感而最终导致生活动荡不安的惨烈事例,每个人身边都有。

三、活在未来

围棋中有一个术语“走一步看三步”,其实是这句话的注脚。所谓活在未来,就是一定要看到自己未来想要达到的目标,并怀有120%的信心,用活在未来的理念引导当下的行为。类似的观点稻盛和夫在《活法》中也曾提到,即要用将来进行时思考。每个人都应坚信自己的“可能性”,所谓可能性,是指“将来的能力”。如果根据现在的能力判断自己“行还是不行”,那就永远也做不成新的事情或困难的事情。相信自己的可能性,给自己规划一个超出现有能力水平的更高目标,并为在未来某一时刻实现目标而倾尽全力。

要想活在未来,必须对未来有一个预测,该预测是清晰的、可实现的,并且你要能够坚定不移地向这个方向前进,最终走到那个结果出现的时刻。而这种预测,必然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元认知能力之上。所以,“学习学习再学习”真的不能只是一个口号,每个人都必须也只能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实现个人操作系统的升级。

四、决定我们驱动力的是刚需

  什么是刚需呢?呼吸、吃饭、睡觉,这些应该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刚需,重要到我们甚至不需要想起,就会自然而然地每天都做,从不遗漏。

  所以,所谓刚需,就是生存必不可少的东西。但以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之大,就注定了每个人的刚需都是不同的。乔帮主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是刚需,马克思写《资本论》是刚需,孔子一生追问仁与礼是刚需,李白诗酒风流亦是刚需。

  罗素说,参差多态方是生活的本源。刚需的不同,注定了我们的人生走向不同的方向。书中提到了两个极其经典的例子,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花费十几年还是学不好英语?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一生赚不了很多钱?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刚需。学不好英语的人,真的是因为能力不够、悟性不足吗?不过是因为生活中用不到啊,对于他们而言,英语不过是锦上添花,有固然好,没有也照样过。同样的,为什么大家赚不到钱?明明每个人都爱钱啊。可事实上,大部分人赚钱的欲望并不强烈,强烈的只是花钱的欲望。没有刚需,自然就没有驱动力。

    世界如此辽阔,我们这么不同。面对不同的刚需,其实谈不上对错,但你的刚需是什么,你的生活就会是什么。成功的人不过是把成功作为生存的刚需,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呼吸、吃饭和睡觉。

    在我看来,《财富自由之路》的落脚点,其实是自由而非财富。这种自由,既是财务自由、时间自由,更是做自己的自由。愿我们都走在通往自由的路上,即使遍地荆棘,依然矢志不渝。

   

你可能感兴趣的:(愿我们都走在通往自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