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念、信念到信仰:更高的心理制动

陈独秀手迹

一名酗酒者因为一次酒驾使得他的儿子被撞伤,然后他想寻求帮助把酒戒掉,通过在一家诊所的治疗持续13个月以后,他觉得他的酒瘾控制住了。他觉得他不是一名很糟糕的失败者,没必要和一群醉汉打交道,所以就不再参加戒酒的聚会,后来他的母亲得了癌症,他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酒吧。

这里的喝酒是一种习惯性的回避行为。而这种习惯性的回避行为成为了他的一种嗜好。原先嗜酒的朋友,有教他使用可卡因,他在一次吸毒之后去接孩子,又发生了惨烈的车祸,幸运的是这车祸发生在他去接儿子的路上,虽然他的车被毁,他却没有受伤。

他又开始参加戒酒的聚会。咨询师告诉戒酒的酗酒者——当他感觉自己能自控的时候还不行,如果生活中缺乏一种更高层次的力量,如果不承认自己的软弱,治疗不会有效。(《习惯的力量》中信出版社2017年5月第2版,第84页)

这句话这一段话让我想起了,去年阅读的李玫瑾教授《幽微的人性》一书中关于防止犯罪三道防线的论述。

生活中,人们常说一句话:做与不做,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有些罪犯在回忆自己犯罪前的心态时也常说这句话:都怪当时一念之差。一念,在许多行为之前似乎像一道阀门,开与不开只在瞬间,门里门外只在咫尺。这道“阀门”就是心理现象中的观念。观念就是人在观到(感知)的同时形成的念。(李玫瑾《幽微的人性》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19年3月出版,第一章《人性是养成的》)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的指出,爱的艺术的实践要求一种信念的实践。“理性信念”“不是一厢情感的思想,而是建立在人类过去的成就的基础上,建立在每个人内心体验的基础上,建立在理性和爱的体验的基础上。”这是人的第二道心理防线。

第三道防线是人的信仰。《习惯的力量》一书中介绍的酗酒者最后的戒酒成功来自于宗教和灵性的信仰。你不一定要相信上帝,但是你一定要相信一切能够变得更好。通过建立社群,分享经历,那一些独处的人获得了力量。而内心固守的宗教信仰、道德信仰,更是构筑了最后一道坚固的防线。

庄子《逍遥游》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孟子·公孙丑上》云,“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李玫瑾:三道心理防线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观念、信念到信仰:更高的心理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