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人的心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婴幼儿发展期间。
与认知发展、社会行为和身体健康等相比,
情绪更是个人活动的中心和引导力量。
而且情绪在儿童自我意识出现的过程中
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宝宝有情绪了,怎么办?
宝宝的情绪发展
婴儿期
几乎所有的基本情绪在婴儿期就已经出现,并被逐渐整合到更为有效的心理系统之中。
半年后
在出生半年后,婴儿的情绪表达就比较完善了,能根据周围社会做出有意义的反应。
出生后的半年,随着评价事物能力的发展,婴儿出现了愤怒和恐惧情绪,尤其是陌生人焦虑。在婴儿的大动作能力增强时,这些情绪有很重要的适应价值。
例如:一旦恐惧发生,孩子会朝向熟悉的照料者,以便获得安全保护。婴儿便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对外界的进一步探索。
当孩子感到痛苦的时候,他会表现出伤心,如从他手里拿走一样东西,或者与照料者中断交流、出现短暂的离别等。
第二年末
幼儿自我意识的产生和社会经历的增加,为他们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打下基础,如羞耻、尴尬和骄傲等。
这些复杂情绪的出现说明幼儿已经完全可以区别自己与外界了,并且可以通过自身的表情和动作,以内心为导向的表达出来。
2-3岁
幼儿在初步理解情绪表达的含义后,便会积极地从所信任的照料者那里寻找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2-3岁的幼儿特别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动画片里的人物,例如:我不是XX,我是托马斯,;你不是妈妈,你是爱德华等等,并从角色扮演中开始明白别人的情绪反应与自己的可能是不同的。
幼儿和家庭成员的交谈、以及与兄弟姐妹一起玩的角色扮演游戏,能为他们理解他人的情绪提供极好的机会。
能识别并理解别人的情绪反应,为孩子学习自我调节情绪提供了条件。
情绪自我调节从早期的婴儿-照料者互动关系中产生。随着大运动、认知和语言发展,儿童逐渐学会更多的自我调节策略。成人的示范作用和成人交谈有关情绪方面的话题,都将有助于孩子的自我情绪调节。儿童对于自己情绪的良好调节帮助他逐渐走向社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个体。
宝宝的情绪管理
1:享受关爱,学会安慰自己
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开始。养育者对婴儿的情绪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只有当婴儿获得安全感的情况下,他才能学习如何平复自己的情绪,进行自己安慰。
除此之外,为婴儿提供足够的刺激同样重要。体验过兴奋的孩子才能学会从兴奋中平复的方法。婴儿会在互动游戏中学会表达自己的喜悦,而一种充满爱意、互动感十足的积极交流方式也会让父母与孩子的感情联结进一步增强。
2:父母作为孩子的社会参照,情绪和态度很重要
婴儿向父母寻求社会参照时,说明他与父母间已经建立起感情的联结。在此之前几个月的模仿游戏为孩子读懂父母的情感提示做好了准备,这时的他会根据父母的信号来决定如何面对周围的人物、事件。
你可以借助这一点帮助孩子应对陌生人焦虑——孩子会在模仿你为人处事的方式的过程中掌握这种技巧。
在这个时期,父母可以像镜子一样与孩子交流,进而增加感情联结。当孩子表露情感时,父母通过语言和面部表情来映射孩子的感觉,这是早期情绪管理的重要方式。
比如,“你现在有点生气(伤心、害怕),是这样吗”或“你看起来有些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如果你理解错了,也不要灰心。
3:学会表达和共情
通常来说,这时的孩子会表现出对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强烈依恋。在这种依恋关系中,孩子更加了解自身的情绪,逐渐学会表达情绪,识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孩子的共情能力要远远超过成人。
4:用假装游戏来学习应对情绪
这时的孩子已经能将行动和事件储存进大脑,在行为中根据记忆进行模仿(延迟模仿)的能力。因此,这时的孩子会进行一些假装游戏,在游戏中练习自己学到的应对情绪的技巧。
如果看到2岁的孩子批评玩具娃娃做了错事,或亲吻玩具娃娃表示亲近,不要太惊讶,孩子是在学习应对情绪呢。
宝宝的情绪往小了说,
会影响他自己的社交圈质量,
往大了说,会影响他
个性发展、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还会影响他的认知思维水平,
因此,帮助宝宝学会如何调节情绪
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