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小时候,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温馨而真切吧。
《聊斋志异》之《偷桃》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所谓“偷桃”,当然不是小男生之间的恶趣味“猴子偷桃”,而是一种戏法,蒲松龄通过回忆童时见到的有趣戏法,创作了这个故事,以自我回忆为主,以第一视角叙事,这种写作方法放在整部《聊斋志异》中也是非常罕见的,又因为蒲松龄的高明笔法,把情状景物描写得惟妙惟肖,历历在目,真实感十分强。
三个冷知识
“童时赴郡试,值春节。旧例,先一日,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司,名曰‘演春’。余从友人戏瞩。”
开头这一段信息量非常大。
首先,童时不是指孩童时代,而是指参加童子试的时候,这一点从后面“赴郡试”三个字也能看出。明清科举制度规定,未考中秀才之前,凡是参加科举都叫童子试,哪怕你是个八十岁的老头,也叫童子。虽然还未中秀才,可你千万别小看童子试,多少读书人在这一关就过不去——童子试分3个阶段,别人是县试、府试、院试,过了这三关就是秀才了。
其次,文中的春节也不是今天意义上的过年,而是指立春,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立春都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全国上下都要忙着祭祖、祭祀大地母亲,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最后就是演春了,在山东民间(蒲松龄是山东人),按照旧时的习惯,人们都在官府的率领下进行“演春”,比如到郊外迎春、结彩为楼、饮酒赏花、吃春饼等,说到底,都是庆祝春天的到来。
按蒲松龄年谱推断,赴童子试这一年他大概十八九岁,他回忆说,那年参加童子试正好赶上演春,于是便跟着朋友一起去凑热闹。
直入主题
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每逢赶集日,街上都是人满为患、人声嘈杂,在游玩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好玩的、好吃的,蒲松龄时代的演春也一样,大街上“游人如堵”,周围“人语哜嘈,鼓吹聒耳”,但蒲松龄没有做过多环境描写,而是直接进入主题:
“忽有一人,率披发童,荷担而上,似有所白。万声汹动,亦不闻为何语。但视堂上作笑声。即有青衣人大声命作剧。”
突然一个江湖艺人呆着个小孩儿,挑着竹筐出现在台上,他似乎对着周围的官员说着什么,但“万声汹动,亦不闻为何语”——这是偷桃开始前的序幕,台上之人说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就算知道蒲松龄也不会告诉你,因为他正是要刻意屏蔽掉主题之外的声音,把读者直接带入到偷桃中。
周围人声渐渐小了,这时才听到台上对白,官员命艺人表演个节目,艺人说我能“颠倒生物”,就是能变出不属于当季的生物,台上官员商量了一会儿,对艺人说:那你变个桃子出来吧。
魔术开始
那艺人也是个老江湖,面对满座官员不但没有怯场,反倒和儿子一唱一和,开始抱怨官老爷难为人,但嘴上虽然不愿意,身体却很诚实,他一边抱怨一边拿出竹筐,放好衣服,准备表演了,典型的口嫌体正直。
当然,这种抱怨也是故意装出来的,都是节目效果,蒲松龄这段记述很有趣:
“故作怨状,曰:‘官长殊不了了!坚冰未解,安所得桃?不取,又恐为南面者所怒。奈何!’其子曰:‘父已诺之,又焉辞?’术人惆怅良久”。
正当艺人感到犯难时,突然头上亮起一个灯泡,他想到办法了,对儿子说:“这时节人间肯定是没桃子了,但天上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肯定有桃,你等我去偷一个来”。
儿子说:“您还能上天?”
艺人说:“我这不是有法术嘛!”
却不知他有何种法术,竟能上天偷蟠桃,莫不是孙悟空转世?
上天偷桃
你猜怎么着?
“乃启笥,出绳一团,约数十丈,理其端,望空中掷去;绳即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未几,愈掷愈高,渺入云中;手中绳亦尽。”
他把绳子变成一根直入云霄的棍子,然而这对父子为了节目效果,又开始打嘴炮,艺人对儿子说:“爸爸已经老了,腿脚不灵便,你爬上去帮个忙呗?”
儿子说:“您这不是坑爹嘛,您这细线似的,万一我爬到一半断了,您上哪儿给我收尸去”?
艺人说:“我有什么办法,已经答应了官老爷,你不去咱俩都得死。”
儿子没办法,只好顺着绳子向上爬,你别说小孩儿手脚就是麻利,他跟个蜘蛛似的,三下两下就爬进了云里,再也看不到了。
过了很久,只听duang的一声,一颗蟠桃从天而降!
老来丧子?
艺人高兴坏了,连忙拿着桃子去请赏,堂上众官老爷都十分惊异,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就在此时,那绳子突然软了,落到地上,艺人一见,当时就急了,说:“完了,我儿怎么下来!”
“移时,一物堕。视之,其子首也。捧而泣曰:‘是必偷桃,为监者所觉。吾儿休矣!’又移时,一足落;无何,肢体纷堕,无复存者。”
没想到那小孩儿偷桃之前说的话竟一语成谶,在天上被守卫官发现,落得个四分五裂的下场,让人扼腕。那艺人一边为孩子收尸,一边对官老爷说:“我就这一个儿子,为了给你们偷桃子才死去,求大老爷看在我走南闯北不容易的份上,赏点钱让我把孩子好好埋葬吧!”
官老爷们都吓坏了,赶忙都从兜里掏出不少钱,赏给艺人。
这下艺人可发了大财了,他把老爷赏的钱装好后,嘻嘻一笑,拍着竹筐说:“儿砸,快出来谢赏吧!”话音刚落,之间竹筐中钻出一个头发乱糟糟的小孩,对着台上的官老爷一顿磕头——正是那艺人的儿子。
小结
偷桃是一种戏法,相当于现在的魔术,但根据蒲松龄的描述,似乎更接近于某种幻术,所以他在文末写道:
“后闻白莲教能为此术,意此其苗裔耶?”
至于这对父子跟白莲教到底有没有关系,这里就不做推测了,我们只看这个故事,真是不得不感叹蒲松龄的高明笔法。
全文几乎都以对话的形式呈现,通过父与子寥寥几句对话,就把当日偷桃、被杀、请赏的过程描写得十分生动,特别是偷桃的过程,艺人为了让自己的表演更有吸引力,和儿子一起努力卖关子、营造悬念。
先抱怨老爷“殊不了了”,然后要上天“惟王母园中,或有之”,接着抛绳成杆“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最后儿子爬绳“盘旋而上,手移足随,如蛛趁丝”,结果桃子是偷到了,命却没了“移时,一物堕。视之,其子首也”,丧子后哭着“骗钱”也十分令人动容“老夫止此儿,日从我南北游”,拿到赏钱后又笑嘻嘻地把儿子叫出来谢恩“八八儿,不出谢赏,将何待”,让人从悲痛中走出来的同时,又忍俊不禁。
从故事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是蒲松龄的回忆,也许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为什么要创作这个故事呢,蒲松龄说“以其术奇,故至今犹记之”,这个神奇的戏法让他记忆犹新,其实,何止是蒲松龄记忆犹新,我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又何尝不是惊心骇目、感同身受呢?